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食健康化
icon
搜索文档
“菜、面双龙头”格局显现:卫龙蔬菜制品劲增44.3%,面制品龙头地位稳固
新浪财经· 2025-08-15 18: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4.83亿元 同比增长18.5% 净利润7.36亿元 同比增长18.5% [1] - 自2022年12月港交所上市以来连续6次业绩公告均实现营收和净利双增长 [1] - 毛利率为47.2% 毛利总额达16.42亿元 [2] 产品结构分析 - 蔬菜制品作为第二增长曲线收入21.09亿元 同比大涨44.3% 创历史新高 [1][5] - 调味面制品收入13.1亿元 与去年同期持平 保持龙头地位 [1][6] - 两大品类收入占比高达96% 公司成为国内唯一拥有双25亿元大单品的休闲食品上市公司 [3][4]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调味面制品市场份额达28% 超过后6名企业份额之和 [5] - 魔芋爽年销售额是第二名的3倍 在蔬菜制品领域占据绝对领先地位 [5] - 休闲食品上市公司中仅4家企业拥有超25亿元单品品类 公司是唯一拥有两个25亿元单品的企业 [4] 渠道建设成果 - 线下渠道收入占比维持在88%左右 门店数量从1708家增至1879家 [7] - 零食量贩渠道销售占比已接近20% 2023年二季度起加码该渠道推出高性价比新品 [7] - 获得同类产品优先陈列权 全渠道架构趋于完善 包括传统电商和抖音等新兴内容电商 [8] 增长驱动因素 - 辣味休闲食品市场扩容及公司深耕渠道20年的复利效应推动业绩增长 [1] - 健康零食消费趋势扩大魔芋制品受众范围 魔芋爽进入大单品快速渗透期 [5] - 蔬菜制品2024年收入33.7亿元 较2022年15亿元实现两年翻倍 2024年净增12.5亿元 [5]
为什么偏偏是好丽友,让中产破防?
36氪· 2025-07-18 11:21
山姆会员店选品争议 - 山姆会员店因下架太阳饼、米布丁、低糖蛋黄酥等高回购率商品并上新好丽友派等常规产品,被消费者质疑"选品降级",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1] - 山姆上架的好丽友派专供版本售价49.9元/48枚,宣称"糖分减少80%""可可含量增加30%""0反式脂肪酸",但消费者反馈甜度仍超预期且配料含起酥油和甜味剂安赛蜜 [4][6] - 该事件反映出中产消费者对会员制超市选品标准的高度敏感,尤其关注产品健康属性与性价比的平衡 [1][4] 好丽友中国市场表现 - 好丽友中国区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49%持续下降至2023年的40%,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7.5%至11790亿韩元(约58.7亿人民币) [9][13] - 2024年业绩虽回暖至12701亿韩元(约68.65亿人民币),但仍未恢复2016年77.18亿人民币的峰值水平 [13][16] - 2022年"双标事件"(中国市场涨价和使用代可可脂)对品牌形象造成长期负面影响,消费者对品牌信任度下降 [6][17] 中国零食行业竞争格局 - 本土品牌快速崛起:良品铺子2024年升级500多款健康零食,三只松鼠营收同比增长49.3%至106亿元,盐津铺子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5%至6.4亿元 [18] - 行业呈现三大趋势:健康化(短保面包替代长保产品)、年轻化(游戏IP联名)、全产业链布局(如盐津铺子自建魔芋基地) [18][19][21] - 外资品牌面临本土化创新不足的挑战,好丽友在品类创新和社交媒体互动方面落后于本土竞品 [18][21] 好丽友转型措施 - 2020年启动"零食营养+"战略,推出坚果+、肉松+、果汁+系列产品,并推进减糖减钠研发 [22] - 2025年计划扩充燕麦饼干等健康品类,拓展零食折扣店等新渠道,并设计渠道专属产品 [22] - 专家建议品牌需提升危机公关能力并加速产品迭代,以匹配中国消费者对健康与创新的双重需求 [22][23]
5元一包,年净赚1.5亿,安徽又一零食大王冲刺IPO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4-28 08:31
核心观点 - 溜溜梅作为中国梅产品行业第一品牌,市场份额达7%,正冲击港股IPO [4][6] - 公司通过"梅+"战略拓展产品线,从单一青梅零食向多元化发展,梅冻成为第二大增长曲线 [12][15][23] - 休闲零食行业竞争加剧,垂直品类面临全品类巨头的挤压,溜溜梅需突破品类天花板 [8][28][33] 公司概况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16.16亿元,净利润0.68亿元、0.99亿元、1.48亿元 [6] - 2024年三大核心品类收入占比:梅干零食60.3%、西梅产品13.8%、梅冻25.4% [15] - 2024年毛利率36%,其中梅冻毛利率达47.8%,显著高于其他品类 [16] 产品战略 - 梅干零食采取"经典+特色+定制"策略,为山姆定制"皇梅"登上新品热度榜第一 [16] - 西梅产品连续四年行业第一,2024年收入2.24亿元 [15][16] - 梅冻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30亿元、3.11亿元、4.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3.5% [23] 行业分析 - 2024年中国果冻行业规模31亿元,挤压果冻细分市场达4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3.8% [18] - 果冻行业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14.9%,远高于休闲食品行业整体4.8%的增速 [18][19] - 青梅果类零食2024年市场规模仅91亿元,属于细分中的细分市场 [7][32] 营销策略 - 2013年以千万元签约杨幂代言,"没事儿就吃溜溜梅"成为国民级广告语 [11][12] - 梅冻瞄准18-35岁女性,通过肖战直播创下15分钟销售额1000万元的记录 [26] - 近年签约肖战、时代少年团等顶流明星,强化年轻化形象 [26][34] 竞争环境 - 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全品类巨头通过降价挤压垂直品牌生存空间 [33] - 原料成本波动大,青梅受气候影响,西梅依赖进口面临关税和物流挑战 [32] - 果脯零食准入门槛低,需持续创新维持差异化优势 [32][33] 未来规划 - IPO募资用于扩大产能(梅干零食、梅冻及配料)、品牌建设、渠道拓展和国际市场 [34] - 通过子品牌"皇梅"探索高端化,梅冻推动品牌年轻化转型 [12][26] - 借鉴卫龙从辣条转向魔芋的成功案例,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