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用药行业发展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颈椎病用药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分析:颈椎病患者群体增加,行业需求量持续上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25 10:03
行业驱动因素 - 人口老龄化加深导致60岁以上高发人群数量持续增长 [1][7] - 现代生活不良习惯如长时间低头使用电子设备使发病群体年轻化,30岁以下患者占比超40% [1][6][7] - 国家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和医保覆盖面扩大加速民众医疗需求释放 [1][7] - 2024年中国颈椎病患者总数已超过2亿人,18-25岁大学生群体发病率增速居首 [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颈椎病用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0亿元人民币 [1][7] - 市场规模同比上涨16.1% [1][7] 行业竞争格局 - 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部分企业在产品研发、品牌和渠道方面优势明显 [8][9] - 主要上市企业包括云南白药、仁和药业、羚锐制药、奇正藏药等 [1][9] - 非上市企业包括修正药业、颈复康药业、同济堂等 [2][9] 重点企业表现 - 云南白药2025年上半年药品事业群主营业务收入47.51亿元,同比增长10.8%,核心产品云南白药气雾剂销售收入突破14.5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超20.9% [9] - 羚锐制药2024年贴剂营业收入达21.15亿元,同比上涨3.35%,其中通络祛痛膏收入超10亿元 [9] 产品与治疗路径 - 颈椎病常见类型包括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和椎动脉型四种 [3] - 大部分患者首选非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扩张血管药物、营养神经药物等 [4] - 非甾体抗炎药仍是市场主流,但靶向药物、生物制剂等新型药物因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而逐渐崭露头角 [10] 政策环境 - 国家政策持续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如2017年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意见和2024年药品经营监管公告 [5]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药品生产设备供应商 [6] - 中游为核心环节,包括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 [6] - 下游包括医疗机构、药店和患者 [6] 未来发展趋势 -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神经营养药物成为新增长点,中药制剂市场潜力释放 [10] - 销售渠道多元化,线上电商平台占比提升,线下连锁药店设专区和基层医疗机构用药量增加 [13] - 国内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质量、优化营销提升国际竞争力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