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票房业务
搜索文档
不需要那么多影院了!万达电影“收权”、上海电影“扩网”⋯⋯独家对话:解密龙头公司存量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18:40
行业整体现状 - 2025年电影院行业持续“低温”,全国银幕数逼近10万块,但单银幕年票房跌至50万元以下 [1] - 头部影片热度消退后市场空窗期效应凸显,仅半个月内就有超过15家影院闭店 [1] - 行业进入存量优化阶段,单银幕票房走低,非票房业务的竞争强度将直接决定最终格局 [1] 头部院线战略分化 - 头部影投公司如万达影投、横店影投、CGV影投、SFC影投等占据票房前十,但面临结构性难题 [1] - 在加盟策略上出现分化:万达影投已暂停新加盟,转向战略聚焦直营;而上海电影旗下的SFC影投和上海联合院线则持续开放加盟 [1] 万达电影战略调整 - 万达电影暂停新加盟,战略决心聚焦发展直营影城,暂不开放新加盟 [5] - 公司年度总票房占全行业市场份额约17%,其中直营店贡献约15个百分点,轻资产加盟门店占比约2% [5] - 战略转向与股权变动直接相关,2025年儒意影业完成对万达电影的控股收购,公司脱离万达集团体系 [5] - 公司否认存在“搭售”策略,称该说法完全不属实,无任何相关书面文件 [5] - 目前部分加盟合作在协商解约,争议比例约1%,所有未开业项目均“一事一议”进行沟通 [6] 直营模式运营优化 - 2025年全国票房前500的影城中,万达电影直营门店达229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6家,显示经营效率提升 [7] - 直营模式通过标准化管理保障品牌一致性,例如制定店均30项自查具体工作标准,覆盖卫生、陈列、着装等全场景 [7] - 公司强调品牌一致性管理,如全线统一饮料品牌、自制爆米花等,非直营体系难以高效落地标准化管理 [7] 行业转型与创新路径 - 行业从过去依赖新影院扩张转向存量市场运营逻辑,关键在于打造差异化优势,通过新技术、新模式创造独特体验 [9] - 运营好10家有竞争力的影院比盲目扩张100家缺乏盈利能力的影院更具价值,未来三年是各展所长的阶段 [10] - 用零售思维重塑电影业务,内容是商品,衍生也是商品,影院内是渠道,影院外也是渠道 [13] 非票房业务拓展 - 影院跨界与游戏、潮玩等多元业态联动成为常规操作,旨在提升非票房收入 [12] - 万达电影与“原神”“恋与深空”等4款游戏IP联名,700多家直营门店吸引游戏玩家,带来千万元级票房收益 [12] - 上海电影围绕《浪浪山小妖怪》IP开展全产业链运营,其累计票房突破17亿元,IP的GMV已达25亿元 [13] - 以往经典IP年均GMV约10亿元,而“浪浪山”单IPGMV达25亿元,显示非票房收入快速成长,边界超越影院本身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