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韩美关税谈判
icon
搜索文档
美韩关系生变?一次又一次被美放鸽子,李在明该认清现实了!果然不出所料,日本对美妥协
搜狐财经· 2025-07-26 23:44
韩美关税谈判推迟事件分析 - 美国财长贝森特因紧急日程推迟原定于25日的韩美"2+2"关税协商 这是继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取消8-9日访韩计划后第二次"爽约" 韩国外交界对韩美关系产生疑虑 [1] - 日本本周刚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日本通过开放大米和汽车市场 承诺5500亿美元投资(其中90%利润归美国)换取美国降低10%关税 韩国媒体评价该协议对日本近乎"丧权辱国" [1][3] 韩国面临的谈判压力 - 美国要求韩国仿效日本 增加美国大米进口并放宽30个月龄以上美国牛肉进口限制 李在明政府将此视为"经济红线"拒绝让步 [3] - 韩国试图以韩企对美超1000亿美元投资计划作为谈判筹码 并暗示可能追加投资 但谈判推迟使筹码时效性降低 [3][4] - 韩国农业规模较日本更小 若妥协开放市场将严重冲击本土农户 前例显示日本首相石破茂曾因对美软弱导致支持率大跌 [6] 韩国外交经济策略评估 - 李在明政府为优先韩美同盟 拒绝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邀请 错失重启中韩自贸谈判(涉及汽车/半导体关税减免)及"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机会 [6] - 中韩经贸关系紧密 2022年双边贸易额超3000亿美元 中国是韩国最大半导体出口市场 过度倾向美国可能损害实际经济利益 [7] - 韩国现有谈判筹码包括:韩企对美千亿美元投资计划 中韩经贸合作潜力 需平衡安全依赖与经济自主性 [8][10] 行业影响分析 - **农业领域**:美国要求开放大米和牛肉市场将直接冲击韩国本土农业 日本案例显示市场开放将导致本土产业受损 [4][6] - **汽车/半导体行业**:中韩自贸谈判停滞影响韩国汽车和半导体产品关税减免机会 这些行业占韩国对华出口重要份额 [6][7] - **能源行业**:拒绝与中国开展"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将延续韩国对美国液化天然气的依赖 [6] 谈判策略建议 - 需坚守"经济红线"保护农业及相关产业利益 避免重蹈日本高代价妥协覆辙 [6][8] - 应利用中韩3000亿美元贸易规模作为谈判平衡筹码 而非单方面押注美国 [7][10] - 韩企对美投资计划(1000亿美元)需转化为具体谈判杠杆 明确投资与市场准入的关联性 [3][10]
资本市场看好李在明!上任5天他做了这些事
第一财经· 2025-06-09 07:49
韩国新政府经济政策 - 李在明正式就任韩国总统后将重振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下达"一号行政令"组建"紧急经济检查工作组"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 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 加大投入提升企业竞争力 创造就业机会并消除地域发展不均衡问题 [1] - 新政府计划推出约30万亿韩元的补充财政预算刺激经济 这是在5月已批准的13.8万亿韩元补充预算基础上的又一笔资金 [8] - 李在明竞选时提出"韩国股市冲击5000点"目标 吸引外资机构如Aberdeen Investments Pictet财富管理等增持韩国股票或上调前景评级 [10] 资本市场反应 - 韩国基准股指KOSPI自李在明就职以来上涨超4% 较4月低点反弹超20%逼近牛市 触及2896点的近一年高位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逾15% [1] - 韩元汇率在选举结果出炉后走强 一周累计上涨1.50% 对美元一度达到1351.80的近期高点 [1] - 高盛将韩国2025年实际GDP增速预期从0.7%上调至1.1% 摩根士丹利也将今明两年增长预期分别上调至1.1%和1.5% [9] 韩美经贸关系 - 李在明与特朗普通话讨论经贸磋商等议题 预计将优先推动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 [1][4] - 韩美已完成两轮关税谈判 重点讨论六大领域包括均衡贸易 非关税壁垒 经济安全等 计划在7月8日前达成"一揽子协议" [5] - 韩国对美汽车和钢铁出口占对美整体出口三分之一 目前分别面临25%和50%关税 半导体产业也可能面临新关税 [5] 政治环境变化 - 李在明政府结束"朝小野大"局面 预计2028年前韩国政坛将保持稳定 政治风险指数从超过20降至18.85 [4] - 新政府有望推进劳动力 医疗与养老金等领域改革 预计有3年左右时间实施政策 [9] - 惠誉预计2025年韩国实际GDP增长1.0% 但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仍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