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化妆品

搜索文档
防晒霜调查:成本3元,敢卖几十元,工厂老板:这行水太深,几倍利润算少的
36氪· 2025-08-13 19:08
行业乱象 - 防晒霜价格差距显著 SPF50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 电商平台存在每支0.99元至2.99元的低价产品 累计销量超百万支 [2] - 低价产品存在防晒剂缺斤少两问题 部分工厂通过稀释防晒剂降低成本 50ml软管防晒霜原料成本仅需几元 综合成本低至3元/支 厂家以30元出售可获得约9倍利润 [2][6] - 防晒值虚标现象普遍 工厂送检使用合规样品 量产时偷工减料 依赖药监局抽检不到的心理 [2][6] 生产成本结构 - 防晒剂料体是核心成本 工厂报价按公斤计算 范围从60元/公斤到190元/公斤 [5] - 采用190元/公斤防晒剂时 50ml软管防晒霜成本约12元 其中料体费占9.5元 人工/包装等附加成本约2.5元 [6] - 使用廉价防晒剂时 工厂报价可低至8元/支 部分厂商报价甚至低至3.4元/支 [5][6] 特证监管漏洞 - 防晒类化妆品需特证注册 正常流程需10个月时间和约5万元费用 主要成本来自第三方检测 [9] - 存在套证违规行为 包括一号多名称、一号多商标等形式 2023年国家药监局曾专项检查 [9][10] - 部分工厂仍提供套证服务 通过商标隐蔽设计或特证转让规避监管 特证转让报价约5万元 [10][11] 产品质量风险 - 国家药监局2023年抽检21362批次化妆品 防晒类产品发现问题最多 [6] - 低价防晒霜采用低质原料和粗糙工艺 易导致皮肤毛孔堵塞、粉刺、痘痘或过敏问题 [19] - 部分产品存在夸大功效宣传 添加的美白成分实际效果可忽略不计 [20] 市场格局与品牌策略 - 头部美妆企业如联合利华、欧莱雅等拥有自建工厂 强调研发创新和高品质原料 [17] - 50-200元价格带产品占电商平台GMV超50% 为主流消费区间 [5] - 品牌产品定价综合考虑研发、原料、质控和品牌定位 与低价产品形成明显差异 [17][19] 专家建议与行业趋势 - 建议选择品牌把控度高的产品 优先考虑从研发到生产全程可控的企业 [22] - 防晒值并非越高越好 需根据使用场景和皮肤耐受度选择 避免过度负担 [22][23] - 新规后行业监管趋严 飞行检查和处罚力度加强 但行业标准仍需细化 [20][22]
2025 年防晒化妆品赛道竞争激烈,品牌各出奇招
经济观察网· 2025-05-30 12:09
行业竞争态势 - 2025年防晒化妆品赛道竞争激烈 数十个国内外品牌如蜜丝婷 植物医生 安热沙 花西子等推出新品 连药品起家的马应龙自2022年至今已报批至少7件防晒化妆品 [2] - 国外品牌如蜜丝婷 安热沙目前占据主导 但国产品牌如美康粉黛 柳丝木凭借性价比突围 在抖音防晒品类表现不俗 产品最低售价低于50元 [3] 市场需求变化 - 消费者需求推动新品增长 38 82%消费者每天使用防晒产品 较2020年提高12 71个百分点 [2] - 市场规模增速放缓 从2022年313 7亿元降至2024年297 8亿元 预计今明两年恢复增长 [2] 产品创新趋势 - 品牌聚焦细分场景 防晒底妆成为热门品类 2024年防晒粉底液销售额同比增517 7% 蜜丝婷 花西子等推出新品 [2] - 户外防晒赛道火热 安热沙 地壳等品牌针对户外场景推新 [2] - 产品研发强调功效和成分升级 如林清轩"网膜防晒科技" 蜜丝婷"御光滤"等 [2] - 品牌注重产品"情绪价值" 如融入社交场景的次抛防晒 能做手机支架的防晒粉饼 以及官宣代言人带动销量 如羽西官宣肖战后当月GMV同比增速迅猛 [2] 价格带分布 - 在淘天平台 200-500元中高端价格带商品交易总额已超过50-100元价格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