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车险报行合一

搜索文档
中国人保:适时加大投资力度 增加OCI股票配置|直击业绩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8:04
(原标题:中国人保:适时加大投资力度 增加OCI股票配置|直击业绩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 实习生 涂盛青 2025年8月28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601319.SH,1339.HK)召开 中期业绩发布会,公布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数据显示,中国人保上半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546.25亿元,同比增长6.4%;净利润358.88亿元,同 比增长17.8%;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人保总资产达1.8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3%;截至2025年6月 30日,投资资产规模突破1.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2%,总投资收益414.78亿元,同比增长42.7%。 在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保总裁赵鹏,副总裁于泽、才智伟、肖建友等高管参加业绩会并回应市场关 切。 赵鹏表示,今年中国人保战略落地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重点增强保障功能。上半年承担保险责任金额1780万亿元,赔付支出23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6.9%和14%。 二是重点强化发展质量。持续深入推动降本提质增效,压降人身险负债成本,降低财产险费用率水平; 坚定不移增效益,从资负两端提升盈利能力,新旧会计准则下净 ...
中国人保中期业绩有8个“新高”
经济观察网· 2025-08-29 14:38
核心财务业绩 - 集团合并利润达359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2] - 集团合并资产达3895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2] - 总投资收益415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财产险综合成本率95.30%创近10年同期最好水平 [2] - 人身险新业务价值88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A股股价创近6年新高 H股股价创上市13年新高 [2] 人身险业务表现 - 人保健康原保险保费收入406.54亿元同比增长12.20% [4] - 人保健康新业务价值38.37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1% [4] - 人保寿险首年期交保费226.82亿元同比增长25.60% [5] - 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49.78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70% [5] - 人身险业务合计占总保费28.89%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 [4] - 人保寿险净利润68.62亿元低于去年同期99.30亿元 [5] 财产险业务表现 - 人保财险净利润244.55亿元同比增长32.30% [6] - 承保利润130.15亿元同比增长44.60% [6] - 综合成本率94.80%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6] - 总投资收益172.60亿元同比增长26.60% [6] - 车险综合成本率94.20%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7] - 车险承保利润87.26亿元同比增长67.70% [7] 车险业务细分 - 车险保险服务收入1502.76亿元同比增长3.50% [7] - 综合费用率21.10%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 [7] - 综合赔付率73.10%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 [8] - 新能源车险市场份额34.2%超燃油车2.7个百分点 [8] - 香港新能源车险承保超千台赔付率约50% [8] - 泰国市场实现首单落地拓展东南亚业务 [8] 非车险业务发展 - 责任险综合成本率高达103.6%处于亏损状态 [9] - 法人业务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9] - 非车险"报行合一"监管政策预计四季度落地 [9] - 政策旨在规范费率管理降低费用率和应收率 [10] - 推动行业回归保险本源提升承保能力 [10] 市场份额与业务结构 - 人保财险市场份额33.50%占集团总保费71.11% [4] - 人身险业务合计市场份额4.70% [4] - 普通型寿险保费增速70.2% 分红型下降60.3% [5] - 银保渠道长险首年保费增速32.5% 个险渠道下降9.8% [5]
直击业绩发布会:上半年股票投资规模激增60.7%!中国人保:将通过定增、举牌、战投等方式加大投资力度
华夏时报· 2025-08-29 12:55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集团实现净利润359亿元 同比增长17.8% [2] - 原保险保费收入4546亿元 同比增长6.4% [2] - 人保财险实现承保利润117亿元 同比增长53.5% [3] - 人保财险保费收入达3233亿元 同比增长3.6% [3] - A股创近6年最高价 H股创上市13年最高价 中国财险创上市22年最高价 [2] 业务结构优化 - 家庭自用车保费占车险比例73.4% 提升1个百分点 [3] - 个人非车险保费增速16.6% 高于整体保费增速13个百分点 [3] - 法人业务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5] 大灾风险管理 - 上半年累计大灾损失净额25.1亿元 同比下降38.3% [3] - 大灾影响综合赔付率1个百分点 [3] - 截至8月13日大灾损失净额41.8亿元 同比减少39.9% [3] - 通过定价、承保、再保等经营管理降低业绩波动 [4] 非车险报行合一进展 - 监管预计最快四季度落地实施 [5] - 主要目的为规范非车险业务 管控应收保费风险 [5] - 要求遵循合理公平充足原则厘定费率 严格执行备案条款费率 实行见费出单 [5] - 对2025年非车险业绩有正向影响 对2026年有明显改善 [5] 权益投资策略 - A股投资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26.1% 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 [6] - OCI股票投资规模较年初增长60.7% [6] - 投资收益率跑赢沪深300红利指数7.8个百分点 [6] - TPL股票股基收益率在可比公募基金中排名前30% [6] - 投资策略以A股为主 关注高股息、长期投资价值和成长潜力标的 [6] - 将持续丰富权益投资模式 通过定增、举牌、战投等方式加大投资力度 [7]
业绩、股价均创新高,中国人保接下来如何布局|直击业绩会
国际金融报· 2025-08-28 22:59
核心财务表现 - 集团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802.50亿元 同比增长7.1% [1] - 原保险保费收入4546.25亿元 同比增长6.4%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65.30亿元 同比增长16.9% [1] - 投资资产规模突破1.7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7.2% [1] - 拟派发中期现金股息每10股0.75元 同比提升19% [1] 细分业务创历史新高 - 财产险综合成本率95.3% 创近10年同期最好水平 [3] - 人身险新业务价值88亿元 创历史同期最高 [3] - 集团总投资收益415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3] - 合并净利润359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3] - A股创近6年最高价 H股创上市13年最高价 中国财险创上市22年最高价 [3] 财产险业务发展 - 人保财险市场份额达33.5% 保持行业首位 [5] - 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预计四季度落地 将改善行业盈利水平 [5] - 新能源车险出海项目已在香港承保超1000台中国品牌新能源车 赔付率约50% [5] - 泰国市场实现首单落地 新能源车出海业务被视为新增长点 [5][6] 投资业务表现与策略 - 总投资收益414.78亿元 同比增长42.7% [8] - 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1% 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8] - 将加大对高股息优质标的的研究储备 通过定增/举牌/战投等方式布局 [8] -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获批100亿元 设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8] - 私募基金投资以A股为主 注重长期价值与回报稳定性 [9] 战略发展方向 - 推进建设世界一流保险金融集团 重点增强保障功能与强化发展质量 [3] - 深化"六项改革" 提升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3] - 投资业务注重与被投企业深化协同合作 [8]
非车险“报行合一”点评:重塑非车险生态,利好承保利润提升
国信证券· 2025-07-09 13: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非车险业务持续扩容但恶性竞争加剧,费用结构失真、承保利润承压,应收保费坏账风险积聚,《通知》推动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深耕”,手续费率透明化与费用压降利好承保利润率提升,头部财险龙头公司的COR将显著改善,建议关注中国财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 [2][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通知》,标志非车险“报行合一”或将正式实施 [2] 评论 - 《通知》首次明确非车险范围,指财险公司经营的除车险、农险、出口信用险、短期健康险和意外险之外所有保险业务,政策旨在统一行业标准,优化中长期承保盈利水平,通过“五不得三必须”直击行业“顽疾” [3] 新规核心措施 - 《通知》标志“报行合一”监管向非车险领域全面延伸,精准锁定与实体经济紧密关联的险种,根据各险种制定分批实施方案,2025年8月1日所有非车险新产品均需完成备案,在售的安责险、企财险、雇主责任险等险种按规定时间完成新产品备案 [11] - 《通知》从费率与条款刚性约束、中介乱象整治与费用真实性管理、应收保费风险管控、经营导向根本性扭转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还包括构建费率回溯机制等 [13][16]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中国财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 [2][14]
非车险业务实行“报行合一”,万亿元市场生态重构在即
华夏时报· 2025-07-02 19:41
非车险监管新规核心内容 - 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关于加强非车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核心措施包括严禁变相降费、严打中介套利、建立费率动态调整机制及明确"见费出单"原则 [2] - 新规首次明确"非车险"定义,即财险公司经营的除车险、农险、出口信用险、短期健康险和意外险之外所有保险业务 [3] - 监管要求财险公司严格执行备案条款和费率,禁止通过特别约定、拆分保额等方式变相降费,并压实险企对中介机构的管理责任 [4] 非车险市场现状与规模 - 截至2024年,中国非车险市场规模突破1.2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5%,占财险公司保费收入的47.4% [3] - 非车险险种复杂多样,包括短期健康险、农业保险、航运险、信用保证保险等,责任险家族衍生出安责险、雇主险、环污险等细分领域 [5] 费率动态调整与应收保费管理 - 新规建立费率动态调整机制,要求财险公司定期回溯费率执行情况,偏差过大时需调整或停售产品,费率厘定需遵循合理、公平、充足原则 [5] - 明确"见费出单"原则,首期保费不低于总保费的25%,分期缴费设刚性约束:1年内分期不超过4期,超1年每增加1年可增1期,间隔不超6个月 [5][6] - 分期支付安排旨在防控保单"空转"与"挂空保"风险,同时保障消费者权益,防止理赔纠纷 [6] 行业经营理念与竞争格局变化 - 新规引导险企摒弃"唯规模论",降低保费规模考核权重,转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提高合规经营、质量效益等考核要求 [8] - 报行合一将倒逼险企依靠风控能力、服务能力而非高费用拉动业务,中介机构需向专业咨询、风险管理转型 [8][9] - 头部公司凭借品牌、数据优势可能扩大份额,中小公司因精细化定价能力不足或面临边缘化风险 [9] 长期行业影响 - 新规旨在遏制虚报高价、暗返费用行为,推动非车险从费用导向向保障导向转型,提升风险保障质量 [8] - 强化费率监管与偿付能力联动,确保定价风险透明化,提升市场经营透明度 [8] - 专家认为长期将规范市场秩序,引导行业比拼产品定价合理性、承保理赔效率和技术服务能力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