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险处置
icon
搜索文档
国新证券欲甩“历史包袱”,一次性抹平逾60亿亏损,频频调整人事、组织架构
搜狐财经· 2025-07-17 13:13
财务重组 - 公司拟动用风险准备金7 07亿元、交易风险准备7 07亿元、盈余公积7 07亿元和资本公积39 99亿元,合计61 21亿元一次性弥补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61 21亿元的亏损[1][2] - 弥补后母公司一般风险准备仅剩170 78元,交易风险准备和盈余公积归零,资本公积降至56 29亿元,未分配利润清零[2] - 此举避免股权稀释和债务增加,减少对外部资金依赖,但可能削弱短期资本扩张能力[1][3] 历史背景 - 公司前身华融证券2020年巨亏超80亿元,未分配利润持续为负,2022年6月中国国新入主后更名为国新证券[3]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5 97亿元增至17 51亿元,但净利润从5 02亿元下滑至3 2亿元,盈利规模远低于历史亏损[4] 资本运作 - 2024年8月启动首轮增资不超过10亿股(投资方持股≤15%),2025年5月再度计划增发不超过24亿股[8] - 当前23家股东中前五大均为国资,国新资本持股71 99%,广州产投集团持股10 24%[8] - 增资旨在提升资本实力以拓展业务布局、增强风险抵御能力[8][10] 管理革新 - 2024年底调整高管团队,更换总经理助理、合规总监等职位,形成10人管理班子[9] - 重组投行部门架构,撤销原一级部门并新设4个一级部门,更换16个小部门管理人员[9] - 人事与架构调整配合财务重组,旨在打造全新央企券商形象[10] 战略意图 - 系列动作包括填补亏损、增资扩股、人事调整,属于公司"二次创业"的战略重置[1][3][10] - 目标为清理历史包袱、适应监管要求、提升市场形象与核心竞争力[10]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出席金融稳定理事会全体会议
快讯· 2025-06-13 11:07
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会议 - 英格兰银行行长安德鲁·贝利接任金融稳定理事会主席 [1] - 会议讨论了全球金融体系脆弱性、非银行金融中介、加密资产、气候相关金融风险、风险处置等议题 [1]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与金融稳定理事会下设标准执行委员会主席、日本央行副行长冰见野良三就国际金融监管标准执行、国别同行评估等议题交换意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