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
搜索文档
黑龙江友谊县:秋收落幕冬管忙 农机“蓄力”备春耕
中国发展网· 2025-11-03 17:19
中国发展网讯 刘双 记者袁小峰报道 三江平原秋意尽,农机冬管正当时。作为黑龙江省重要农业主产区,友谊县域内的友谊农场有限公司依托集中管理优势 与规模化种植基础,紧扣"保设备完好、抢春耕农时、提生产效率"目标,通过"阵地建设强基础、精细管护提质量"双向发力,将农机冬管打造成春耕生产 的"保障基石"。 精细化管护"筑防线" 冬管质量直接关乎农机越冬安全与春耕效能。友谊农场围绕"清洁、保养、维修、建档"四大环节,严格依据《友谊农场农业机械管理制度》和农场管理"十 字方针"要求,推动管护工作标准化落地。清洁环节,工作人员采用高压水枪,彻底清除农机机身及部件缝隙中的泥土、秸秆残渣,避免低温下污物冻结损 坏设备;保养环节,重点为发动机更换-40℃专用抗冻机油,为液压系统加注防冻液压油,给外露管路包裹保温棉,严防部件冻裂;维修环节,逐台排查发 动机运行状态、电气线路连接情况、轮胎磨损程度,建立"问题台账",确保隐患100%整改到位;建档环节,为每台农机建立"冬管档案",详细记录清洗时 间、保养项目、检测数据、部件更换情况,实现"一台一档、全程追溯"。 如今,友谊农场农机冬管已形成"阵地集中管理、流程标准规范"的成熟模式。2 ...
邮储银行成都市分行绿色金融助力:为农业转型注入“活水”
新浪财经· 2025-11-03 16:57
传统农业困局:转型迫在眉睫 成都某菌菇业有限公司作为深耕菌菇种植领域十余年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年产量超15000吨,产品畅 销国内外,在带动地方农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方面成绩斐然。然而,随着绿色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以 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传统生产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厂区内高能耗的温控大棚设备老旧、线路 老化,导致碳排放强度居高不下;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市场竞争力逐渐弱化。企业迫切需要通过智能化 改造和循环农业技术应用实现低碳转型,但转型之路却布满荆棘。缺乏有效抵押物、技术投入周期长、 资金回收慢等问题,让企业面临巨大的融资压力,转型进程一度陷入停滞。 邮储银行担当:精准施策破难题 在了解到企业的困境后,邮储银行成都市分行在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的指导下,迅速行动起来。分 行工作人员多次实地走访企业,深入调研其生产经营状况、转型规划以及资金缺口。同时,积极向企业 宣传农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用相关政策,为企业量身定制转型金融支持方案。 转自:推广 近日,在国家积极推进"双碳"战略与乡村振兴政策的大背景下,邮储银行成都市分行与成都一家省级农 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功签署农业转型金融合作协议,为其提供1200万元专项转型贷 ...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车间到田间,三秦大地涌新潮
新浪财经· 2025-11-01 07:28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西安整车生产基地实现冲压、焊接、喷涂全自动化,2024年生产整车超过30万辆 [1] - 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突破工业机器人关键核心部件技术瓶颈,实现国产RV减速器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跨越 [2] -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攻克溢流法基板玻璃配方及成型控制等关键工艺,打破跨国公司长期技术垄断 [2] 农业智慧化与科技应用 - 西安市高陵区全季西红柿示范园采用倒挂式微喷系统、智能水肥一体机等科技装备,实现人力物力节省及品质提升 [2] - 高陵区西红柿种植已发展1400余户农户、40家合作社及6家企业,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个 [2] - 周至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应用高科技分选线,每个猕猴桃拍摄240张照片进行检测,按大小、外形等参数分类以提升质量及标准化水平 [4] 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 - 周至县积极探索应用预冷催熟技术,通过智慧化手段模拟自然温度变化解决猕猴桃成熟难题 [5] - 周至猕猴桃种植面积达43.2万亩,年产鲜果超60万吨,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全县32万名群众嵌入产业链条 [5]
人勤电稳庆丰年 藜麦增收产业旺
中国能源网· 2025-10-31 20:30
都兰县是有名的"柴达木粮仓",也是海西州重点打造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这里种植的藜麦,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 的"超级食物",以营养全面、蛋白优质著称——其蛋白质含量可与牛肉相当,且含有人体所需的9种氨基酸。目前,都兰县藜麦种植面积达 7.76万亩,占海西州的80%左右,预计年产量突破1.31万吨。在政策与科技的双重驱动下,藜麦产业已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的"金色名片"。 产业要壮大,电力来支撑。围绕青海高质量发展省情,国网海西供电公司聚焦服务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补齐补强农村地区配电网短 板,将绿电纳入地方产业发展蓝图,优化服务举措,为守护"柴达木粮仓"提供有力支撑。 "藜麦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我们的供电服务也不能掉链子。"10月30日,在都兰县现代农业(藜麦青稞)产业园区,海西香日德供电所 员工宁文春和果日多杰走进企业,详细了解藜麦加工期间生产用电需求,以便顺应企情,及时调整供电方案,并对园区配电设备开展全 面"体检"。 深秋时节,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万亩藜麦穗大粒满,五彩缤纷。推开加工车间大门,生产线正有序运转,一颗颗麦粒 经过一道道工序,从自动化生产设备中脱颖而出。 为匹配藜 ...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车间到田间,三秦大地涌新潮
新浪财经· 2025-10-31 15:23
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在西安的整车生产基地实现冲压、焊接、喷涂全自动化,2024年生产整车超过30万辆 [1] - 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突破工业机器人关键核心部件技术瓶颈,实现国产RV减速器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跨越 [2] -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攻克溢流法基板玻璃配方及成型控制等关键工艺,打破跨国公司长期技术垄断 [2] 农业智慧化与科技应用 - 西安市高陵区全季西红柿示范园采用倒挂式微喷系统、智能水肥一体机等科技装备,实现通过手机调节大棚温湿度,节省人力物力并提升品质、延长供应时间 [2] - 高陵区西红柿种植已发展至1400余户农户、40家合作社、6家企业,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个 [2] - 周至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使用高科技分选线,对每个猕猴桃拍摄240张照片进行CT式检测,按大小、外形等参数分类,有效提升果品质量和标准化水平 [4]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成效 - 周至县积极探索应用预冷催熟技术,用智慧化手段模拟自然温度变化,解决猕猴桃“太硬没法吃、变软容易坏”的难题 [4] - 周至猕猴桃种植面积达43.2万亩,年产鲜果超60万吨,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全县32万名群众嵌入猕猴桃产业链 [5]
汇源控股在湖南投资成立惠农农业发展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08:56
人民财讯10月31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湖南岳阳汇源惠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 含:水果种植;蔬菜种植;谷物种植;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北 京汇源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
京津冀产业协同动能澎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31 06:19
唐山四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正在调试腐乳自动装瓶机器人。吕光宇摄 本报记者 李如意 通讯员 韩冬 赵晨阳 "十四五"以来,北京输出至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达2308.7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近两倍。京津冀三地共同绘制了新能源 汽车、机器人等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开展跨区域强链、补链、延链工作,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持续深化,形成了产业协同的 澎湃动能。 研制"温柔"的机械手 "看这8个精巧的机械小抓手,轻轻一夹就能稳住滑腻的腐乳块,对准圆口方肚的瓶子精准落位,机器转一圈,12块腐乳就整整 齐齐装好了。"在唐山四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展示区,总经理陈耀岐在解说腐乳装瓶机器人的同时,手指不自觉跟着机械臂的 动作轻点,语气难掩兴奋,"1小时可完成4800块腐乳装瓶,相当于2名熟练工人的工作量"。 一家老牌食品企业在腐乳装瓶环节长期被"手工作业"束缚。腐乳瓶是独特的圆口方肚设计,装瓶时要保证上下两层共12块腐乳 码放整齐,还不能让腐乳变形、表皮破损——这直接影响后续二次发酵,决定着最终口感。但是手工作业耗费人力,工人得培 训3个月才能上岗,单条线要15到20个人轮班,效率还上不去,还会因人工操作偏差影响品质。 陈耀岐 ...
中赞农业标准化合作“硕果盈枝”
经济日报· 2025-10-31 06:16
在赞比亚南方省锡纳宗圭农场,工人拉布森·穆松达一边补种玉米一边说,随着中国专家持续培训,农 业标准化在当地的作用愈加明显。"标准就像说明书,让我们种植有章可循。今年农场扩种了小麦、玉 米,我们对收成更有信心。" 奇邦博农场业务主管克莱芒说,这是他首次接触标准体系,"它让管理更科学,我们期待中国专家继续 给予支持"。农场人力资源主管塞内则表示,标准体系正在提升上千名工人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田间技能竞赛让标准化成果"看得见、比得出"。在奇邦博农场的万寿菊采摘大赛上,20名工人激烈角 逐,百余人观摩学习。获得第一名的选手奥利帕说,这次竞赛让大家更直观认识到严格执行标准的重要 性。 从课堂到田间,从管理层到劳作一线,此次援助通过多元活动持续强化标准化意识,提升管理能力和生 产技能,示范效应不断扩大。 中赞农业标准化合作示范区第三期标准化技术援助任务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中非质量提升计划"和"建 设10万亩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重要举措,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负责。该项目正成为中非农 业合作领域惠民生的"小而美"典型工程,为当地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强劲助力,也为中非更深层次标准 化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近日,中国标准化研 ...
从一瓶腐乳、一台呼吸机、一株藜麦看京津冀协同创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30 20:06
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成果 - "十四五"以来北京输出至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2308.7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近两倍[1] - 京津冀三地共同绘制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开展跨区域强链补链延链工作[1] - 河北与京津共建6条重点产业链,携手打造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3] 机器人产业协同与创新 - 唐山高新区启动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园建设,探索"北京创意、唐山转化"模式[5] - 2024年1月至7月,京城机电配天机器人、天瞳威视等36个优质项目入驻唐山高新区[5] - 国内首台腐乳装瓶机器人样机获1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小时可完成4800块腐乳装瓶,相当于2名熟练工人工作量[1][5] 医疗科技产业突破 - 北京瑞迈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子公司生产家用呼吸机,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超过300万台[5][7] - 公司成功研发多代高性能涡轮风机,实现家用呼吸机风机国产化并打破国际技术垄断[7] - 瑞迈特与北京朝阳医院等单位联合申报项目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体现"医工结合"优势[8] 农业科技与生态协同 - 张家口沽源县与中国科学院共建国内最大藜麦联合育种基地,累计试验1051个品种资源,选育出151个适配坝上气候的新资源[11] - 新品种"坝藜2号"亩产最高达550斤,比传统品种增产三成,种植户亩收益从600多元提升至1500多元[11][12] - 沽源藜麦通过"产地直供+冷链运输"模式,最快48小时从田间抵达北京市民餐桌,已开发36款特色产品[12]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协同 - "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京津冀高速公路总里程超1.1万公里,密度达全国平均水平2.7倍[13] - 314所京津学校与河北合作办学,115家京津冀医联体助力河北群众享受优质医疗服务[13][14] - 雄安新区累计投资突破1万亿元,"十四五"年均投资增速达19.8%,空天信息等产业链加快构建[14]
山东郓城:土地托管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中国经济网· 2025-10-30 16:28
"今年麦种前计划完成800亩土地托管,目前已签400多亩,有党员带头、有保底分红,乡亲们的积极性 越来越高。"10月27日,在山东菏泽市郓城县水堡乡顺河楼村委会内,村支部书记崔连国一边整理刚签 好的土地托管协议,一边向记者介绍村里的新变化。 顺河楼村土地托管能快速推进,党员带头是关键。作为首批签约户,党员张修群的选择,给不少有顾虑 的村民吃了"定心丸"。"规模化种植能降风险、保收入,还能把咱从地里解放出来,要么外出务工,要 么给合作社干活,多一份收入,我肯定第一时间响应。"张修群说。70多岁的村民张祥云也捧着协议 说:"孩子在外工作,老两口种地早力不从心,现在托管出去有保底、有分红,省心又划算!" 不止水堡乡,杨庄集镇后孙庄村的土地托管实践同样亮眼。该村通过党支部领办的红耕种植专业合作 社,先将300亩零散耕地整合为"大田",再托管给鑫福农业,还引入中化农业MAP技术,强化规模化生 产能力。"我家12亩地在试验田,专业团队管全流程,秋收后算下来,比自己种收入还高!"村民孙从国 说。据统计,仅秋收一季,后孙庄村托管地块就实现总增产超9万斤,带动农户总增收超6万元,村集体 也同步创收近4万元。在其示范带动下,该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