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效应

搜索文档
落子”有力,机制创新“密钥”何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一周年观察(中)
新华日报· 2025-07-23 07:48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架构与运作机制 - 采用三层"金字塔"架构:省级母基金(500亿元)—产业专项基金(1069亿元)—产业子基金(180亿元),形成1749亿元总规模基金集群 [2][4] - 产业专项基金分为三类:未来产业天使基金(专注前沿技术)、设区市产业专项母基金(助力地方集群)、省属企业产业专项基金(强链补链) [2] - 运作模式为"政府搭台+资本唱戏",通过省市联动、政企联动统筹财政资金并吸引社会资本 [2] 基金投资策略与项目成果 - 定位"耐心资本",存续期最长20年,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而非短期盈利,已投89个项目中早期/小市值项目占比近50% [3][4] - 首个上市项目为英诺赛科(苏州),通过三级政府协同将上市材料补齐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3个月 [3] - 天使基金联合投资案例:元迈细胞获投后核心项目通过三甲医院伦理审批,并吸引市场化基金跟进 [5][6] 资本撬动与社会效应 - 产业子基金公开遴选吸引77只基金申报(总规模755亿元),已完成19只(190亿元)决策流程,其中9只(81.1亿元)完成工商注册 [5] - 带动9家被投企业在江苏设立研发中心,形成"母基金引导-资本跟进-专业运营"的良性循环 [5] - 通过大赛筛选56个科技项目进入未来产业天使基金储备库,促进技术转化 [1] 人才与生态体系建设 - 组建"五支队伍":投资/投研/注册会计师/律师/党建团队,专职人员超50人,投资团队30人 [7] - 搭建交流平台包括行业沙龙、项目推介会等,促进政金企协作与产学研协同 [8] - 形成覆盖项目孵化-成长-成熟全周期的资本支持体系,累计撬动社会资本数千亿元 [8]
上半年北京办公楼市场供需结构改善 城市更新激活零售活力
和讯网· 2025-07-04 13:03
办公楼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北京办公楼市场新增供应总量18万平方米,完成全年预期总量的83% [2] - 上半年全市新租交易总面积同比上涨33%,搬迁交易数量与面积同比双增,中关村、金融街等子市场搬迁交易面积大幅提升 [2] - 新租需求三大主力行业为TMT(40%)、金融(20%)和专业服务(12%),TMT板块中游戏类需求占比提升 [2] - 上半年全市净吸纳量达2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倍,空置率累计下降0.8个百分点至20.2% [3] - 中关村、奥体、望京三大科技中心区占全市万平米级租赁交易的90%,净吸纳量合计占全市80%,中关村空置率降至8.9% [3] - 全市平均租金面价上半年累计下降5.5%至每月每平方米241.7元,传统区域租金下行压力较大 [3] 零售物业市场 - 上半年北京非核心商圈新增商业面积24万平方米,中海大吉巷和昌平超极合生汇西区为主要新增项目 [4] - 餐饮品牌以48%的新增店铺占比位列头筹,地方特色菜系扩张趋势明显,茶饮果汁类拓店步伐缩窄 [5] - 运动户外品类带动服饰零售同比上涨4个百分点至31%,珠宝首饰类开铺持续活跃 [5] - 上半年净吸纳量合计16.2万平方米,空置率累计上涨0.2个百分点至7.5% [5] - 全市购物中心首层平均租金上半年累计下跌0.7%至每天每平方米30.8元,次级商圈领降 [6] 仓储物流市场 - 上半年北京仓储物流市场新增供应量36.6万平方米,超过去年全年总量,全部来自平谷区域 [6] - 第三方物流占新租面积的40%,汽配、电子产品等制造业需求小幅回升 [6] - 上半年净吸纳量合计5.3万平方米,空置率上涨5.1个百分点至29.5% [6] - 全市平均租金上半年累计下降6.9%至每月每平方米45.0元,非核心子市场领跌 [7] - 廊坊上半年净吸纳量合计78.1万平方米,空置率持续走低至最低水平 [7] - 天津上半年净吸纳量合计8.5万平方米,同比环比双降 [7] 商务园区市场 - 上半年北京商务园区市场新增供应量48.2万平方米,净吸纳量达25.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6% [8][9] - TMT和文体娱乐行业搬迁需求加速释放,医药健康与工业品制造占新增需求近80% [9] - 全市空置率上半年累计上升0.5个百分点至24.3%,平均租金上半年累计跌幅达6.4%至每月每平方米138.5元 [9] - 中关村软件园、东升和电子城成为空置率下降最明显的子市场 [10] 物业投资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北京物业投资市场累计成交总额约151亿元,同比下降34% [10] - 自用型企业持续活跃,上半年共录得11笔自用交易,地产基金交易额占比超六成 [11] - 核心区优质资产交易加速,政策导向属性资产持续受到投资者青睐 [11] - 零售物业、仓储物流、新型制造园区、长租公寓、数据中心等资产类型备受投资者关注 [12]
刘学州被网暴案宣判:预防和追责同样重要
经济观察报· 2025-06-26 14:28
网络暴力治理与未成年人保护 - 刘学州案判决认定两名网络大V构成名誉侵权 需赔偿5 7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及维权支出 涉案视频播放 转发 点赞量较高直接推动舆论恶化[2] - 判决首次明确网络暴力"集聚效应"法律适用 单条评论虽力量有限但海量恶意言论形成毁灭性后果 对潜在网暴参与者具有震慑力[3] - 2023年调查显示超半数未成年人身边发生过网暴 近三成遭遇网暴后出现情绪低落或抑郁 未成年人网络社交圈与现实重叠导致负面影响持续时间更长[4]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体系 - 《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构建未成年人特别保护框架 《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保障名誉权 隐私权等合法权益[4] - 2023年两高一部网暴治理意见第8条规定针对未成年人的网暴行为依法从重处罚 第9条明确侵犯人格权行为需承担民事责任[4] 预防性治理措施 - 当前司法实践中多数网暴受害者因维权成本高放弃追责 事后治理模式不符合未成年人最大利益[5] - 需加强网络素养教育 心理引导及隐私保护等预防措施 平台应提供"一键保护"功能降低未成年人受侵害风险[1][5] 案件社会意义 - 刘学州案体现未成年人心理脆弱性 同样言论对成年人可接受 但对经历拐卖 霸凌等创伤的未成年人构成人格侮辱[4] - 未成年人易成为网暴受害者且易实施非理性网暴行为 需通过早期教育区分合理批评与恶意攻击[5]
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入驻企业突破1300家
中国经济网· 2025-06-13 15:24
企业入驻情况 - 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入驻企业数量突破1300家 [1] - 金桔保险经纪(北京)有限公司为全国性保险经纪机构 注册资本5000万元 主营业务覆盖个人保险 企业保险 风险管理等多元领域 [1] - 2023年2月全球跨境支付公司TTMFS中国总部易付达网络技术服务(中国)有限公司入驻 成为第1000家入驻企业 [1] - 2023年2月至2024年9月期间 入驻企业数量接连突破1100家 1200家 [1]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等重点机构近期相继入驻 [1] 商务区服务体系 - 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成立楼宇经济发展委员会和商业经济发展委员会 [2] - 创新推出"丽泽办岛"综合服务平台 深度融合党建服务与营商环境建设 [2] - 采用"一核多点"模式构建"党务+政务+金融+民生"超级服务矩阵 [2] - "丽泽办岛"平台将搭建一站式智慧服务窗口和公共服务平台 设立智慧政务微厅 [2] - 平台提供企业注册 政策咨询 金融服务 人才引进 法律 税务 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服务 [2]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5月7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A股市场的科技叙事逻辑越来越清晰,集聚效应日益明显。
快讯· 2025-05-07 09:36
A股市场科技发展 - A股市场科技叙事逻辑越来越清晰 [1] - 科技行业在A股市场的集聚效应日益明显 [1]
海外圆柱电池项目投扩产提速
高工锂电· 2025-03-01 15:12
圆柱电池海外扩产动态 - 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圆柱电池基地正式投产,目标年产能6.8亿只 [2] - 海四达计划在马来西亚投建2.5GWh圆柱电池基地,投资额7.5亿元 [2] - 蔚蓝锂芯马来西亚10GWh圆柱电池项目预计2024年Q2投产 [3] - 2025年开年电池厂商扩产节奏稳定,显示对锂电市场前景乐观 [3] - 2023-2024年行业新增投扩产项目较少,主要集中在方形电池 [3] - 2025年圆柱电池增量显著提升 [4] 圆柱电池应用领域特点 - 海外扩产项目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两轮车、3C电子等领域 [5] - 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产品用于电动工具和两轮车 [5] - 海四达电池工厂产品应用于电动工具和智能家电 [5] - 蔚蓝锂芯工厂服务于电动工具、智能出行、清洁电器领域 [5] 东南亚市场吸引力分析 - 东南亚电动两轮车2025-2029年CAGR超13% [8] - 东南亚电动工具市场增速快,大艺科技2024年增长主要来自该地区 [8] - 马来西亚形成锂电产业聚集地,吸引恩捷股份、尚太科技等材料企业 [9] - 设备企业杭可科技和零部件企业科达利也在马来西亚布局 [9] 海外建厂战略价值 - 贴近东南亚市场可建立成本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8] - 规避国内价格红海,提升毛利率 [8] - 便于服务国际客户供应链转移需求 [10] - 亿纬锂能与美洲客户合作提供马来西亚产电芯 [10] - 蔚蓝锂芯已成为博世、百得等国际工具品牌供应商 [10] - 可规避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关税风险 [10] 细分赛道发展趋势 - 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提升,机会窗口关闭 [11] - 储能市场进入淘汰阶段 [11] - GGII预测2027年动力电池企业数量将下降40% [12] - 储能电池企业数量预计下降50% [12] - 部分企业在3C数码领域取得显著增长 [12] - 半导体、数据中心等细分领域呈现增长机会 [12] - 人形机器人、消费级无人机成为新拓展方向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