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革命历史
icon
搜索文档
电影《火种》全国上映
海南日报· 2025-10-17 10:58
电影上映信息 -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火种》于10月16日在全国人民院线正式上映 [1][2] - 影片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指导 [2] 影片内容与叙事 - 影片采用双时空并行推进的叙事手法 [2] - 叙事呈现两场相隔多年的抓捕:京师警察厅长达10年对李大钊的抓捕,以及公安机关100天内对吴郁闻等罪人的缉捕 [2] - 叙事焦点集中于李大钊与吴郁闻之间思想理念的碰撞和截然不同的立场选择 [2] 市场反响 - 在海口华夏巨幕影城的放映活动中,许多观众全神贯注观看,被影片情节和情感深深打动 [2] - 观众评价认为革命先烈对信念的坚守令人敬佩,并引发将“火种”精神根植于工作岗位的共鸣 [2] 制作与出品方 - 影片由海南广播电影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海南省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海南格壹影业有限公司出品 [3] - 联合出品方包括北京尚朋高科影视娱乐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少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信大影业有限公司 [3]
电影《火种》在京举办全国首映礼
海南日报· 2025-10-13 09:52
"在人物塑造上,影片不仅刻画了李大钊坚定的革命形象,也细腻呈现了他作为普通人的家庭生 活,打破传统主旋律人物'高大全'的刻板印象,使信仰更具人性温度与情感共鸣。"影片导演陈剑飞表 示,影片避免进行刻板说教,而是通过人物情感与双时空视角,构建能与当代观众对话的历史叙事,希 望《火种》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照亮未来的精神桥梁。 电影《火种》在京举办全国首映礼 将于10月16日起全国上映 海南日报北京10月12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黎鹏)10月12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火种》 在京举办全国首映礼。该片由富大龙、姜武领衔主演,将于10月16日起在全国人民院线正式上映。 电影《火种》创作历时五年,采用双时空叙事结构,真实还原李大钊在1919年前后坚持革命理想、 英勇斗争直至牺牲的壮烈历程,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安干警开展秘密行动,将杀害李大钊的凶手缉拿 归案的故事。 "观看影片如同一场与祖父的跨时空对话,让我更加深刻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李大钊的嫡孙女李乐 群在观影后动情地说。 《火种》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海南广播电影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海南省文化投资管理 有限公司、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海南格壹影业有限 ...
传承铁军精神 立志建功军营
镇江日报· 2025-09-13 07:51
国防教育活动组织 - 润州区人武部联合韦岗街道党工委组织2025下半年拟应征入伍青年开展役前国防教育活动[1] - 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方式深入革命历史教育并强化从军信念[1] - 活动路线涵盖韦岗红色研学环线、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及抗战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1] 活动内容与形式 - 拟应征入伍青年在青山绿水间通过行走聆听讲解感受历史战火氛围[1] - 青年在纪念碑下整齐列队接受精神洗礼并参观图文资料与场景复原展示[1] - 活动通过详实图文和生动场景复原再现韦岗战斗全过程[1] 活动成效与青年反馈 - 青年对革命历史和铁军精神形成更深刻认识与理解[1] - 青年表示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在军旅生涯中传承精神并刻苦训练[1] - 活动最终达成强化国防教育及坚定青年奉献国防事业的目标[1]
陕西省红领巾讲解员技能展示活动举行
陕西日报· 2025-09-08 07:00
活动概况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举办红领巾讲解员技能展示活动 [1] - 活动由团省委 省少工委联合省委宣传部等单位共同开展 主题为"跟着习爷爷学在博物馆" [1] - 活动名称为陕西省"少年月刊杯"红领巾讲解员技能展示活动 举办地点为宝鸡 [1] 活动流程 - 经过前期100余场展示选拔 最终60名少先队员进入最终展示 [1] - 设置知识竞赛 命题讲解 主题讲解三个环节 [1] - 知识竞赛环节涵盖党史知识 党的创新理论和伟大成就 中华传统文化等内容 [1] - 命题讲解环节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进行 围绕文物或文物背后的故事人物展开 [1] - 主题讲解环节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展示 [1] 活动成果 - 经过3天角逐产生一等奖8名 二等奖22名 三等奖30名 [1] - 活动展现了少先队员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1] - 全省各级共青团 少先队组织将持续开展"跟着习爷爷学在博物馆"系列活动 [1] - 通过活动引领少先队员在学习和实践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1]
全景式描摹建军伟大历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6 06:02
剧集主题与历史背景 - 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初创时期的伟大探索为叙事主线 聚焦1927-1935年中国革命艰难探索历程 [1] - 展现从南昌起义到遵义会议的历史进程 包括秋收起义 三湾改编 井冈山会师和古田会议等重大事件 [1][2] - 艺术再现"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原则的确立过程 刻画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 [2] 人物塑造与叙事规模 - 真实历史人物达百余人 涵盖毛泽东 朱德 周恩来等核心领导及徐特立 卢德铭等较少呈现的人物 [2] - 通过虚构角色如林家裁缝一家与苏区百姓 展现军民鱼水情 强化情感厚度 [4][6] - 采用倒叙 闪回 书信旁白等创新叙事手法 简化复杂剧情线条 [6] 精神内核与艺术表达 - 浓墨重彩描摹革命志士的牺牲精神 包括红军将领 革命家亲属 高级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的多维度奉献 [3] - 通过诗词互动 山歌民谣等艺术形式增强感染力 推动剧情发展 [6] - 刻画革命领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细节 如毛泽东制定行为规则 朱德与战士共同挑扁担等场景 [4] 创作背景与影响 - 由陈力导演团队基于福建红色资源创作 具备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深厚经验 [7] - 通过群像叙事展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过程 形成波澜壮阔的革命英雄谱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