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影院线
icon
搜索文档
传媒行业动态研究报告:2025年端午单日票房同比增30% 电影院线布局新业务可期
华鑫证券· 2025-06-03 08: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端午档票房表现好,观影人次拉动增长,后续需提升单人次商业价值;电影院线探索线下主题乐园popome;万达电影参股52TOYS新增业务可期;上游IP、中游运营、下游渠道均有看点 [4][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年端午档票房情况 - 2025年端午档(5月31日)票房(不含服务费)1.36亿元,同比增30%,观影人次390万,同比增33%,单日均价34.9元,同比降2%;增长得益于观影人次拉动,核心来自优质内容供给,《碟中谍8最终清算》单日贡献46%票房占比,2024年同期《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贡献17.8%;凸显需求韧性,提升单人次商业价值是探索方向 [4] 电影院线探索线下主题乐园popome - 2025年6月儿童节,上美影泡泡米益智乐园popome在上海环球港开园,由上影元文化等联合出品,上海影米文化运营,占地近3000平方米,设十大主题区域、四十多个游玩场景;上游国潮IP通过电影、动画释放内容效应,叠加AI焕发生命力,下游新设乐园赋能渠道新增量;关注2025年8月2日《浪浪山小妖怪》上映 [5] 万达电影参股52TOYS情况 - 2025年5月万达电影全资子公司联合关联方投资乐自天成(52TOYS),持股7%,双方将在多领域战略合作;有利于加强万达电影非票业务、提高非票收入,共享投资品牌估值提升收益;衍生品开发方面将打造商业体系,与多款IP合作,拟签约艺术家打造潮流艺术IP体系;围绕影片打造周边产品,拓展新消费赛道培育利润新增量,增强公司IP及渠道价值 [6][8] 可关注的公司 - 上游IP可关注万达电影、上海电影等;下游渠道企业可关注万达电影、横店影视等 [9] 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 | 公司代码 | 名称 | 2025 - 05 - 30股价 | 2024 EPS | 2025E EPS | 2026E EPS | 2024 PE | 2025E PE | 2026E PE | 投资评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2739.SZ | 万达电影 | 10.94 | -0.43 | 0.63 | 0.85 | -25.44 | 17.37 | 12.87 | 买入 | | 300413.SZ | 芒果超媒 | 22.36 | 0.73 | 0.86 | 1.06 | 30.63 | 26.00 | 21.09 | 买入 | | 601595.SH | 上海电影 | 29.78 | 0.2 | 0.52 | 0.75 | 148.90 | 57.27 | 39.71 | 买入 | | 002292.SZ | 奥飞娱乐 | 9.66 | -0.19 | 0.1 | 0.16 | -50.84 | 96.60 | 60.38 | 买入 | | 603466.SH | 风语筑 | 10.15 | -0.23 | 0.35 | 0.51 | -44.13 | 29.00 | 19.90 | 买入 | | 300788.SZ | 中信出版 | 30.04 | 0.62 | 0.86 | 1.06 | 48.45 | 34.93 | 28.34 | 买入 | | 603103.SH | 横店影视 | 15.45 | -0.15 | 0.43 | 0.56 | -103.00 | 35.93 | 27.59 | 买入 | | 9626.HK | 哔哩哔哩 - W | 147.10 | -3.23 | 1.93 | 4.01 | -45.54 | 76.22 | 36.68 | 买入 | | 0325.HK | 布鲁可 | 153.30 | -2.69 | 4.42 | 6.05 | -56.99 | 34.68 | 25.34 | 买入 | | 9896.HK | 名创优品 | 33.90 | 2.10 | 2.07 | 2.67 | 16.14 | 16.38 | 12.70 | 买入 | | 300113.SZ | 顺网科技 | 18.32 | 0.36 | 0.41 | 0.47 | 50.89 | 44.68 | 38.98 | 未评级 | | 9992.HK | 泡泡玛特 | 220.40 | 2.35 | 4.14 | 5.76 | 93.79 | 53.24 | 38.26 | 未评级 | [11]
丽丰控股(01125) - 2025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5-21 17:34
业绩总结 - Lai Sun Group 2025年中期总收入下降16%至HK$2,548百万[9] - Lai Sun Development(LSD)收入为HK$2,597百万,经营利润为HK$403百万,净亏损为HK$123百万,净资产值为HK$15,756百万[5] - Lai Sun Garment(LSG)收入为HK$355百万,经营亏损为HK$17百万,净亏损为HK$43百万,净资产值为HK$78百万[5] - eSun Holdings收入为HK$2,548百万,经营利润为HK$463百万,净亏损为HK$118百万,净资产值为HK$25,543百万[5] - LSD的中国物业收入为HK$648百万,经营利润为HK$185百万,净亏损为HK$164百万,净资产值为HK$12,044百万[5] - 2025年中期,LSD的收入下降54%至HK$648百万,调整后EBITDA下降53%至HK$247百万[9] - 2025年中期,Lai Sun Group的调整后EBITDA下降5%至HK$494百万[9] 用户数据 - Hengqin Novotown Phase I的入住率为88.6%,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HK$82.9百万[42] - 酒店收入稳定,海洋公园万豪酒店的入住率为70%,海悦酒店的入住率为89%[50] - 餐饮业务拥有26个地点,共计8颗米其林星[54] - 影院管理方面,总计94个银幕,座位总数为13,671[58] - 影院在香港的总座位数为12,231,内地的总座位数为1,440[58] 市场展望与策略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进行资产处置,以优化资产负债表[64] - 通过积极优化投资组合以提升业绩[55] - 获得地方政府批准开发剩余八栋出租住宿塔楼,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租赁需求[48] - 计划加速出售待售物业,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64] - 通过寻求项目层面的合资伙伴来平衡资产负债表[64] 新产品与技术研发 - Novotown Phase I 预计需要超过3,000个住宿单位,Phase II T1和T3正在建设中,预计提供约780个单位[48] - Lai Sun Group的香港物业销售稳步增长,Bal Residence已售出108个单位,预计收益为HK$557.9百万[21]
千亿院线公司的文创战事
36氪· 2025-05-19 11:11
行业趋势 - 文创IP成为电影行业重要战略方向,头部公司纷纷布局玩具周边、联名合作、衍生品开发等领域 [1][3][4] - 2024年电影市场整体不景气,9家主要院线上市公司营收均下滑,仅上海电影实现扣非盈利 [2][3] - 院线公司非票收入成为重要增长点,包括衍生品销售、IP授权、影院场景化运营等 [3][4][16][23] 万达电影 - 投资1.44亿元与儒意星辰共同收购52TOYS股份,强化IP玩具开发与影院渠道协同 [1] - 通过892家影院与《原神》、泡泡玛特等IP联名,推出6000万GMV的周年庆活动,计划拓展至6款游戏合作 [4] - 成立乐抓抓科技和"时光里"品牌,已开设30家艺术商店,目标2025年覆盖100家影城 [6][7] 上海电影 - 确立电影宣发、院线经营、IP运营三大核心业务,51家直营影院举办超200场主题活动 [9][11] - 控股70%的上影元公司拥有《大闹天宫》等经典IP授权,2024年营收9386万元,净利润2750万元 [11][15] - 推出500款"上影元品"文创产品,21款获"上海礼物"认证,联名单品在抖音类目排名第一 [13][15] 横店影视 - 541家影院打造"观影+社交+消费"复合生态,统筹娱乐收入同比增长43.07% [16][19] - 升级55家水吧门店,开设玩具梦工厂店和卡牌快闪店,强化潮玩销售 [19] 金逸影视 - 417家影院衍生品销售同比猛增78%,现制轻食销售增长157% [23][24] - 承接近1000场演出活动,广告业务同比增长15.04%,明星应援广告增长111.22% [23][25] 其他院线公司 - 文投控股旗下耀莱影城缩减至23家,通过儿童剧和观影团活动拓展收入 [27] - 博纳影业111家影院计划发展"谷子经济",开发《长津湖》等IP衍生品 [29] - 幸福蓝海632家影院探索衍生品与文旅融合,当代明诚13家影院尝试影剧结合模式 [29][30]
Q1盈利显著回升,游戏、电影表现亮眼
华泰证券· 2025-05-09 10: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传媒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传媒行业业绩受AI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和消费偏弱影响承压明显,25Q1在低基数下呈现恢复态势,随着后续消费恢复行业或进一步复苏,建议关注各细分领域龙头及高股息标的[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传媒 - 24年传媒行业(中信)营收5499.5亿元同降0.7%,归母净利173.4亿元同降55.7%,剔除资产减值损失后归母净利338.6亿元同降41.6%;25Q1营收1342.5亿元同增4.5%,归母净利109.7亿元同增44.9%,剔除资产减值损失后归母净利123.6亿元同增41.6%[13] 游戏 - 板块整体情况:24年A股28家游戏上市公司营收946.6亿元同比增长7.8%,归母净利50.0亿元同比下滑51.0%,扣非归母净利50.2亿元同比下滑40.6%;25Q1营收268.3亿元同比增长21.0%,归母净利34.6亿元同比增长42.6%,扣非归母净利32.2亿元同比增长44.4%。24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257.8亿元同比增长7.53%,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382.2亿元同比增长5.01%。24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游戏版号1416款,25年1 - 4月版号发放数量处于高位。24年中国自研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85.6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18][19][23][25] - 游戏板块各公司业绩增速区间:24年营收增速大于50%的有世纪华通,20% - 50%的有顺网科技、华立科技等;归母净利润增速大于50%的有神州泰岳、世纪华通等。25Q1营收增速大于50%的有完美世界、世纪华通等;归母净利润增速大于50%的有世纪华通、盛天网络[28][30][31] - 板块估值:25年PE估值方面,顺网科技、华立科技等估值在30 - 50X,浙数文化、宝通科技估值在25 - 30X,世纪华通估值在20 - 25X,其余在20X以下[33] 互联网 - 板块整体情况:24年A股24家互联网上市公司营收963.3亿元同比增长0.4%,归母净利21.2亿元同比下降47.7%,扣非归母净利21.3亿元同比增长15.0%;25Q1营收200.8亿元同比下滑24.7%,归母净利6.8亿元同比增长0.2%,扣非归母净利5.4亿元同比下滑10.1%。2024年末中国移动互联网MAU规模达12.57亿同比增长2.4%,人均使用时长达到171.7小时[35] - 互联网板块各公司业绩增速区间:24年营收增速在20% - 50%的有川网传媒、生意宝,归母净利润增速大于50%的有国脉文化。25Q1营收增速大于50%的有生意宝,归母净利润增速大于50%的有平治信息、金财互联[43][44] - 板块估值:25年PE估值方面,中文在线、掌阅科技等估值在100X以上,遥望科技估值在50 - 100X,焦点科技、芒果超媒估值在20 - 30X[47] 营销 - 板块整体情况:24年营销板块32家上市公司营收1892.5亿元同比增长3.9%,归母净利44.8亿元同比下降40.2%,扣非归母净利40.8亿元同比下降8.1%;25Q1收入440.4亿元同比下降0.6%,归母净利16.4亿元同比增长42.6%,扣非归母净利12.5亿元同比下降0.7%。24年中国广告市场整体花费同比增长1.6%,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预计为65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49][51] - 营销板块各公司业绩增速区间:24年营收增速大于50%的有佳云科技、因赛集团,归母净利润增速大于100%的有天龙集团、吴通控股。25Q1营收增速大于100%的有佳云科技,归母净利润增速大于100%的有浙文互联[53][58][59] - 板块估值:25年PE估值方面,因赛集团、天下秀等估值在50X以上,蓝色光标、引力传媒等估值在40 - 50X,智度股份估值在30 - 40X,广博股份估值在20 - 30X,分众传媒、三人行估值在10 - 20X[62] 出版 - 板块整体情况:教育出版总体稳健,受所得税优惠延续影响,25Q1归母净利均同比增长。24年整体图书零售市场同降1.52%,大众图书仍存压力,25Q1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同增10.77%,其中内容电商渠道同增86.95%,其他渠道依然同降[4] 电影院线 - 板块整体情况:24年电影院线上市公司营收216.6亿元同降17.2%,扣非归母净利 - 26.4亿元;25Q1营收80.9亿元同增21.8%,扣非归母净利11.8亿元同增125.5%。24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总体承压,25年以来呈总体复苏态势,至5月4日票房累计达261.89亿同比增长29.3%,但主要来自春节档,3月后行业表现偏弱因优质内容缺乏[5] 影视 - 板块整体情况:24年行业承压,25Q1有所回暖,但报告未给出具体业绩数据[10] 广电 - 板块整体情况:有线电视呈现回升趋势,IPTV/OTT大屏持续推进,但报告未给出具体业绩数据[10]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焦点科技、中南传媒、恺英网络等公司,其中焦点科技、中南传媒等投资评级为买入,完美世界、值得买投资评级为增持[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