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需求端配套刺激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PPI转正的重要抓手
信达证券· 2025-10-10 17:34
历史PPI转正周期驱动因素 - 第一轮PPI转正(2002年11月)由加入WTO后市场准入扩大和出口增长驱动,此前PPI经历20个月负增长[5][13] - 第二轮PPI转正(2009年12月)由四万亿投资计划驱动,基建投资增速从2008年25.9%升至2009年42.2%,新开工面积增速从-14.8%转正至12.5%,PPI曾跌至-8.2%[6][13] - 第三轮PPI转正(2016年9月)由供给侧改革驱动,此前PPI经历54个月负增长,政策聚焦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7][13] - 第四轮PPI转正(2021年1月)由全球流动性宽松和出口红利驱动,PPI从-3.1%回升至13.5%的历史峰值[9][13] 当前PPI状况与政策分析 - 当前PPI自2022年10月以来已连续35个月处于负区间,为历史上最长通缩期之一[15][13] - 历史显示PPI转正需货币宽松(如降准降息)配合需求扩张或供给优化,单纯货币宽松难以独立推动转正[12][13] - 反内卷政策聚焦产能调控与价格引导,有望推动产能过剩下行拐点,进而带动PPI上行拐点[15][16] - 有色PPI已先于整体PPI转正,若黑色PPI跟进回升将更有利A股条件形成[16][17] PPI转正潜在影响 - PPI转正后可能改善工业企业盈利预期,推动企业利润增速与股指形成正向共振[17] - 风险因素包括消费者信心修复偏慢及政策落地不及预期[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