Workflow
金融+科技+人才三链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打造长江中游科技金融样板区 吉安“金融+科技+人才”三链融合精准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
金融时报· 2025-09-25 11:00
调研机制与规模 - 由中国人民银行吉安市分行联合多部门组建200余人专家调研组,采用“金融+科技+人才”三链融合新机制 [1] - 调研组包含14个小组,采取“线上问卷广覆盖+线下走访深挖掘”模式,实现1683家企业“应调尽调” [2] - 调研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主导特色产业及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分类进行 [2] 融资支持成效 - 截至2025年7月末,吉安市科技贷款余额达736.46亿元,同比增长17.27% [1] - 活动累计收集金融有效需求375项,涉及融资金额49亿元 [3] - 通过“科技金融县区行”等活动,促成银行与4家科技型企业签订中长期战略合作协议,金额合计1.95亿元;160余家企业与银行签约,意向金额13.84亿元 [5] 企业融资案例 - 江西鑫洋精密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调研组政策宣讲,一周内获批利率3.2%、总额950万元贷款,节约融资成本超20万元 [2] - 吉安德和钨业有限公司通过邮储银行“科创E贷”产品,仅一个工作日获得500万元贷款 [3] - 江西金田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建设银行500万元循环额度贷款,结算效率提升50% [5]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创新“四问四清”工作法,现场推介适配金融产品并生成企业信用“画像” [3] - 交通银行通过“人才贷”产品对引进的E类优秀基础人才授信100万元,该产品已落地300万元 [4] - 针对企业需求提供“分段式利率+成长收益共享”中长期协议及“跨境快贷”等定制化服务 [5] 政策支持与资源协同 - 中国人民银行吉安市分行单列10亿元再贷款额度专项支持科技型企业,对本地法人金融机构科技贷款给予100%再贷款资金匹配 [6] - 2025年以来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60.77亿元,其中15.34%精准流向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 [6] - 推动地方政府出台专项贷款产品及贴息政策,如年化0.5%的政府贴息和按LPR的20%-30%进行贴息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政策 [6] 平台建设与未来目标 - 联合科技部门、高校及科研院所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通过“金融走进实验室”等形式推进“投+贷”联动模式 [6] - 力争2025年底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速超过20%,打造长江中游科技金融样板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