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利率风险指标
搜索文档
恢复国债买卖对银行资负影响如何?
天风证券· 2025-10-30 07: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强于大市(维持评级)[8] 报告核心观点 - 国债买卖工具的重启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本质是“资产替换”,而非扩表或缩表,主要改变表内资产结构[2][3] - 操作对银行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的改善作用非常微小,对负债成本的改善效果有限(约1bp)[4][7] - 工具有助于缓解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指标(如△EVE)压力,是应对政府债供给加大背景下可行的方式之一[6] 国债买卖对银行资负结构的影响 - 对商业银行而言,国债买卖的本质是“资产替换”,不改变银行资产规模,仅调整表内资产结构[2][15] - 买入操作:体现为资产端债券投资下降和存放央行款项(超储)上升,是债券资产与超储的替换[2][15] - 卖出操作:体现为资产端债券投资上升和存放央行款项(超储)下降,对整体流动性起紧缩效果[2][16] - 重启后需观察三点:国债净买入规模、是否会部分置换MLF和MDS、银行对可用头寸的运用情况[3][19][20] 国债买卖对NSFR改善作用 - 操作对NSFR的改善作用非常微小,因国债净买入规模不大且国债在NSFR计算中对应系数仅5%[4][23][26] - 以2024年8-12月操作估算:央行净买入1万亿国债,仅减少所需稳定资金约500亿,相对于大行+股份制约140万亿的可用稳定资金规模影响很小[26] - 若释放超储用于贷款投放,可能加重NSFR压力,从改善NSFR角度看,存单效果更佳[5][27] - 预计年内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1.70%是相对合意的“预算线”,2025年上半年大行+股份制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为1.71%[5][27] 国债买卖对银行利率风险的影响 - 工具是缓解国有大行利率风险指标压力的可行方式之一,伴随政府债年净供给规模近10万亿,银行∆EVE指标承压[6][28][29] - 适度延长期限(如买入3-5年期国债)对改善全口径久期指标∆EVE有帮助[6][29] - 其他缓解方式包括:控制债券投资久期、申请监管指标豁免、发展超长期限金融衍生品市场[28] 国债买卖对银行负债成本的影响 - 操作对银行负债成本的改善效果有限,测算显示,假设央行买入1万亿国债并全部用于置换MDS和MLF,可改善大行+股份制负债成本约1个基点(bp)[7][32][34] - 改善机制是分两步置换:商业银行卖出国债获得超储;再用超储偿还到期的MDS和MLF,节约的利息支出与放弃的超储收益(利率0.35%)之差即为改善规模[7][31][34] - 当前中短期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偏高,截至10月MDS和MLF余额已达11.85万亿[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