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发展
搜索文档
100%关税又不加了?美国有事急求中国,中方开始掌握谈判主动
搜狐财经· 2025-10-28 18:49
中美经贸协议框架分析 - 协议内容显示出中美两国不同的战略考量,美国侧重于应对短期压力,而中国着眼于为长期发展铺路 [2]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着重强调了协议中对美国有利的内容,但未提及中国的诉求 [2][10] 美国的核心诉求与短期压力 - 美国搁置了原计划于11月1日对中国商品加征100%报复性关税的决定,原因是此前加征的关税已导致美国国内物价上涨和企业成本激增 [4] - 美国急于就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进行谈判,因其高科技和军工产业严重依赖稀土,且国内产能不足,短期内找不到替代来源 [4][6] - 美国要求中国增加大豆采购,2025年1至7月中国购买美国大豆的数量同比下降40%以上,9月则一粒未买,此举旨在稳定美国农业州的票仓 [6] - 美国希望拉拢中国促成俄乌和平,以转嫁解决外交困局的责任,缓解自身压力 [6][8] 中国的长期发展战略诉求 - 中国的核心诉求之一是降低关税,目标是使中美平均关税降至25%以下,以保障出口企业利润和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 [10] - 中国要求美国解除或放宽对700多家中国企业的制裁,例如用“监督审查”机制替代“一禁了之”,为企业在海外争取公平竞争环境 [10][12] - 在高科技领域,中国虽坚持自主研发,但仍就光刻机等关键设备的进口限制与美国谈判,旨在为国产技术发展争取时间,满足国内芯片需求 [12] - 中国要求美国收敛其“长臂管辖”行为,以保障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如风电厂、TikTok、一带一路项目)的公平环境 [14] 中美博弈的态势与前景 - 中国在贸易战中展现出超出预期的经济韧性,使其有底气进行长期博弈,而美国因国内通胀、供应链不稳定及经济衰退风险等问题而显得焦虑 [16][18] - 国际舆论认为美国表面强势但正逐渐失去主动权,中国则按自身节奏推进,时间站在有长远规划的一方 [18][19] - 未来的谈判中,美国的短期焦虑将持续,而中国的核心诉求将始终围绕长期发展展开,中国因更具战略定力而在博弈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