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韩美关系
icon
搜索文档
李在明刚表忠心就被放鸽子,美方把韩国晾一边,决定先和中方见面
搜狐财经· 2025-07-27 15:53
韩国外交政策与中美关系 - 李在明竞选期间承诺采取平衡外交政策 不偏袒中美任何一方并改善对华关系 但上台后表现出犹豫并拒绝被贴上"亲华"标签 [1] - 李在明强烈否认"亲华派"说法 强调将美国利益置于首位 试图通过外交表态让美国安心 [1] 韩美关税谈判动态 - 韩国积极推动对美关税谈判以展示忠诚 但美方两次临时推迟会议 包括原定25日的华盛顿谈判和G7峰会期间的特朗普会面 [2] - 美方延期理由为行程冲突 但韩国舆论认为这是施压手段 迫使韩方在农产品市场开放等敏感议题上让步 [2] - 韩国谈判筹码薄弱 面临大米牛肉等农产品关税减让分歧 处于相对不利地位 [2] 美日协议对韩国的竞争压力 - 日本承诺大幅增加进口美国大米并提出5500亿美元投资计划 远超韩国的千亿美元提案 [4] - 韩国恐被排除在关键谈判名单外 若未能在8月1日前达成协议 可能被迫接受中日欧已签署的不利条款 [4] - 若谈判失败 韩国半导体钢铁汽车等行业将面临25%美国关税冲击 [4] 韩国产业对中美市场的双重依赖 - 韩国半导体汽车显示器等核心产业同时依赖美国技术市场和中国供应链消费需求 [6] - "韩美优先"政策导致韩国丧失对华合作灵活性 可能引发外交风险 [6] 历史经验与战略失误 - 朴槿惠时期同时推进韩美同盟和中韩自贸协定 文在寅时期兼顾美国安保与对华经贸合作 体现平衡策略优势 [7] - 李在明"韩美第一"政策使韩国沦为美国附属品 丧失谈判平等性 两次被放鸽子反映美国战略优先级中韩低于中国 [7][8] - 美方推迟韩谈判转赴瑞典与中方会晤 明确传递中国在美战略地位高于韩国的信号 [8]
美韩关系生变?一次又一次被美放鸽子,李在明该认清现实了!果然不出所料,日本对美妥协
搜狐财经· 2025-07-26 23:44
韩美关税谈判推迟事件分析 - 美国财长贝森特因紧急日程推迟原定于25日的韩美"2+2"关税协商 这是继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取消8-9日访韩计划后第二次"爽约" 韩国外交界对韩美关系产生疑虑 [1] - 日本本周刚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日本通过开放大米和汽车市场 承诺5500亿美元投资(其中90%利润归美国)换取美国降低10%关税 韩国媒体评价该协议对日本近乎"丧权辱国" [1][3] 韩国面临的谈判压力 - 美国要求韩国仿效日本 增加美国大米进口并放宽30个月龄以上美国牛肉进口限制 李在明政府将此视为"经济红线"拒绝让步 [3] - 韩国试图以韩企对美超1000亿美元投资计划作为谈判筹码 并暗示可能追加投资 但谈判推迟使筹码时效性降低 [3][4] - 韩国农业规模较日本更小 若妥协开放市场将严重冲击本土农户 前例显示日本首相石破茂曾因对美软弱导致支持率大跌 [6] 韩国外交经济策略评估 - 李在明政府为优先韩美同盟 拒绝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邀请 错失重启中韩自贸谈判(涉及汽车/半导体关税减免)及"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机会 [6] - 中韩经贸关系紧密 2022年双边贸易额超3000亿美元 中国是韩国最大半导体出口市场 过度倾向美国可能损害实际经济利益 [7] - 韩国现有谈判筹码包括:韩企对美千亿美元投资计划 中韩经贸合作潜力 需平衡安全依赖与经济自主性 [8][10] 行业影响分析 - **农业领域**:美国要求开放大米和牛肉市场将直接冲击韩国本土农业 日本案例显示市场开放将导致本土产业受损 [4][6] - **汽车/半导体行业**:中韩自贸谈判停滞影响韩国汽车和半导体产品关税减免机会 这些行业占韩国对华出口重要份额 [6][7] - **能源行业**:拒绝与中国开展"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将延续韩国对美国液化天然气的依赖 [6] 谈判策略建议 - 需坚守"经济红线"保护农业及相关产业利益 避免重蹈日本高代价妥协覆辙 [6][8] - 应利用中韩3000亿美元贸易规模作为谈判平衡筹码 而非单方面押注美国 [7][10] - 韩企对美投资计划(1000亿美元)需转化为具体谈判杠杆 明确投资与市场准入的关联性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