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

搜索文档
海南大学百余名来华留学生参与中秋文化体验活动
海南日报· 2025-10-07 08:52
活动概况 - 海南大学组织百余名来自20多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参与中秋文化体验活动 [1][2] - 活动在中和书院举办,包含月饼制作、花灯制作、团扇绘制、长卷绘画等多个体验区 [2][3] 文化体验内容 - 月饼手工区内留学生在指导下完成从揉捏面团到模具压制成型的全过程 [3] - 花灯制作区留学生制作并点亮玉兔灯、宫灯,体验节日氛围的营造 [3] - 团扇制作区留学生通过彩墨点染和珠饰串缀感受中国团扇文化的独特魅力 [4] - 绘画长卷区留学生在一幅10米长卷上以家国团圆为主题共同进行艺术创作 [4] 参与者反馈与影响 - 巴基斯坦留学生艾尔维纳表示月饼制作过程神奇有趣,像魔法一样融合了心意 [3] - 印尼留学生陈志华认为点燃的花灯能营造温馨祥和的节日氛围,是其留学时光的珍贵记忆 [3] - 艾尔维纳表达了对中国及海南的喜爱,被海南自贸港的发展前景吸引,并计划在海南大学完成博士及博士后学业后留在海南工作 [4] - 活动使中秋团圆的核心理念成为跨越国界的共同情感共鸣 [4]
国际医学生的别样中秋:我在义乌有个“家”
中国新闻网· 2025-10-04 12:38
"我本身就是个月饼爱好者,虽然对一些中式馅料还不熟悉,但所有口味都让我着迷。"她告诉记者,在 伊朗有一个名为"诺鲁兹"的重要庆典,标志着春天的开始,"那时我们也会享用各式甜点,所以见到月 饼,我总会想起家乡的滋味。" 一次亲手制作的体验,让源自东方的传统文化,在国际学生们的交流与共鸣中,焕发出新的魅力。 中新网义乌10月4日电(张煜欢)桂花浮玉,秋色平分,临近中秋的浙江义乌,空气里飘荡着甜暖的香 气。在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的食堂内,一场月饼制作体验活动吸引了不少肤色各异的2025级 新生。 他们围在桌案前,指尖揉捏着斑斓的面团,将好奇、惊喜,还有对故乡的思念、未来的憧憬,一同包裹 进这枚小小的东方糕点中。 图为国际 学子在食堂制作月饼。肖健 摄 月饼里的"世界"滋味 "这是我第一次制作月饼。最有趣的是,你可以随心选择面团的颜色,自由搭配不同口感,完全按照自 己的喜好来定制。"来自印尼的新生詹姆斯一边专注地调制着翠绿的抹茶饼皮,一边兴奋地分享道。 对他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手工体验,更是一份准备跨越重洋的惊喜。"我打算把做月饼的经历分享给 在印尼的家人,他们过去不太了解月饼的传统,相信他们也会觉得非常有 ...
岛内各地举办仪式致敬至圣先师孔子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30 08:53
为当好这场典礼"三献舞"的佾生,台北大龙小学四年级的苏同学凌晨3时就已起床集合。其父苏先生表 示,作为生活在大同区的居民,这场仪式他已经看了40年。现在他很欣慰看到孩子以热爱和尊崇之心参 与仪式,学校平日也安排《论语》相关课程,帮助孩子理解儒家思想等传统文化。 (本报台北9月28日电) 9月28日,纪念孔子诞辰释奠典礼在台北孔庙举行。图为 参与仪式的学生带来佾舞表演。 中新社记者 朱 贺摄 释奠典礼由台北市副市长张温德担任"正献官",孔子第79代嫡长孙孔垂长担任"奉祀官"。殿内香烛袅 袅,仪式庄严隆重;殿前八音悠扬,佾舞翩然律动。约90分钟的典礼庄严肃穆、气势宏大、环环相扣, 充分展示人们对孔子的崇敬之意。仪式结束后,台北孔庙向民众赠送"论语书灯"和"智慧糕",书灯仿照 书籍造型,收录《论语》经典语句;"智慧糕"糕面刻印"学好孔孟"字样,旨在勉励学子砥砺进取。 来自桃园的许先生专门抽出时间前来观礼,他说,能有机会到现场目睹祭孔大典,感到很开心。每一项 仪程都很考究,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这样的文化习俗要一代代传承下去。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也是台湾地区的教师节。清晨5时许,位于台北市大同区的台北孔庙 ...
两岸学子南京携手做月饼迎中秋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11:41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网南京9月29日电(朱国磊 徐珊珊)中秋前夕,"月圆栖霞·青春共聚"台湾学生中秋联谊活动在南京栖 霞古镇举行。40余名在南京就读的台湾学生与大陆师生一起制作手工月饼,参与传统文化体验,在共迎 团圆佳节中感受深厚情谊。 活动现场,两岸学子与"喜憨儿"群体携手制作手工月饼。在《但愿人长久》的旋律中,大家分工协作, 揉面、包馅、压模,场面温馨。一位台湾学生表示,与大陆同学一起做月饼、迎中秋,让他感受到了家 的温暖。 本次活动还设计了丰富的文化体验环节。在栖霞古镇的趣味定向活动中,两岸学子通过诗词对接、民俗 问答等团队任务,在古韵环境中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文化学者带来的《猫的趣味中国文化史》 讲座,从新颖视角解读传统文化,引发学子们的浓厚兴趣。 栖霞区台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以中秋传统文化为纽带,为两岸青年搭建了真诚交流的平台,未 来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不断增强台湾青年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岸学子南京携手做月饼迎中秋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 ...
台北孔庙举行祭孔大典致敬至圣先师孔子
新华网· 2025-09-29 08:30
新华社台北9月28日电(记者周文其、齐湘辉)28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台北孔庙大门内人头攒动,大 成殿内灯火通明,台北各界人士和民众数百人在此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 看着女儿在台上一丝不苟地演奏音乐,台北市民王先生拿出手机连连拍照。"这是女儿第一次担任乐 生,她排练了很多次,很辛苦。但是只要她喜欢,我们都会支持的。"王先生说。 来自桃园的许先生专门抽出时间来观礼,他认为依循古礼祭孔具有深远的意义。"领票那天就排队很 久,能有机会到现场目睹祭孔大典,感到很开心。每一项仪程都很考究,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这 样的文化习俗要一代代传承下去。"他说。 台北市民李女士带着儿子来到现场观礼。"仪式很精彩,今年孩子在台下看,希望明年有机会上台参与 典礼。"她说,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非常支持孩子参加文化传承活动,深入了解中华传 统文化。 台湾各地有大小40多座孔庙。当天,台南、台中等地也举行释奠典礼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 释奠典礼由台北市副市长张温德担任"正献官",孔子第79代嫡长孙孔垂长担任"奉祀官"。参与典礼的执 事礼生由孔庙所在地的德高望重人士以及明伦高中、丽山高中学子担任,演奏古乐八音的乐生由 ...
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李清照》亮相香港
新华网· 2025-09-28 11:11
该舞剧是香港"中华文化节2025""明月耀香江""国风国韵飘香江"三大文化活动的核心剧目。舞剧以宋代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个人情感为叙事线索,以宋代美学为艺术底色,用音乐、舞蹈和光影呈现出"一代 词宗"李清照温婉又坚毅的形象。 当晚,香港文化中心的舞台被光影晕染成繁花似锦的北宋都城,少女李清照着一袭素雅的天青色襦裙亮 相,将宋韵风华尽数展现。 新华社香港9月26日电(黄茜恬)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李清照》26日亮相香港文化中心。 据介绍,为适配香港演出舞台,剧组对舞美、灯光及多媒体设计全面升级。剧团除了演出,更推出"演 出+工作坊"双轨交流模式。舞剧主演近日还在香港文化中心举办舞蹈工作坊,与香港舞蹈爱好者面对 面交流,示范宋代美学风格的舞蹈体态与技巧。 "看完想重温李清照的诗词。"香港市民郑小姐观演后说,这部秉承海派文化精致唯美之风的舞剧,令人 回味的不仅有演员灵动的舞姿,还有中华传统文化的诗意哲学。 ...
邂逅非遗木偶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9 09:32
近日,江苏省如皋市文化馆内,来自龙游湖学校的6名哈萨克斯坦学生学习剪纸、打莲枪、写书法,近 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图为外国友人(前左)与非遗木偶互动。 徐 慧摄(人民视觉) ...
陕西省红领巾讲解员技能展示活动举行
陕西日报· 2025-09-08 07:00
活动概况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举办红领巾讲解员技能展示活动 [1] - 活动由团省委 省少工委联合省委宣传部等单位共同开展 主题为"跟着习爷爷学在博物馆" [1] - 活动名称为陕西省"少年月刊杯"红领巾讲解员技能展示活动 举办地点为宝鸡 [1] 活动流程 - 经过前期100余场展示选拔 最终60名少先队员进入最终展示 [1] - 设置知识竞赛 命题讲解 主题讲解三个环节 [1] - 知识竞赛环节涵盖党史知识 党的创新理论和伟大成就 中华传统文化等内容 [1] - 命题讲解环节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进行 围绕文物或文物背后的故事人物展开 [1] - 主题讲解环节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展示 [1] 活动成果 - 经过3天角逐产生一等奖8名 二等奖22名 三等奖30名 [1] - 活动展现了少先队员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1] - 全省各级共青团 少先队组织将持续开展"跟着习爷爷学在博物馆"系列活动 [1] - 通过活动引领少先队员在学习和实践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1]
两岸青年走进千年古村共寻文化根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5 08:21
台湾东海大学学生王同学表示,和大陆同学一起,通过多元的艺术表达形式来展现独山村的山水人文, 这样的经历很特别。"我们不仅体验到了古色古香的乡村风情和传统文化,还深入交流、共同创作,对 彼此有了更多了解,收获了新的友谊。" 作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独山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村内仍保存了大量的古 建筑和文化遗产,是多所两岸高校的实践教学基地。2022年以来,一系列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在此开展, 为两岸青年交流与艺术乡建搭建了广阔平台。 在村中一处静谧的工作室内,台湾东海大学与中国美术学院的10名学生正专注刻画手中的皮影人偶,一 旁的案头堆叠着一沓色彩斑斓、细腻传神的半成品。大家不时交流着手中人偶的细节,认真的神情传递 出对这项传统技艺的敬畏。 用画笔描摹古建风貌、用江石创作乡土记忆、以拓印技艺还原碑刻故事……近日,2025年两岸青年暑期 独山艺术创作实践营活动在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独山古村举办。在为期8天的活动中,来自中国美术学 院、浙江传媒学院、台湾艺术大学、东海大学等两岸9所高校的40余名师生深度"沉入"独山村,开展形 式多样的联合艺术创作,以独特的艺术和文化视角,共同探寻这座千年古村的历史人文 ...
守护西夏陵的千年瑞兽
新华社· 2025-07-14 20:41
西夏陵建筑特色 - 西夏陵建筑承唐仿宋独具特色,融合中原建筑文化与党项族审美[1] - 出土文物包括琉璃鸱吻、绿釉海狮、迦陵频伽、摩羯等多种瑞兽造型[1] - 这些建筑装饰构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是西夏建筑文化的重要符号[14] 琉璃鸱吻 - 西夏陵出土的琉璃鸱吻是目前中国发现最大的古代琉璃鸱吻构件之一[4] - 造型呈典型的"龙首鱼尾"状,鸱口大张,尾出两鳍[4] - 代表鸱吻从鱼形向龙形过渡时期的典型特征[4] - 工艺水平不亚于同时期辽、北宋的琉璃烧制技术[4] 迦陵频伽 - 迦陵频伽又名"妙音鸟",是印度乐神、佛教神鸟[6][7] - 西夏陵发现的唯一一种垂兽,头戴花冠,宝缯下垂,双手合十[7] - 形象和姿态与出土的宋金时期脊饰相似[7] - 反映了西夏崇尚佛教和中原建筑艺术的影响[7] 摩羯 - 摩羯源于印度神话中的"河水之神",随佛教传入中国[9] - 西夏陵摩羯承晚唐摩羯纹样,在身两侧出羽翼[9] - 有鱼首鱼尾和龙首鱼尾两种造型[9] - 见证了摩羯纹在中国"鱼化龙"的演变过程[9] 套兽 - 西夏套兽最早出土于6号陵[11] - 有红陶、灰陶和绿釉陶三种质地[11] - 造型包括大嘴满张和下颌紧闭两种龙首形态[11] 文化意义 - 西夏陵瑞兽融合神话传说与建筑装饰功能[14] - 不同脊兽表达对自然的崇敬和美好期许[14] - 这些文物还原着西夏王朝曾经的辉煌[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