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进装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江西)开幕 签约超百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7-04 21:40
活动概况 -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江西)在南昌开幕,12个产业转移重点合作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超百亿元[1] - 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共建产业生态,加速中部崛起"[1] - 活动旨在搭建高水平产业转移对接平台,集聚高端要素资源,打造一流产业承接环境,推动区域产业协作深化升级[1] 江西产业优势 - 江西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工业体系较为完备,制造业基础比较坚实[1] - 近年来江西积极承接国内产业梯度转移,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1] 签约项目 - 签约项目涉及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1] -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与江西南昌经开区签约建设海立冷暖空调压缩机数智工厂及先进电机研发试制中心项目[1] -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副总裁郁冲表示产业转移是产业链、价值链的深度重构与能级跃升[1] 参会企业 - 活动吸引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制造业500强、民营企业500强等众多重量级企业参会[2] - 主办方安排了电子信息、有色金属新材料、先进装备、航空四个产业链专题对接活动[2] - 还组织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题交流活动和考察活动[2]
2025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启航,工信部等六部门着力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华夏时报· 2025-06-27 20:25
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 - 六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构建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4个层级的发展体系 [1] - 基础级聚焦数字化改造和网络化连接,先进级要求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化协同,卓越级增加智能化升级,领航级探索智能化变革和未来制造模式 [2] - 行动旨在绘制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精准路线图,打造中国智能制造"升级版" [1] 地方政府推进情况 - 黑龙江省印发实施方案分层分级推进智能工厂建设 [3] - 天津市东丽区通过政策发力、梯度培育和创新突破三举措加速智能工厂建设 [3] - 江苏省公布1808家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覆盖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 [4] - 湖南省认定174家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集中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优势产业 [4][5] 智能工厂建设成效 - 江苏省1808家智能工厂累计带动建设投资4724.3亿元,平均每家投资2.8亿元 [4] - 江苏省智能工厂产品良率平均提升10.5%,运营成本下降36.1%,劳动生产率提升47.6% [4] - 中联重科塔机智能工厂单位面积产值提升80%,质量缺陷降低75%,交期缩短25% [6] - 中联重科智能工厂库存周转提升50%,VOC排放减少45% [6] 行业技术应用 - 中联重科采用智能控制、智能产线、智能物流等先进技术,具备全面推广性 [6] - 公司运用AI大模型优化生产排程,使用多模态机器人和AI视觉质检系统提升效率 [6] - 工程机械行业智能工厂建设需因地制宜,培育自身智能化团队 [7] - 数字化转型是基础,缺乏数字化管控将限制智能设备效能发挥 [6]
江西吉安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 去年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6-19 21:00
产业发展 - 吉安电子信息产业2024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 [1] - 新材料产业2024年营收930亿元 今年将突破千亿 [2] - 先进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加快向千亿迈进 [2] - 新能源 绿色食品产业持续扩量提质 [2] - 新签约投资或产值过百亿的"双优"项目19个 [1] 农业品牌建设 - "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位列中国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第7位 [4] - "井冈山"品牌产品年销售额超130亿元 增长61% [4] - 品牌平均溢价21.8% 带动50多万名农户增收 [4] - 组建"井冈山"品牌管理公司 农产品供应链公司 绿色农产品促进会 [2] 改革创新 - 提出319项改革任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路径 [1] - 30多项改革获评全国全省改革典型案例 [4] - 林权抵押融资等改革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典型经验 [4] - 生态产品GEP核算总值达3940亿元 位居江西省前列 [4] 基础设施建设 - 2024年全市港口吞吐量增长159% [4] - 中心城区累计改造闲置地块88宗 新增停车位5200多个 [4] - 新增口袋公园 健身公园 便民工坊等32个 [4] - 建成就业之家3100多个 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55个 "一老一小幸福院"147个 [4]
紧扣四大定位 做强四大功能 贵安新区: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人民日报· 2025-06-17 05:57
贵安新区经济发展 - 2024年贵安新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 同比增长21 1% 在国家级新区中位居前列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2022年实现翻番 [3] - 形成数字经济 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 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 聚集26个大型数据中心 算力规模超81EFLOPS 智算占比超98% [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高新技术企业达67家 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8%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38% [3] - 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 打造全省科技创新中心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3] - 恒力纺织等企业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 综合保税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8] 开放型经济布局 - 贸易网络覆盖142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海关备案贸易主体327家 含10亿元以上企业4家 [4] - 开通"2向3线"国际公路物流卡班 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及东南亚 建成贵安高铁站并开通沪昆高铁跨线动车 [4] - 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规模快速增长 苏贵产业园 深贵产业园等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 [4] 生态建设成效 - 海绵城市占建成区面积70 6% 人均公园绿地22 8平方米 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9% [7] - 地表水水质达标率 饮用水水源达标率等7项指标实现100%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71 4% [7] - 水土保持率稳定在89%以上 开展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 [7][8] 城乡融合发展 - 建成高标准农田3 5万亩 蔬菜保供基地1万亩 行政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均超20万元 [9] - 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率84 4% 供电可靠率99 95% 新建绿色建筑占比100% [9][8] - 推出1276套"免费住"人才公寓 吸引1433名青年人才入驻 [10]
累计在辽设立企业超1.3万家,香港携手辽宁“掘金”
商务部网站· 2025-06-12 23:16
辽宁—香港投资推广交流会 - 活动主题为"把握投资新机遇,开拓海外新商机",旨在深化辽宁与香港经贸合作,推动双向投资 [1] - 由香港投资推广署、香港驻京办、辽宁省商务厅联合主办,160余名企业及金融机构代表参会 [1] 两地经贸合作现状 - 香港是辽宁最大外资来源地,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1.3万家,实际到位外资占全省46.3% [2] - 辽宁在港投资企业300余家,备案中方投资额超75亿美元 [2] - 2023年辽宁与香港进出口总额达160亿元,同比增长25.9% [2] 香港资本市场利用 - 目前20家辽宁企业在港上市,覆盖工业制造、能源、金融、医疗、食品、教育等行业 [1] - 香港投资推广署鼓励辽宁企业利用香港金融服务优势,通过上市融资拓展海外市场 [1] 重点合作领域 - 贸易方向:扩大机电产品、农产品、消费品等贸易规模 [2] - 产业投资:香港企业可参与辽宁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 [2] 企业案例 - 东软集团、信华信技术、阳光能源控股等辽宁企业分享赴港发展经验 [2]
培育“小巨人”企业要“三力协同”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05 00:44
湖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截至5月27日湖南省累计拥有54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630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 2025年湖南省新认定1323家企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政策支持体系 - 湖南省连续出台《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2021—2025)》《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等政策文件 [1] - 金融机构推出"潇湘财银贷""银行白名单"等创新产品并设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项基金 [1] 产业集群协同机制 - 工程机械产业集群采用"龙头企业引领+'小巨人'企业配套深耕"模式形成创新闭环 [2] - 轨道交通产业集群通过"龙头企业牵引+中小企业配套+创新平台支撑"实现专业化分工 [2] 企业创新实践案例 - 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共建刀具材料研发中心攻克航空航天钛合金加工刀具技术难题 [2] - 企业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为成长注入动能 [2] 未来发展方向 - 先进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将推动湖南在高端装备、新材料领域培育世界级"小巨人"企业 [3] - 发展模式可为中西部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样本 [3]
左龙:厚植绿色底色,助推兰州新区走出一条有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环境报· 2025-06-03 09:43
经济发展与绿色转型 - 兰州新区经济增速连续8年位于国家级新区前列,走出具有新区特色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1] - 累计引进优质产业项目1300多个,总投资6100亿元,构建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 [3] - 万元GDP能耗强度0.34吨标准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获批"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化基地"等称号 [3] 生态文明建设与规划 - 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加大生态文明考核权重 [2] - 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规划重点生态建设区474.11平方公里,综合水土流失治理区568.85平方公里 [2] - 生态林面积从72.23平方公里增至209.75平方公里,构建现代化生态治理模式 [2] 绿色低碳发展与产业创新 -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布局 [3] - 创新"生态修复+现代农业、优质林草业、新型城镇化"治理模式,推进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行动 [3] - 城区内实施城市焕绿行动,提升绿化品质,打造"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态宜居新城 [3] 绿色金融与科技创新 - 创新推出"绿金通"平台,助企融资1340多亿元,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4] - 累计完成排污权交易71场次,交易金额2265.9万元,创新推出"丝路碳票交易+碳资产抵质押+绿色保险"服务 [4] - 形成全国首个内陆(盐沼)湿地生态修复项目碳汇方法学 [4] 环境治理与生态安全 - 严格落实《黄河保护法》等法规,建立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4] - 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3%以上,6项主要指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5] - 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4% [5]
阔步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全省各地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河南日报· 2025-05-23 07:55
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发展 - 洛阳理工学院依托国家智能起重装备工业设计中心、省绿色建筑材料制造与智能装备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服务制造业科技攻关,并计划加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力度,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实践型人才 [7]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十矿首席技师郭晓广强调煤矿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性,致力于研发井下实用型设备,提升煤矿工作安全性和效率 [7] - 万华生态集团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绿色工业化定制整装技术使基装用材总量减少70%,拥有95项发明专利和359项实用新型专利 [8] - 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将持续加大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突破"卡脖子"技术制约,构筑产业集群新优势 [8] - 龙佰集团攻克"大型沸腾氯化法关键技术"等三大"卡脖子"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保障航空航天材料供应安全,并计划形成"钛产业链纵向垂直一体化+多产业链横向耦合"生态圈 [9] - 民权县将推动制冷先进装备制造、铝基新材料、现代食品等主导产业提质升级,加快构建产业链群新格局 [10][11] - 濮阳市计划实施156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540亿元以上,聚焦"6+20"产业链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1] 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 南阳老界岭景区将依托自然资源禀赋,挖掘文化内涵,加快推动老界岭温泉旅游度假村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提升游客体验 [12] - 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将创新打造沉浸式实景演艺、宋韵主题体验项目,构建"传统文化+前沿科技"融合矩阵,完善非遗传承与产业发展链条 [12] - 周口市淮阳区苏马庄村依托太昊陵、龙湖资源,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吸引游客,带动村民增收 [12] - 中国文字博物馆将以字为媒,加强学术研究、丰富沉浸体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华 [13] 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 -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将深化综合改革,优化专业布局,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样板 [9] 社会治理与基层党建 - 郑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将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创新信托制物业试点改革、党群服务中心活化运营等工作 [3] - 获嘉县将持续探索"三级联动、多元共治"的"获嘉模式",完善"3533"党群代表议事会、"微网格管理"等机制 [4] - 淇县将完善"20+6+5"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立健全预警响应机制 [4] - 漯河市临颍县固厢乡将完善"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形成闭环工作流程,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5][6] - 义马市新区街道裴村社区将建立四级组织架构,形成"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社区治理格局 [6] -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新港办事处将提升招商引资质效、为企服务质效和经济发展质效,推动辖区经济快速发展 [6]
不敢相信,现房销售已经逼近!已批复,辽宁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栋察楼市早报(5.15)
搜狐财经· 2025-05-15 15:35
现房销售趋势 - 全国现房销售制度可能按"新老划断"原则推行 新建商品房适用新规 保障性住房除外 地方政府保留"因城施策"空间 [3] - 2022年以来超30省市推进现房销售试点 北京要求2025年后30%新出让地块现房销售 深圳在土地出让中明确部分地块现房条件 [4] - 海南2020年3月起全面推行现房销售 成为首个落地省份 住建部2024年将其列为房地产新模式重点工作 [6] 现房销售数据表现 - 2025年1-2月现房销售面积3806万平方米 同比增10% 占比达35.4% 较2024全年提升4.6个百分点 [9] - 期房销售面积6940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11.8% 现房占比持续提升反映需求端认可度上升 [7][9] 现房销售影响分析 - 现房模式可降低烂尾风险 修复购房者信心 与"好房子"战略协同 激发改善需求 [11] - 倒逼行业优胜劣汰 海南试点后头部房企份额从45%升至68% 产品品质显著改善 [11] - 要求房企具备更强资金和运营能力 加速低效中小房企出清 [11] 辽宁产业动态 - 先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研发设计普及率93%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56% 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29] - 生物医药产业大脑平台应用DeepSeek技术 实时监测行业态势 辅助政府和企业决策 [29] - 建成3个省级中试基地 涵盖化工新材料、洁净能源、精细化工领域 [29] - 东北特钢研发医疗器械用特种不锈钢 实现进口替代 具备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 [30] 沈阳经济数据 - 1-4月民航客运量283万人次 同比增1.7% 4月单月增速达7.6% 需求明显回暖 [26] - 1-4月货运量2.2万吨 同比降5.2% 但出港货邮量逆势增长1.9% [26] - 4月辽宁CPI同比降0.1% 核心CPI涨0.4% 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持平 鲜果价格上涨1.4% [27]
辽宁锦州: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注入经济发展强劲动力
中国发展网· 2025-05-14 11:47
发展战略与产业布局 - 辽宁省锦州市实施"136921"发展战略,重点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一枢纽、两中心、两高地",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推动经济增长 [1] - 对标省级产业规划,打造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石化及精细化工、冶金及新材料)、2个300亿元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加工)、2个200亿元产业集群(新能源、生物医药) [2] - 石化产业聚焦"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围绕润滑油添加剂、有机颜料等细分领域发展特色产业链,由中国化工规划研究院编制专项规划 [2] - 新材料产业规划"232"格局,升级金属/化工基础材料,培育半导体/功能陶瓷/新能源材料,布局3D打印/碳材料前沿领域 [2] 招商引资与项目推进 - 连续三年召开招商引资誓师大会,内资/外资增速超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组建45个县级投资促进部和8个开发区招商机构 [3] - 高频举办央地合作会、产业推介会,实施链式招商,绘制产业链图谱推动泡沫铝、铁矿石加工、电子科技产业园等项目落地 [3] - 采用"高位推动+高频调度"双模式,市级领导专班化推进项目,制定鱼骨图明确工期,形成政府-县区-部门-企业协同机制 [3] 重点项目进展与产能建设 - 中石油锦州石化针状焦改造项目投产,年产35万吨(占全国油系针状焦20%),成为全国最大生产基地 [4] - 推进信凯资源有机颜料、锦隆染料等项目投产,打造国际级有机颜料生产基地,豪润达/名悦科技润滑油添加剂项目扩产 [4] - 冶金新材料领域推进高纯金属铬、钼制品深加工项目,规划核级氧化锆项目,建设全国冶金新材料基地 [4] - 市工信局协调解决重点项目用地、用电等问题,如芦田肥业用地、锦兴特钢产能置换、中石油用电扩容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