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品添加剂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专家谈食品添加剂行业趋势:监管趋严,技术升级,消费者更理性
贝壳财经· 2025-06-26 17:59
食品添加剂行业现状与重要性 -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涉及面包、糕点、饮料、乳品、速冻食品等多个环节的质地、色泽、保鲜和营养强化 [1] - 行业面临公众认知分歧,如"海天味业双标事件"等舆情反映消费者对添加剂的担忧,但专家指出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性有保障 [2] "十四五"期间行业变化 - 法律法规监管趋严:近3年批准100项添加剂相关调整,涉及营养强化剂21项、加工助剂9项、酶制剂32项、功能型添加剂38项,聚焦应用范围、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革新 [4] - 技术升级:加工方法从粗放转向精细化,如新萃取和生物合成技术提升效率与环保性,人工智能加速产业智能化进程 [4] - 标志性政策:2024版GB 2760标准禁止脱氢乙酸钠用于烘焙食品,罐头防腐剂清零,2025版GB 7718禁止"零添加"等标签用语 [4] 消费者认知演变 - 从"妖魔化"转向理性:70%消费者已认知合规添加剂的安全性,但舆情事件(如"海克斯科技")仍引发短期恐慌 [5][6] - 科普效果显现:消费者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关注,但需持续教育以澄清量效关系误区(如阿斯巴甜争议) [10] 添加剂功能与安全机制 - 核心作用:延长保质期(防腐剂)、改善感官品质(如冰淇淋乳化剂)、营养强化及辅助加工 [8] - 安全评估体系:GB 2760-2024严格规定种类、用量及标签要求,参考FDA/EFSA国际标准,动态调整(如脱氢乙酸钠禁令基于消费量变化) [9] 未来趋势 - 健康化:天然添加剂(罗汉果糖苷、甜叶菊)需求增长,昆虫蛋白等新型原料或纳入安全评估 [11] - 智能化:AI技术用于风险预警数据库建设,提升监管效率 [12] - 可持续化:细胞农业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减少生产环节的碳排放与污染 [12]
商家偷往猪肉上抹硼砂?几个辨别方法要掌握→
央视新闻· 2025-06-06 14:51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 去市场买菜时 看到商家偷偷往猪肉上 涂抹疑似硼砂的粉末 此事引发网友热议 并登上热搜 当事人称已上报市场监管局 等待抽检 硼砂并不是食品添加剂 而是被我国明令禁止 在食品中添加的有毒物质 而将其掺入食品后 肉类制品会变得异常Q弹 米粉、腐竹等也能延长保质期 于是一些商家铤而走险 the first 7 16 675 ter fri 3 长期过量食用添加了硼砂的食物 会引发消化不良、食欲下降、体重减轻 严重时还会引发腹泻等急性中毒症状 硼元素摄入过多严重威胁生命 成人致死剂量是15克 婴儿仅2—3克就会致死 辨别是否添加了硼砂 加了硼砂的猪肉:摸时手感十分滑腻,色泽上比正常新鲜猪肉颜色显得深一些。如果是刚涂抹,仔细看还可能看到白色粉末附着,闻起来有微弱的碱味。 加了硼砂的腐竹:韧度高,久煮不烂。浸泡时如果水浑浊、有沉淀,腐竹变大、粗糙,就有可能添加了硼砂。 加了硼砂的粽子:比正常的粽子吃起来会更有嚼劲,米粒颗粒度比较大,不粘粽叶,剥的时候觉得很滑溜。 加了硼砂的凉皮:口感筋道,表面色泽过于黄亮,而且运输过程不易碎。 加了硼砂的米面制品:加了硼砂的米面制品辨别起来并不容易,主要靠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