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硅技术
搜索文档
扭亏,390亿光伏巨头,走出“至暗时刻”
36氪· 2025-10-24 11:31
光伏行业底部周期已经探明,业绩亏损的阴霾也即将散去。 截至目前,已有少部分光伏企业率先走出了亏损泥潭,其中就包括硅料巨头协鑫科技。 10月16日,协鑫科技发布了自愿公告,公司光伏材料业务在今年三季度扭亏为盈,未经审核利润为9.6 亿元,较去年同期18.1亿元的亏损明显改善。 对于协鑫科技而言,三季度业绩大幅扭亏为盈无疑是一个重要信号,这意味着其已经走出了"至暗时 刻"。 不过,面对协鑫科技业绩的改善,市场已有预期。 自愿公告披露的次日,协鑫科技股价高开低走,当天收盘其股价下跌6.52%。截至最新收盘,其总市值 为393亿港元。根据统计显示,协鑫科技年内涨幅约20%,在光伏行业当中,表现并不突出。 盈利背后的逻辑 在自愿公告中,协鑫科技对三季度大幅扭亏为盈的原因进行了总结,除了硅料价格上涨带动业务盈利能 力提升之外,出售一家联营公司获得6.4亿元的收益才是关键。而这家所谓的"联营公司",正是协鑫集 团培育孵化、集团创始人朱共山多次表达"为之骄傲"的鑫华半导体。 实际上,市场之所以对协鑫科技三季度大幅扭亏"不感冒",主要是其业绩的扭转并非来自产业逻辑的变 化。 那么,协鑫科技出售鑫华半导体到底有多可惜呢? 公开资 ...
协鑫科技20250813
2025-08-13 22:53
行业与公司概述 - 协鑫科技是颗粒硅领域的领军企业,成立于2006年,2007年在港股上市,核心业务包括硅料、硅片及钙钛矿组件[1][3] - 公司实际控制人朱共山为光伏行业重要人物,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包括其子及联席首席执行官蓝天[4][5] - 自2010年起布局颗粒硅技术,目前形成48万吨产能,全球第二大规模供应商[10][15] 财务表现 - 2024年受硅料价格下行影响,全年亏损超40亿元,2025年仍面临盈利压力[2][6] - 2024年研发费用11亿元(占比超7%),负债率维持在40%-50%,资产负债表健康[2][6] - 2024年Q1现金成本降至27,000元/吨(同比降11,000元),行业领先[12] 行业动态与挑战 - 光伏行业正推进反内卷行动: - 产能治理:计划退出120万吨产能(占全行业1/3以上)[2][7] - 价格管控:棒状硅价格从底部上涨1万元/公斤至4.7万-4.8万元/公斤[7][17] - 参考煤炭行业经验,硅料价格若回升至6万-8万元/吨,企业盈利将显著恢复[8][17] 颗粒硅技术进展 - **优势**: - 成本低(电耗14度/公斤 vs 棒状硅40-60度)、碳足迹小(24.9kg CO₂/公斤 vs 58kg)[9] - 客户非硅成本下降19%,拉晶断线率<1%,浊度<100NTU产品占比超90%[11][13] - **挑战**:杂质控制、设备寿命问题逐步解决,渗透率从0%提升至近20%,未来有望达30%[9][10] - **品质提升**: - 金属杂质浓度优化,n型料产出占比提高,推出901A牌号(优质品比例96%-97%)[13] - 与棒状硅价差缩小至2,000-3,000元/吨(2023年价差1万元)[14] 产能与市场布局 - 国内:徐州、乐山等地48万吨产能,转让新疆棒状硅业务,与隆基签订130万吨长单(42.5万吨为3年期)[15] - 海外:阿根廷建设12万吨颗粒硅项目,中东布局应对贸易壁垒[16] 未来展望 - 若硅料价格回升至7万元/吨,头部企业单吨净利可达17,000-18,000元,协鑫权益利润或达30亿-40亿元[17] - 港股估值溢价下,市值有望达500亿-600亿元,较当前有较大上涨空间[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