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
搜索文档
影视院线股三季报表现分化 如何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04 21:48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A股影视院线板块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分化,部分公司业绩亮眼,部分公司亏损扩大 [1] - 全国电影总票房前三季度同比增长超过20%,国产影片表现亮眼 [4] 业绩优异的公司及原因 - 光线传媒前三季度净利润23.36亿元,同比增长406.78%,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主要受益于《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影片 [1][3] - 横店影视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84.79% [1][3] - 万达电影前三季度净利润7.08亿元,同比增长319.92%,受益于影院业务收入及出品影片《南京照相馆》 [1][3][5] - 中国电影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4倍,主要受益于2025年暑期档票房冠军《南京照相馆》,该片票房超过30亿元 [1][2] - 上海电影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29.81%,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23.51%,主要受益于影片《浪浪山小妖怪》,该片累计票房超17亿元,为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1][4] - 金逸影视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7.58%,幸福蓝海大幅减亏 [3][5] 业绩承压的公司及原因 - 博纳影业前三季度净亏损扩大至11.0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13.11% [1][3][5] - 北京文化前三季度亏损3.0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665.03% [1][3][5] - 华谊兄弟前三季度亏损1.13亿元,营收同比下滑46.07%,主要因影视娱乐业务收入减少 [1][3][5] 行业发展趋势与新增长点 - 行业从单一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各大公司积极寻找新增长点,IP衍生和短剧成为共同发力方向 [5] - 光线传媒关注微短剧市场并筹划投资组建相关公司,同时择机布局IP运营业务 [5] - 万达电影重视IP联动带来的衍生品销售和场景化消费等非票收入,暑期档通过主题营销活动实现非票收入与票房转化双向增量 [6] - 横店影视设立"大横小竖"短剧品牌,多部短剧已在多个平台播出,并积极引进海外短剧项目合作 [7] - 华谊兄弟创建短剧厂牌"华谊兄弟火剧",并同步开展AI影视作品开发与制作 [8] - AI技术应用于短剧制作,大模型可用于IP改编、剧本生成等,能显著提升效能并降低成本,AI动漫短剧被视为高成长蓝海赛道 [6][8] - 随着贺岁档临近及《狂野时代》等重磅影片定档,电影市场有望延续良好态势 [6]
港股异动 | 猫眼娱乐(01896)涨超5% 《鬼灭之刃:无限城篇》定档 机构建议关注后续上映影片表现
智通财经网· 2025-11-04 11:07
长江证券此前指出,公司实现收入增长但整体大盘遇冷,需关注下半年影片表现。随着公司在暑期档 《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等主控发行项目若表现优异,以及下半年一系列新影片陆续上映, 其有望修复整体利润。中金认为,展望后续,建议持续关注后续上映影片票房表现,尤其是年末重点进 口影片弹性。 消息面上,11月3日,电影《鬼灭之刃:无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窝座再袭》官宣11月14日内地上映。据悉, 该片自全球各地公映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引发观影热潮,一跃成为日本影史全球总票房冠军,并进入 2025年全球票房榜前五。据猫眼专业版数据,该片单日新增猫眼想看数超14.2万,刷新猫眼平台动画电 影单日新增想看纪录。 智通财经APP获悉,猫眼娱乐(01896)涨超5%,截至发稿,涨5.2%,报7.08港元,成交额7873.2万港元。 ...
“押宝”定成败,影视股三季报分化
环球网· 2025-11-04 10:10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A股影视院线板块三季报业绩出现分化,部分公司净利润实现数倍乃至十余倍暴增,而部分传统巨头仍陷亏损泥潭 [1] - 在票房大盘回暖的背景下,单片成败成为决定公司业绩走向的关键 [1] - 行业正从单一票房经济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型,IP衍生和短剧成为共同的发力方向 [1] 受益于爆款影片的公司业绩 - 中国电影主出品的《南京照相馆》票房超30亿元,助力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暴增1463.17%,创上市以来单季历史最高 [1] - 中国电影前三季度主导或出品影片累计票房超122亿元,占全国国产片总额近三分之一 [1] - 上海电影凭借《浪浪山小妖怪》票房超17亿元,第三季度净利润成功翻倍 [1] - 光线传媒受益于《哪吒之魔童闹海》长尾效应,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超4倍,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1] 院线公司业绩表现 - 横店影视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倍 [2] - 万达电影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倍,暑期档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其出品的《南京照相馆》等影片取得优异票房成绩 [2] 业绩承压的公司 - 博纳影业前三季度净亏损扩大至超11亿元 [4] - 北京文化前三季度亏损为3亿元 [4] - 华谊兄弟前三季度亏损超1亿元 [4] 行业新业务发展方向 - 光线传媒表示IP运营正成为业绩新亮点,并已筹划组建公司进军微短剧市场 [4] - 横店影视的"横店味道"饮品和"玩具梦工厂"衍生品业务初具规模,同时设立"大横小竖"短剧品牌 [5] - 万达电影通过主题营销活动打造"观影+兴趣社交+IP消费"的复合型体验以提升非票收入 [6] - 华谊兄弟创建"华谊兄弟火剧"短剧厂牌,并同步开展AI影视作品开发 [7] 行业未来展望 - 随着贺岁档临近及《狂野时代》《疯狂动物城2》《阿凡达3》等重磅影片定档,电影市场有望延续良好态势 [7] - 影视行业"马太效应"将进一步加剧,持续产出优质内容、成功"押宝"爆款及快速布局多元化业务是决定公司未来命运的关键 [7]
晨会纪要:2025年第187期-20251104
国海证券· 2025-11-04 09:33
核心观点 报告的核心观点聚焦于多家上市公司在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的财务表现和业务进展,普遍显示出业绩韧性、增长动能以及通过战略调整、新产品/业务拓展来驱动未来发展的趋势 [2][4][10][15][20][24][27][31][35][40][46][50][55][58][61][67][70][73][77] 公司业绩表现 能源与大宗商品 - **中国石油**: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92亿元,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3.2%;归母净利润423亿元,环比增长13.7%,主要得益于天然气销售业务表现亮眼,其经营利润环比增长75亿元至127亿元 [4][5] - **牧原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7.9亿元,同比增长15.52%;归母净利润147.79亿元,同比增长41.01%,生猪养殖完全成本持续优化,9月已降至11.6元/kg [70][71] - **同益中**: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9亿元,同比增长68.03%;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14.15%,增长主要源于销量增加及并购子公司 [61][63] 汽车与零部件 - **福田汽车**: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454.5亿元,同比增长27.1%;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157.5%,重卡批发市占率达12.6%,为10年来最高水平 [15][16] - **博俊科技**: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63亿元,同比增长37.21%,环比增长10.67%;归母净利润2.74亿元,同比增长102.11%,环比增长35.10%,毛利率和净利率环比分别提升4.23和3.18个百分点至29.37%和17.56% [20][21] - **科博达**: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约17.33亿元,同比增长11.76%;2025年前三季度海外营收达17.53亿元,同比增长21.69%,中央计算平台和智驾域控业务同比大幅增长2003.76% [27][28] - **德赛西威**: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约76.92亿元,同比增长5.63%;归母净利润约5.65亿元,同比微降0.57%,公司完成定增募集43.99亿元,用于新业务探索 [31][33] 科技与高端制造 - **鼎阳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1亿元,同比增长21.67%;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21.49%,高端产品(单价3万元以上)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53% [24][25] - **同益中**:在人形机器人灵巧手腱绳研发取得进展并已形成小规模销售,同时通过并购超美斯构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纶+复合材料"的高性能纤维产品矩阵 [64][65] 消费、文娱与传媒 - **上海电影**: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3.61亿元,同比增长101.60%;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长123.51%,主要受主投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票房超17亿元)带动 [10][11][13] - **万达电影**: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30.98亿元,同比下降14.63%;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212.04%,公司"超级娱乐空间"战略逐步落地,非票收入增长较快 [50][51][53] - **奥飞娱乐**: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6.89亿元,同比微降2.42%;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并推动"飓风战魂"IP向竞技娱乐运动转型 [40][42][44] - **广博股份**: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6.67亿元,同比增长8.71%;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52%,公司切入食玩赛道,发布《名侦探柯南》等IP衍生品 [55][56] - **今世缘**: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9.31亿元,同比下降26.78%;归母净利润3.20亿元,同比下降48.69%,特A类产品(出厂价100-300元)展现出韧性 [73][74] 金融服务 - **张家港行**: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76亿元,同比增长1.18%;归母净利润15.72亿元,同比增长5.79%,净息差企稳于1.42%,不良贷款率稳定在0.94% [58][59][60] - **江苏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83%和8.32%,第三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0.60%,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高增24.45% [67][68] 专业服务与分销 - **爱施德**: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0.05亿元,同比下降24.75%;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降10.73%,降幅显著收窄,毛利率同比提升1.66个百分点至5.30% [35][36] 战略与业务进展 业务拓展与战略聚焦 - **中国石油**:2025年全年资本性支出预算为2622亿元,重点投向油气新能源勘探开发及炼化转型升级项目 [6] - **上海电影**:持续推进IP业务,后续储备有《中国奇谭2》等多部动画电影,并与恺英网络合作游戏《黑猫警长:守护》 [13] - **科博达**:完成对科博达智能科技的收购(持股比例提升至80%),并公告拟发行可转债不超过14.9亿元以支持新业务产能 [29] - **德赛西威**:发布"川行致远"品牌,切入AI无人物流新赛道,并加速欧洲、日本、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布局 [33] - **爱施德**:与深圳国资委旗下机构共同设立5亿元产业基金,投资智慧终端、人工智能等领域,并作为荣耀股东及核心合作伙伴受益于其IPO进程 [38] - **同益中**:并购超美斯协同效应显著,超美斯是空客合格供应商,正积极拓展国产大飞机及低空经济应用 [65] 产能与研发投入 - **博俊科技**:在广东、常州、重庆等地持续完善产能布局,并与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签署协议,拓展人形机器人业务 [22] - **鼎阳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达到22.49%,持续推动产品高端化 [26] 行业与市场动态 债券市场 - **债市情绪**:报告期内债市卖方与买方情绪均转向乐观,卖方机构中看多和偏多观点合计占比54%,买方机构中偏多观点占比42%,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经济基本面承压、资产荒格局深化等 [46][47][48] 城投债市场 - **化债进展**:隐债置换专项债已发行19934.09亿元,城投主体退平台加速推进,截至2025年6月末超6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城投债年内延续净融出态势 [77][78]
传媒行业三季报回顾
2025-11-03 23:48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包括:电影/影视院线行业、剧集行业(短剧/AI漫剧)、潮玩行业、广告行业、游戏行业、出版行业 [1][2][3][5][6][7][10][11][13] * 纪要涉及的公司包括:中国电影、光线传媒、万达影业、横店影视、上海电影、泡泡玛特、广博股份、奥飞娱乐、分众传媒、易点天下、元隆雅图、蓝色光标、ST华通、巨人网络、吉比特、完美世界、恺英网络、山东出版、中文传媒、南方传媒、中原传媒、凤凰传媒等 [1][2][3][4][7][8][9][10][11][12][13][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电影/影视院线行业表现与策略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稳定,月均30-40亿元,第三季度电影大盘票房(不含服务费)约为114亿元,同比增长约16%,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1][2] * 主要影视公司利润显著增长,前三季度横店影视归母净利润增长1,085%,光线传媒增长900%以上,万达影业略超预期,中国电影第三季度利润增速超过1,400% [1][2] * 影视院线公司盈利模式多元化,不再单靠放映业务,而是通过潮玩、IP衍生品、广告、VR影厅以及影片投资(如上海电影凭借《浪浪山小妖怪》、中国电影凭借《南京照相馆》)来增加收入 [1][3][4] * 未来电影市场关注重要档期,贺岁档、跨年档(预计7部影片)和春节档(可能包括《转念花开》、《飞驰人生 3》等),进口片如《疯狂动物城 2》、《阿凡达 3》有望上映,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1][5] 剧集行业新趋势 * 短剧和AI漫剧发展迅速,成为新风口,抖音平台AI漫剧付费自然流量从二季度的300万每天增长到8月份的1,000万每天 [6] * 预计2025年漫剧市场规模可能突破200亿元,2026年达150-200亿元,占短剧市场总规模约三分之一,主要得益于生成式AI技术将制作周期缩短至一至两周,成本压缩到10-30万元 [6] 潮玩行业发展 * 泡泡玛特在北美快速扩张,截至10月底已开设70家以上门店,全年预计开设100家左右,四季度将推出一系列重磅产品 [7] * 泡泡玛特北美数据环比好转,新IP"新星人"势能提升,公司今年整体利润目标为135亿人民币(市盈率20倍),明年目标180亿人民币(市盈率16倍) [7] * 广博股份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利润约5,000万元,同比增长50%,得益于外销产品稳健增长和IP衍生品探索(如名侦探柯南食玩系列) [3][8] * 奥飞娱乐专注于IP开发及衍生品业务,三季度首发三丽鸥、鬼灭之刃等顶流IP,预计今年利润达1.8亿元以上,明年预期2.4亿元以上,估值约20倍,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预计2026年收入目标不低于28.5亿元 [8][9] 广告行业表现 * 广告行业三季度稳健增收,AI加持下的精细化运营起重要作用,37家广告公司总收入591亿元,同比增长约8% [10] * 分众传媒净利润率最高达45%,易点天下收入增速47%,元隆雅图41%,蓝色光标约30%,天娱数科和元隆雅图等公司实现单季度扭亏为盈 [10] 游戏板块表现 * 游戏板块三季度表现强劲,新品发布带动收入和利润显著增长,ST华通增长60%、巨人网络116%、吉比特129%、完美世界31%、恺英网络9% [11][12] * 部分公司因老产品流水下滑导致小幅下降,但整体板块确立向上趋势,核心个股如华通、巨人网络、恺英网络等明年估值在14倍到18倍之间 [12] 出版板块表现与估值 * 国有出版板块估值有所回调,2025年17家国有出版公司平均估值中枢约13倍,2026年预测中枢约15倍 [13] * 受教辅审定方式变化影响,重点出版公司第三季度收入普遍下滑,但利润端因去年所得税政策影响,前三季度规模利润普遍大幅增加,剔除所得税影响后总体利润仍下降,山东出版利润同比增长超100%,南方传媒接近30%,中原传媒14% [13] * 出版板块中,中原传媒港股股息率超过5%,中原传媒接近5%,凤凰传媒接近4.97%,在当前基本面承压下,其股息率具有吸引力 [14][15] 其他重要内容 * 影视院线公司利用影院作为流量入口开展其他线下活动,以最大化影院价值 [3] * 奥飞娱乐传统主业海外婴童业务随着关税文件出台、产品提价及供应链改善,有望重新增长 [9]
上海电影(601595):利润翻倍增长,关注《浪浪山小妖怪》出海进展
东吴证券· 2025-11-03 23:26
投资评级 - 对上海电影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上海电影凭借《浪浪山小妖怪》17亿元票房的成功及出海布局,标志着公司从转型验证期正式进入成长兑现期 [9] - 报告看好“上影元”代表的IP资产和“AI+”战略代表的未来可能性 [9]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7.23亿元,同比增长29%;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30%;扣非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161% [9]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3.61亿元,同比增长102%;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长124%;扣非净利润0.80亿元,同比增长超100倍,呈现加速态势 [9] 电影内容与IP运营 -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国内票房突破17亿元,打破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跻身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前五,并将于11月登陆北美、澳新、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 [9] - 此次成功验证了公司从短剧集(《中国奇谭》B站播放量3亿)到长电影、从线上平台到线下院线的内容创作、IP运营和市场把控能力,并验证了IP宇宙模式的可行性 [9] - IP授权业务取得量化进展:2025年1-10月与90余个品牌达成合作,覆盖15大品类,合作领域拓展至高附加值的汽车出行、家居生活、餐饮茶饮等;《浪浪山小妖怪》单IP达成40余个品牌合作、超800款衍生产品 [9] - IP矩阵立体化成型,《中国奇谭2》即将推出,2026年《葫芦兄弟》将迎来40周年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916.11百万元、976.35百万元、1,232.54百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70%、6.58%、26.24% [1]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0.59百万元、238.61百万元、350.38百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4.97%、8.17%、46.84% [1]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49元、0.53元、0.78元 [1] - 基于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61.06倍、56.45倍、38.44倍 [1] 财务数据摘要 - 公司最新收盘价为29.75元,总市值为13,333.95百万元 [6] - 最新财务指标显示每股净资产为3.86元,市净率为7.70倍,资产负债率为31.44% [6][7]
观众基数创多年新高 电影市场有了新变化
证券时报网· 2025-11-03 20:16
更多"新人"走进影院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29日,今年我国电影票房已超过2024年全年;观影人次也已达到 10.5亿,同样超过2024年全年。由于存在一人观看多部影片的情况,观影人次并不等同于观众基数。 灯塔专业版近日发布的报告《2025电影市场观众观影趋势洞察》(下称"报告"),提到了电影市场中几 个有意思的现象: 比如今年电影市场的"新观众"比往年更多,年轻观众占比突出,下沉市场观众占比也有所提升等。 "新观众"数量创近年来新高,更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影院,电影进一步走向"下沉"市场,不仅能改善市场 短期票房表现,也为电影产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 喜剧电影陷入低谷 弄清楚"谁在看"的问题后,报告也回答了观众"看什么"的问题。 过去,国产喜剧片、国产剧情片以及进口动作片,是我国电影市场的"三大引擎"。但报告显示,今年国 产喜剧、剧情片表现平平,好莱坞动作片也仍在恢复期,而国产动画片则强势崛起。 今年票房表现最亮眼的无疑是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此外,国产二维动画《浪浪山小妖怪》也 取得超过17亿元票房,得益于这些影片的强势表现,今年动画片对票房的贡献度大幅提升。 灯塔专业版报告显示,2 ...
“电影+”产业图谱拓展激活多元消费市场 从“一时”到“长久”延长电影IP生命周期
央视网· 2025-11-03 15:39
央视网消息: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是2025年暑期档电影中杀出的一匹黑马。截至目前,该片票房突破17亿元,已成为中国影史上二维动画电 影票房冠军。目前,影片上映时间已经延长至12月1日。而除了票房,该片也在多个领域完成了"电影+"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数据显示,该片 IP,也就是知识产权的衍生品累计销售金额已近2.5亿元。 打开《浪浪山小妖怪》"电影+"的产业图谱,有超过40个联名品牌、800多款衍生品,涵盖了餐饮、游戏、汽车、家居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17 家为实体衍生品企业。 盘点《浪浪山小妖怪》IP衍生品,不难看出其中包含了不少大众消费品、快消场景等多维度产品,而这背后都有大数据的支撑。 《浪浪山小妖怪》总制片人李早介绍,他们自研和联合开发的品类已经达到800多个品种,能够更多元跟不同文化业态结合,可以更好把IP做 完整延续。 据了解,8月2日,《浪浪山小妖怪》影片上映首日,仅上海联合电影院线周边衍生品销售额就超过了700万元。 "电影+XR"全新互动体验 IP附加值不断提升 专家表示,《浪浪山小妖怪》是中国原创IP从作品走向体系化产品,从而全面布局"电影+"的深度尝试。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司若表示,一 ...
从40+公司三季报看IP市场
36氪· 2025-11-03 12:57
近日,国内与国际市场各大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 其中美泰 三季度净销售额约17.4亿美元,同比下滑6%;SpinMaster营收约7.35亿美元,同比下滑17%;Jakks收入约2.11亿美元,同比大跌34%。孩之宝则 通过密集推进《万智牌》IP联动和拓展授权,实现 收入增长8%达到约13.88亿美元。 对于欧美日韩公司,文创潮将在迪士尼、万代等巨头发布业绩之后进行解读。 今天我们先来看看国内在A股上市的四十余家IP相关公司。 首先是与玩具和文具相关的15家,其中不到一半能够实现营业收入的增长,增幅 超过5%的有 *ST沐邦、星辉娱乐、元隆雅图、创源股份、广博股份、晨 光股份,共计6家。 我们注意到,*ST沐邦、星辉娱乐、元隆雅图都是在业务模式/IP矩阵有了较大重整之后,实现收入大幅回升(同比增幅超30%)。 在宏观经济不振和关税阴云的背景之下,欧美玩具公司的业绩普遍下行。 | | | | 2025年第三季度 玩具/文具 相关上市公司简要业绩 | | | | --- | --- | --- | --- | --- | --- | | | | | (文创潮统计,数据来自财报,金额单位人民币亿元 ...
上海电影(601595):公司业绩亮眼主要系《浪浪山小妖怪》表现亮眼,后续仍有多重催化
长江证券· 2025-11-02 17:43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该评级 [7]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公司业绩亮眼,主要得益于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在票房及IP衍生业务上的优异表现 [1][2][4]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23亿元,同比增长29.09%;实现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29.81% [2][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101.60%;实现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长123.51%;扣非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增长10,679.37% [2][4] IP运营战略 - 《浪浪山小妖怪》的成功验证了公司“先短片试水(《中国奇谭》),后大电影开发”的IP孵化路径,该片成为中国影史2D动画票房冠军 [11] - 公司围绕该IP迅速推出衍生品,合作企业超40家,SKU达800余个,显示出全产业链变现能力 [11] - 公司拥有《大闹天宫》、《葫芦兄弟》等60余个国民级经典IP储备,《浪浪山》的成功促使市场对这些存量IP价值进行重估 [11] “AI+”战略布局 - 公司与字节跳动旗下即梦AI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AI在内容创作、IP焕新等领域的应用,以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11] - 公司通过旗下基金投资AI新消费赛道,其投资的珞博智能推出的AI产品“芙崽”在京东首发即售罄 [11] - 公司计划与珞博智能共同开发面向Z世代的情感陪伴AI潮玩,并积极推进与京东方合资成立“上影东方”,探索LED电影屏在沉浸式体验领域的应用 [11] 未来业务催化剂 - 《中国奇谭2》预计于2025年底/2026年初上线,“保底+分账”收入模式有望贡献千万级别收入 [11] - 沪语电影《菜肉馄饨》将于2025年11月进行重点宣发,预计可实现盈利 [11] - 参投电影《星河入梦》(王鹤棣主演)预计2026年暑期档上映;与恺英合作的游戏《黑猫警长》已获得版号,上线在即 [11] 财务数据预测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9.88亿元,2026年增至10.99亿元,2027年达12.19亿元 [17]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2.24亿元,2026年增至2.90亿元,2027年达3.63亿元 [17] - 预测每股收益(EPS)2025年为0.50元,2026年为0.65元,2027年为0.81元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