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产业链运营
icon
搜索文档
成功穿越周期的“长跑者”
财富FORTUNE· 2025-07-29 16:10
全球500强与中国企业表现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企业展现出更高的质量、国际化程度和创新能力,正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变 [1] - 通威连续三年上榜,成为光伏和水产行业全球唯一的世界500强企业 [2][11] 通威的核心竞争力 - 公司以"创新驱动"、"长期主义"和"全球共生"为发展内核,通过全产业链运营构建竞争壁垒 [3] - 高纯晶硅市占率全球第一,太阳能电池连续八年出货量全球第一,累计超300GW,组件跻身全球前五 [6] - 2024年海外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近一倍,覆盖70多个国家,实现多国GW级项目突破 [9][10] 技术创新与研发成果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10亿元,全球创新研发中心启用后,在TNC、THC、钙钛矿等技术路线取得突破 [15] - TOPCon电池量产效率达26.9%,TNC-G12组件功率达778.5W,THC组件最高功率790.8W [15] - 最新TOPCon技术实现94.3%电池双面率和91.7%组件双面率,引领行业技术方向 [18] 产业链协同与行业责任 - 联合上下游企业成立四川省晶硅光伏产业创新中心,推动"政产学研资用"协同创新 [20] - 通过技术共享加速成果转化,解决"卡脖子"问题,促进全产业链健康发展 [20][21] 行业前景与战略定力 - 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需达18,200GW以实现碳中和目标,年均新增装机需1,500-2,000GW,目前仅500GW/年 [24][25] - 公司坚持长期战略,专注水产饲料和光伏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益经营打造全球龙头地位 [29] - 管理层认为行业波动是常态,做强企业是抵御风险的最佳方式 [26][27] 未来发展方向 - 以更开放姿态融入全球产业生态,应对技术竞争和行业波动挑战 [30] - 通过持续创新和全产业链协同,巩固在光伏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21][29]
牧原股份递交港股招股书 出海战略迈出重要一步
证券时报网· 2025-05-27 19:07
公司动态 - 公司于2025年5月27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并刊登申请资料,资料可能适时更新[1] - 本次H股发行是公司出海战略的重要一步,募集资金将用于国际化战略、研发创新及公司运营等用途[1][2] - 公司拥有30多年经验,覆盖育种、生猪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及肉类加工的全产业链条[1] 行业地位 - 按生猪产能及出栏量计量,公司自2021年起为全球第一大生猪养殖企业,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达5.6%,超过第二至第四名合计[2] - 按屠宰头数计量,公司2024年屠宰与肉食业务位列全球第五、中国第一,2021-2024年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居中国同行业之首[2]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379.47亿元同比增长24.43%,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同比增长519.42%[2] 业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销售生猪2265.8万头,其中商品猪1839.5万头、仔猪414.9万头、种猪11.3万头,能繁母猪存栏348.5万头[3] - 2025年一季度屠宰生猪532万头同比增长81%,产能利用率从2024年同期的40%提升至73%[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60.61亿元同比增长37.26%,归母净利润44.91亿元[2][3] 行业前景 - 全球猪肉消费量从2020年9520万吨增至2024年11530万吨,复合年均增长率4.9%[3] - 2024年中国人均主要肉类消费量69.4公斤,低于美国的102.0公斤,显示增长潜力[3] - 中国冷鲜猪肉在总消费量中占比较低,预示长期增长和产品升级机会[3]
牧原股份递表港交所 生猪出栏量连续四年居全球第一
智通财经· 2025-05-27 16:42
公司上市申请 -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高盛[1] 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全球第一大生猪养殖企业,生猪出栏量连续四年居全球第一,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达5.6%,超过第二至第四名市场份额总和[5] - 公司屠宰与肉食业务2024年位列全球第五、中国第一,2021-2024年屠宰肉食业务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居中国同行业之首[5] - 公司是全球十大猪肉食品上市企业中唯一一家2014-2024年平均净利润率高于15%的企业[6] 财务表现 - 2014-2024年总收入复合年均增长率达48.7%,净利润复合年均增长率达72.7%,平均年净利润率19.0%[5] - 2014-2024年EBITDA复合年均增长率60%,平均EBITDA利润率31%[6]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248.26亿元、1108.61亿元、1379.4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149.33亿元、-41.68亿元、189.25亿元人民币[7][8] 行业趋势 - 全球猪肉消费量从2020年9520万吨上升至2024年11530万吨,复合年均增长率4.9%[6] - 2024年中国主要肉类人均消费量69.4公斤/人,低于美国的102.0公斤/人,显示增长潜力[6] - 中国冷鲜猪肉在总消费量中占比较发达国家低,整体肉类消费将长期增长并伴随产品升级[6]
乐自天成递表港交所 蜡笔小新以及猫和老鼠产品系列位列中国同类IP产品第一
智通财经· 2025-05-23 06:53
公司上市申请 - 北京乐自天成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花旗和华泰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1] - 每股H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 [2] 行业地位与业务模式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IP玩具公司,拥有超过100个自有及授权IP [2] - 按2024年中国GMV计,公司在中国多品类IP玩具公司中排名第二,为第三大中国IP玩具公司 [2] - 公司实现全产业链运营,覆盖IP孵化和开发、产品设计到柔性供应链和全域销售渠道 [3] - 以"IP中枢"战略为核心,推出蜡笔小新、猫和老鼠等授权IP热门产品 [3] - 2024年蜡笔小新及猫和老鼠产品系列按GMV计位列中国同类IP产品第一 [3] 产品与IP表现 - 自有IP产品包括猛兽匣变形机甲系列、胖哒幼熊猫系列及Sleep系列 [3] - 猛兽匣IP已推出超过160款SKU,累计GMV超过1.9亿元人民币 [3] 财务数据 - 2022年、2023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4.63亿元、4.82亿元、6.30亿元人民币 [3] - 同期年内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分别为170.8万元、7193.4万元、1.22亿元人民币 [3] - 2022年、2023年、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8.9%、40.5%、39.9% [4] - 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比从2022年的27.3%降至2024年的22.2% [4] - 研发开支占比从2022年的8.3%降至2024年的6.2% [4]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1.16亿元人民币,占收入的18.4% [4]
连云港赣榆:从“规模扩张”到“品质革命” “甜蜜产业”破解成长烦恼
扬子晚报网· 2025-04-09 09:17
行业概况 - 连云港市蓝莓种植面积近3万亩,赣榆区黑林镇为核心产区,带动周边乡镇发展[3][4] - 2020年全国蓝莓栽培面积99.62万亩,总产量34.72万吨,2024年增至143.82万亩和78万吨,江苏位列全国前八,连云港居省内首位[7] - 蓝莓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提升,面临价格下行压力,地头批发价同比下跌40%[1][4][6] 种植技术 - 采用基质盆栽模式,暖棚种植密度达600棵/亩,挂果周期缩短至1年,亩产3000-6000斤,为传统种植的两倍以上[6] - 引入数智温控系统,果径提升至20-28毫米,最大达30毫米,"蓝美人"品种因口感与营养受市场青睐[3] - 水肥一体化设施及滴灌技术应用广泛,高标准温室大棚实现全年可控环境种植[9] 价格动态 - 3月批发价:果径15毫米27元/斤,18毫米37元/斤,20毫米43元/斤,同比均降40%,春节前18毫米品种曾达105元/斤[6] - 价格下行主因:种植面积扩大、技术提升导致成熟期提前、亩产量倍增[6] - 龙头企业因全产业链模式抗风险能力强,精深加工产品价格保持稳定[10] 产业链延伸 - 黑林镇"莓"好共富产业园建成65个高标准大棚,35个已运营,结合采摘体验与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带动周边收入超100万元[3][9] - 沃田集团年处理蓝莓冻果2万吨,采用超声波逆流萃取技术生产花青素,开发果干等精深加工产品[10] - 农旅融合项目依托抗日山景区和石梁河水库客流,形成"种植+加工+旅游"三产联动模式[3][9] 转型方向 - 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推动优质优价,科技赋能提升附加值[9][11] - 强化品牌建设与全产业链运营,通过种苗繁育、鲜果种植、深加工研发增强竞争力[10] - 政府主导"镇、企、村联动"模式,延伸供应链并优化价值链[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