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音频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东站“杭小东”智能体试运行
杭州日报· 2025-07-01 10:29
杭州东站AI助手"杭小东" - 全国首个依托"室内音频北斗"技术打造的枢纽AI助手在杭州东站试运行 日均客流40万人次 占地122万平方米的杭州东站是长三角最繁忙交通枢纽之一 [2] - 旅客可通过支付宝扫描二维码、"碰一下"数智出行大屏或搜索小程序使用服务 深圳沧穹科技与支付宝联合开发 [3] 技术突破与服务功能 - 定位精度从传统5米提升至0.5米 站内新增56块导航地贴和10块交通换乘指引屏 [4] - 首页设置"车位查询"和"极速打车"入口 包含出行服务、无忧消费、站内服务三大板块 支持语音交互实时响应 [4] - 集成AI口令交互、数智出行大数据中台、DeepSeek大模型等技术 可提供导航、候车人数、等待时间等实时数据 [4][5] 用户体验与未来规划 - 首位用户实测2秒获得网约车乘车点信息 包含距离215米、排队93人、等待15分钟等细节 [2] - 支持洗手间定位、行李寄存查询、商铺导航等需求 测试显示对KFC位置等商业设施查询准确率100% [5] - 计划接入机器人引导、智能求助等功能 构建"行前规划-站内导航-离站接驳"全流程生态 [5]
火车东站有了智能AI助手“杭小东”
每日商报· 2025-06-27 06:42
作为长三角最繁忙的交通枢纽之一,杭州东站日均服务旅客超30万人次,集铁路、地铁、公交、长途客 运、出租车、网约车等多元化出行方式于一体,如何在交通枢纽内实现更精准的室内导航,成为了杭州 东站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简单来说,"杭小东"就像是一个AI出行助手,出行相关的问题你都可以问它。比如,"东西丢了怎么 办""杭州东站停车场收费标准""地铁运营时间""哪里可以寄存行李""身份证丢了怎么办?"…… 假设你刚刚出站需要乘坐出租车,你可以问一下"杭小东",哪里可以坐出租车,它可以轻松给你找到目 的地,并且给你导航,定位精度从5米提升至0.5米,同时,地面指引系统与"杭小东"呼应,市民可以通 过地贴"可视化导航线"。 商报讯(记者潘婷婷)昨天,在铁路杭州站、铁路杭州东站派出所的大力支持下,东站枢纽管委会在支付 宝平台推出"杭小东"智能体。 "杭小东"是全国首个依托"室内音频北斗"技术打造的枢纽AI助手,目前已开启试运行模式,旅客只需通 过简单的语音或文字指令,便能轻松获取个性化出行方案,享受智慧出行带来的便利。这也标志着杭州 东站在"智能导航+AI服务"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未来,"杭小东"将计划接入"轻 ...
好博会|周杰伦力挺的耳机,要让“好声音”人人可享
新浪财经· 2025-06-23 09:05
公司战略与品牌定位 - 公司创始人提出"高性价比耳机"理念,强调提供优质体验同时追求极致性价比,以区别于市场上大量低劣山寨产品[2] - 公司2015年推出自主品牌1MORE,采取"从海外红回来"策略,先谋求海外市场认同再反馈国内市场[5] - 公司引入周杰伦作为股东和首席创意官,利用其影响力提升品牌认可度,与品牌声学科技理念高度契合[6] 市场表现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全球销量已突破3亿台,产品进入北美、欧洲、东南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6] - 公司早期布局美国、欧洲子公司,直接与国际品牌正面对决,通过当地团队开拓市场[5] - 最近两年海外市场实现增量增长,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同时强调本土市场是品牌根基[7]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公司坚持"以声学科技重塑聆听体验"理念,持续投入核心声学技术研发[6] - 未来计划在AI智能交互、听力保护、大健康等细分领域深耕,持续重金投入研发资源[9] - 将推出复古风新品等多款产品参展首届美好生活博览会[3] 渠道与运营优化 - 公司建立海外仓库并利用亚马逊FBA、AWD提升物流效率,优化售后服务体系[7] - 线下进驻Bic Camera、Best Buy等大型零售连锁店,发展代理商网络增强消费者体验[7] - 调整出海策略,通过多渠道触达消费者并收集用户反馈用于产品迭代[7] 行业影响与未来愿景 - 公司证明了"中国智造"能赢得世界认可,未来目标是在本土树立"中国高端音频"旗帜[8] - 计划扩大国内市场份额,通过差异化渠道策略和市场推广提升占有率[9] - 创始人提出科技应惠及大众的理念,致力于解决早期工人买不起自产优质产品的问题[5][6]
Canalys(现并入Omdia)数据快闪: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TWS重点市场厂商排名
Canalys· 2025-06-19 10:55
全球TWS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TWS出货量达7800万台 同比增长18% 创2021年以来最高增速 [1] - 苹果(含Beats)以23%市场份额保持全球第一 健康功能整合和生态系统优势显著 [1] - 小米出货量同比大增63%达900万台 市场份额11.5%跃居全球第二 新兴市场表现突出 [1] - 三星(含哈曼)以7%份额居第三 Galaxy和JBL系列双线增长 收购Sound United布局高端音频 [1] - 华为和印度品牌boAt分别以6%和5%份额位列第四、第五 [1] 区域市场表现 非洲市场 - Transsion以52%份额主导非洲市场 出货量同比增长26% [2] - 小米非洲出货量暴涨170% 市场份额达20% [2] - 三星和苹果分别以9%和6%份额位列第三、第四 [2] 亚太市场(不含大中华区) - 印度品牌boAt以20%份额领跑 出货量增长31% [2] - 苹果和三星分别以11%和9%份额紧随其后 [2][3] - Boult和Noise分别占据8%和7%市场份额 [3] 中东欧市场 - 小米以27%份额领先 出货量同比激增110% [4] - 苹果和Honor Choice分别以13%和11%份额位列第二、第三 [4] - 华为出货量同样增长110% 与Honor Choice并列11%份额 [4] 拉丁美洲市场 - 小米市场份额达30% 出货量同比飙升202% [4] - 苹果和三星均以11%份额并列第二 [4] - Skullcandy和QCY分别占据4%份额 [4] 重点国家市场 中国大陆 - 小米以22%份额领先 出货量增长44% [6] - 华为和苹果分别以15%和12%份额位列第二、第三 [6] - Edifier和OPPO分别占据9%和6%份额 [6] 美国市场 - 苹果占据52%绝对优势 出货量增长20% [6] - JLAB和三星均以6%份额并列第二 [6] - Skullcandy和Anker分别占5%和3%份额 [6] 印度市场 - boAt以36%份额主导 出货量增长31% [7] - Boult和Noise分别以15%和13%份额位列第二、第三 [7] - realme出货量猛增78% 份额达6% [7] 墨西哥市场 - 小米以21%份额领先 出货量增长118% [7] - 苹果和三星分别以14%和11%份额紧随其后 [7] - Sony出货量暴涨174% 占据5%份额 [7] 泰国市场 - 小米以22%份额居首 出货量增长89% [8] - 苹果和三星分别以16%和7%份额位列第二、第三 [8] - 华为出货量飙升221% 份额达7% [8]
余建军四度IPO折戟另谋出路 喜马拉雅200亿卖身腾讯瓶颈难破
长江商报· 2025-06-16 09:15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余建军为连续创业者 1977年出生于福建 西安交大力学专业毕业 1998年首次创业"模拟中国"项目失败[2] - 2001年创立杰图软件 成为三维全景行业领导者 2006年二次创业"城市吧"街景地图项目因成本过高失败[2][3] - 2009年创办"那里世界"虚拟探索项目 团队从80人缩减至7人 2012年抓住移动互联网机遇创立喜马拉雅FM[3] 喜马拉雅经营表现 - 2019-2021年累计亏损99.13亿元 经调整亏损20.47亿元 同期营销支出累计55.56亿元 占营收比重超40%[5] - 2023年首次实现净利润2.24亿元 但营收增速骤降至1.8% 全年营收61.7亿元[6] - 四次IPO尝试均告失败 估值从预期100亿美元腰斩至50亿美元 最终以29亿美元(约200亿元)出售给腾讯音乐[1][6] 行业竞争格局 - 长音频行业面临市场天花板 短视频平台崛起导致用户时间分流 商业模式单一问题突出[1][6] - 腾讯音乐并购补齐音频生态 喜马拉雅接入腾讯资源寻求突破 但行业结构性挑战仍存[1][7] 战略转型举措 - 从初期有声书付费扩展到知识付费、播客付费 十年培育出稳定付费用户群体[6] - 并购后计划与腾讯音乐共享研发资源 聚焦用户体验和创作者收益提升 应对AI技术变革[7]
7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影石上市首日涨超270%,智能眼镜销量暴涨|创投大视野
36氪· 2025-06-14 20:39
融资动态 - 智能玩具公司贝陪科技完成Pre-A轮投资 由顺为资本独家投资 累计融资金额近千万美元 旗下AI玩具品牌"可豆陪陪"推出友爱兔和好奇熊等产品 面向2-8岁儿童 [1] - 东南亚汉堡品牌Shiok Burger完成Pre-A轮融资 AC Ventures领投 老股东高比例跟投 已在新加坡拓展至13家门店 连续12个月增长并实现整体盈利 [2] - 冻品产业链服务商飞熊领鲜完成近亿元C轮融资 由河北临空私募基金与北京意诚阳光资产联合投资 提供供应链金融、跨境采购等综合服务 [3] - 果茶品牌无限探索完成1600万元天使轮融资 专注创新果茶产品 成立于2023年3月 [4] - 无人自助KTV品牌麦叭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采用24小时无人自助模式 已在多地开设门店 [5] - 循环租用服务平台人人租完成数亿元D1轮融资 大华创投领投 提供轻资产运维和循环租赁服务 [6] - 文化娱乐集团杰森娱乐获横店资本战略投资 业务涵盖IP版权运营、影视动漫内容投资等 [7] 公司并购与上市 - 腾讯音乐拟收购喜马拉雅 双方已签订并购协议 喜马拉雅将保持品牌、团队和战略不变 目前仍独立运营 [8] - 影石科技登陆科创板 上市首日涨幅274.44% 总市值超700亿元 旗下品牌Insta360影石主营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 2024年收入55.3亿元 [9] 新产品与市场拓展 - 古茗推出轻椰拿铁 定价18元 脂肪和能量比常规生椰拿铁低20% 咖啡品类占其总销量的12% [10] - 挪瓦咖啡入驻罗森便利店 合肥首批门店上线买一送一优惠 罗森现制饮品日均销量达万杯 [11][12] - 转转首家循环仓店"超级转转"开业 面积超3000平方米 涵盖多品类二手商品 [13] 行业趋势 - 智能眼镜市场持续升温 2025年全球出货量预计1280万台 中国市场同比增长107% 达275万台 [13] - XREAL One AR眼镜海外销售额占比70% 2024年全球销售额约6亿元 海外业务同比增长30% [14] - 2024年约60%消费者选择评分更高的餐厅 4分以上商户堂食消费吸纳率同比提升13.7个百分点 [15]
28亿美元收购喜马拉雅,腾讯音乐剑指何处?
雷峰网· 2025-06-13 19:19
" 怕「被偷家」,TME提前防御。 " 作者丨 成妍菁 编辑丨 董子博 "无论腾讯/字节收购喜马拉雅,都会带来协同效应,但一方收购成功,另一方势必承压,这就够了。" 对于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一事,前大厂高管墨心如此评价道。 01 抢夺"声音经济",TME防御刻不容缓 "如果字节扩大音频生态,番茄全面侵入TME,腾讯防御就有点晚了。" 墨心认为,这次收购反而是TME做好防御的一种表现,至少是在影响力方面,起到所谓的敲山震虎作用, 而这只"虎"对应的便是字节的番茄小说和红果短剧。 早在2020年,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召开战略发布会,CEO彭迦信表示:"长音频将是未来TME持续发力的战 略领域"。 6月10日,腾讯音乐在纽交所和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计划收购喜马拉雅。公告显示,腾讯音乐将通过现 金加股权的方式实现对喜马拉雅的收购,以腾讯音乐现有股价折算,这笔收购总计近28亿美元,折合人民 币超过200亿元。目前因为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该交易仍待监管批准。 细数之前喜马拉雅的四次上市路,其市值已经比最初IPO时的超300亿元有所下降,有市场分析师认为, 被TME(腾讯音乐)选中,也算是给喜马拉雅股东们全身而退的机会。 根据 ...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关于声意的下一层想象
36氪· 2025-06-13 18:01
音频市场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演进。 6月10日晚间,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简称"腾讯音乐")发布公告称,与喜马拉雅控股(简称"喜马拉雅")签订并购协议及计划。 根据协议,腾讯音乐拟通过12.6亿美元现金,外加不超过总股数5.1986%的A类普通股(总股数基于交易交割前五个工作日的已发行及发行在外普通股计 算)收购喜马拉雅,以及喜马拉雅创始股东可获得总数不超过总股数0.37%的A类普通股激励。 打破声音想象的上限。 公告一出,对"长音频"生意的探讨甚嚣尘上,质疑内容产业兑现不了资本的想象。从音频行业发展历程来看,喜马拉雅做出的选择实则是对"声音价值"的重 新锚定。 长音频赛道竞争激烈且多元发展,早期通过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为代表的在线音频平台,为市场完成了早期的消费者培养和教育,建立起市场 对"长音频"的初步认知。随后互联网巨头腾讯、字节凭借流量入场,还诞生了专注营造社会氛围,构筑社区黏性的小宇宙APP,这些竞争对手改变了国内音 频的原有格局。 不过,喜马拉雅由于成立时间较久且内容品类涵盖面广,受到用户的喜爱。喜马拉雅继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首次盈利后,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达2.24亿元, 2024年净利 ...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关于声意的下一层想象
36氪· 2025-06-13 17:47
音频市场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演进。 6月10日晚间,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简称"腾讯音乐")发布公告称,与喜马拉雅控股(简称"喜马拉雅")签订并购协议及计划。 根据协议,腾讯音乐拟通过12.6亿美元现金,外加不超过总股数5.1986%的A类普通股(总股数基于交易交割前五个工作日的已发行及发行在外普通股计 算)收购喜马拉雅,以及喜马拉雅创始股东可获得总数不超过总股数0.37%的A类普通股激励。 公告一出,对"长音频"生意的探讨甚嚣尘上,质疑内容产业兑现不了资本的想象。从音频行业发展历程来看,喜马拉雅做出的选择实则是对"声音价值"的 重新锚定。 长音频赛道竞争激烈且多元发展,早期通过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为代表的在线音频平台,为市场完成了早期的消费者培养和教育,建立起市场 对"长音频"的初步认知。随后互联网巨头腾讯、字节凭借流量入场,还诞生了专注营造社会氛围,构筑社区黏性的小宇宙APP,这些竞争对手改变了国内 音频的原有格局。 不过,喜马拉雅由于成立时间较久且内容品类涵盖面广,受到用户的喜爱。喜马拉雅继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首次盈利后,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达2.24亿 元,2024年净利润突破5亿元,现已连续 ...
为什么说腾讯音乐并购喜马拉雅,受益的不仅仅是两家公司
晚点LatePost· 2025-06-12 18:23
余建军当时也提醒团队,"不能让是否可以上市,影响喜马拉雅去做一家真正的好公司。" 他认为,最 极端的情况下,如果两年三年不上市、不 IPO,也要不影响喜马拉雅的节奏。 根据我们获得的最新数据,喜马拉雅在继 2022 年第四季度实现首次盈利后,2023 年全年经调整净利 润达 2.24 亿元。2024 年,喜马拉雅净利润已破 5 亿元,连续实现 9 季度盈利。 不过长音频在中国的市场规模不算大。根据艾媒咨询《2023-2024 年中国在线音频行业研究报告》, 截至 2023 年底,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 6.8 亿人,但渗透率不足 50%,远低于美国的 80%。 一起并购让 "声音" 的生意从小众走向大众。 2025 年 6 月 10 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与喜马拉雅签订并购协议, 腾讯音乐将以总计 12.6 亿美元的 现金、不超过截至不晚于交易交割前五个工作日的工作日当天腾讯音乐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总 数 5.1986% 的 A 类普通股,以及不超过总股数 0.37% 的该等A类普通股, 作为对价全资收购喜马拉 雅。喜马拉雅将保持现有品牌不变、现有产品独立运营不变、核心管理团队不变、公司战略发展方向 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