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和太阳能电力系统

搜索文档
清华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6-20 07:52
气候变化对风能和太阳能电力系统的影响 - 气候变化可能加剧高比例风能和太阳能电力系统中供需失衡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2] - 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和同丹助理教授在Nature期刊发表相关研究,探讨气候适应性的全球风能和太阳能电力系统策略 [2] 研究方法与发现 - 研究团队采用调度优化模型评估高比例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渗透率下气候加剧缺口导致的每小时成本增加情况 [4] - 在大多数国家,极端时期(成本最高的10%时段)未来可能变得更加昂贵,主要由于对灵活能源产能投资需求增加 [4] - 在SSP126情景下,47个国家极端时期平均每小时成本将增加超过5%,这些国家占全球未来电力供应的43.5%,最大增幅达23.7% [4] 解决方案与展望 - 通过制定因地制宜、针对各国具体情况的策略,协调实施多项措施,可以大幅降低风能和太阳能系统成本上升风险 [4] - 研究结果为构建未来气候适应性强且系统成本更低的电力系统提供了关键见解 [5]
华人学者一天发表了9篇Nature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6-19 15:16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2025 年 6 月 18 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线了 19 篇论文 , 其中 9 篇来自华人学者 (包括作为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的论文) 。此外,本周一 (6 月 16 日) , Nature 加速上线了一篇来自复旦大学的研究论文。 6 月 18 日,清华大学 张强 教授、 同丹 助理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 为: Strategies for climate-resilient global wind and solar power systems ( 气候适应型全球风能和太阳能电力系统的策略 ) 的研究论文 【1】 。 6 月 18 日,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珍妮莉亚研究园区博士后 钟林 作为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 Unsupervised pretraining in biological neural networks ( 生物神经网络中的无监督预训练 ) 的研究论文 【2】 。 6 月 18 日, 新加坡国立大学 刘小钢 院士、 厦门大学 梁亮亮 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