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算公开
icon
搜索文档
严格预算管理用好财政资金
经济日报· 2025-07-28 05:57
财政资金管理 - 财政资金管理必须注重提高效益,做到花钱问效、无效问责,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1] - 党中央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科学统筹和合理分配财政资源[1] - 财政资金收支规模增长,需严格实行预算管理,将各项收支纳入预算,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原则[1] 预算管理机制 - 预算管理需强化刚性约束,科学编制预算、优化支出结构,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支出,建立动态监控机制[2] -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格局,建立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预算分配机制[2] - 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解决财政资源配置低效无效问题[2] 预算公开与监督 - 预算公开是强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需详细公开"账本",接受全社会监督[3] - "三公"经费得到有效控制,与预决算公开的监督作用密不可分[3] - 持续推进预算公开,推动地方实现"应公开尽公开",提升公开的科学性和规范性[3] 财政资金使用导向 - 过紧日子并非不花钱,而是该花的花、该省的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民生领域[4] - 2024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同比略有增加,但整体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反映严控一般性支出的成效[4] - 出台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基本民生财力保障,体现财政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的导向[4]
中央部门“账本”晒得更明白(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3-31 06:00
预算公开范围与内容 - 2025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涵盖中央四本预算情况、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分地区预算情况和有关说明 [1] - 公开分地区情况表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数量增加至48个 [1] - 各部门均公开部门收支总表、财政拨款收支总表等9张报表,全面反映部门收支总体情况和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2] - 预算公开范围既包括中央政府预算,也涵盖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并实现了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全口径公开 [2] 预算公开进展与成效 - 中国预算公开近年不断取得新进展,通过推动修订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建立健全预算公开的基本制度 [3] - 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推进中央和地方扩大预算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 [3] - 中央预算公开带动地方预算公开,2022年以来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公开率均为100%,省、市、县级部门预算公开率均达到99%以上 [4] - 预算公开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财政透明度明显提升,为建立现代预算制度提供重要支撑 [4] 绩效目标公开 - 绩效目标公开是预算公开的重要内容,自2017年起组织中央部门公开项目绩效目标,公开数量从2017年的10个增加到2024年的796个 [6] - 2025年各中央部门原则上应将一般公共预算等三本预算的项目绩效目标表按照不低于项目数量60%的比例向社会公开 [6] - 公开项目绩效目标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推动预算管理从"花得准"向"花得好"迈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