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粽子
icon
搜索文档
又一百年老字号,卖不动了
商业洞察· 2025-10-18 17:30
公司历史与行业地位 - 公司于1921年在浙江嘉兴成立,是中华老字号品牌 [3] - 公司是《粽子》国际标准的主导起草者,曾被视为行业标杆和“国民粽子”的代名词 [3] 产品质量问题 - 近期公司频现产品质量问题,社交平台上有大量关于产品中发现异物(如虫子、不明胶片)的消费者投诉 [9][10][15] - 质量问题暴露了生产环节的管控漏洞,但公司对投诉多以常规性道歉和退款处理,缺乏公开的问题根源说明和改进措施 [17][23] - 2025年5月,公司卷入来伊份“蜜枣粽创可贴”事件,作为委托生产方,其官网发布情况说明后未公布排查结果或改进承诺 [18][20][21][24]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于2022年8月以“粽子第一股”身份登陆A股,上市首日收盘价49.42元/股,总市值约49.79亿元 [26] - 截至发稿,公司股价跌至17.38元/股,总市值缩水至34.26亿元,较首日峰值缩水近三成 [27]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波动:24.62亿元、26.35亿元、22.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1.66亿元、1.42亿元 [28] - 2025年上半年出现“增收不增利”,营收微增0.66%至15.92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70%至1.95亿元 [28] 业务结构风险 - 公司业务高度依赖粽子系列,2022年至2024年该系列营收分别为17.47亿元、19.40亿元、15.79亿元,占全年营收比重常年超过70% [29][30] - 粽子销售具有强时令性,2024年15.79亿元的粽子营收中,13.25亿元来自上半年,下半年处于淡季 [30] - 2024年粽子系列营收同比下滑18.64%,2025年上半年仅从13.25亿元微涨至13.31亿元,增长乏力 [31] - 公司自2019年推行“糯+”战略以降低对粽子的依赖,但非粽业务(如月饼、蛋制品、糕点等)表现不佳,2024年部分系列收入下降,最高收入仅2.36亿元,未能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29] 市场竞争与战略挑战 - 粽子赛道竞争加剧,面临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零食巨头以及元祖、仟吉等烘焙品牌的跨界竞争 [32] - 公司将“出海”和“突破粽子品类”列为2025年重点,2024年在新加坡、法国、日本设立公司,2025年开拓韩国、阿联酋等市场 [33] - 但海外业务收入微薄,2024年境外收入1547.05万元,占总营收0.7%;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22.06%至627.12万元,占比降至0.4% [35] - 海外业务毛利率为31.82%,显著低于公司整体40.74%的毛利率水平 [36] - 2025年8月,一批出口韩国的绿豆蓉月饼因检出防腐剂被要求退回或销毁,对出海战略造成打击 [36] - 2025年9月,公司公告拟启动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旨在加速国际化战略和海外业务布局 [37]
A股公司扎堆港股上市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8 05:16
A+H上市热潮概况 - 近期A股上市公司扎堆奔赴港股上市,形成一道亮眼风景线 [1] - 9月以来已有20多家A股公司官宣筹划赴港上市或披露新进展 [2] - 截至目前今年已有10多家A股公司完成"A+H"上市,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行业龙头 [2] 近期宣布赴港上市的代表性公司 - 10月13日,赛力斯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其港股上市计划再进一步 [1] - 9月29日,领益智造公告筹划境外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 [1] - 9月29日,长春高新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1] - 9月29日,极米科技提交上市文件,向港股市场发起冲刺 [1] - 9月26日,五芳斋、博瑞医药、海澜之家、海亮股份、科大智能等5家A股公司公告赴港上市新动态 [2] 企业赴港上市的核心动因 - 国际化布局是关键动力,香港资本市场有助于企业业务的国际化布局 [3] - 沪电股份拟筹划H股上市以优化海外业务布局,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3] - 海澜之家启动赴港上市是出于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的考虑 [3] - 海澜之家上半年海外市场门店数达111家,海外地区主营业务收入2.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42% [3] 香港新股市场环境与政策支持 - 港股二级市场行情整体活跃,估值修复预期与流动性增强对一级市场发行更具吸引力 [4] - 今年5月港交所"科企专线"落地,为特专科技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提供全流程支持,进一步降低上市门槛 [4] - 中国证监会多次表示大力支持科技企业用好境内境外两个资本市场 [4] - 截至8月底港股总融资总额达137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接近6倍 [4] - "A+H"上市模式占上半年总融资额的七成 [4] 市场展望与预测 - 德勤报告预计今年全年香港将有超80只新股上市,融资2500亿至2800亿港元 [5] - 香港新股市场将维持强劲势头,包括"A+H"项目 [5]
又一百年老字号,卖不动了
36氪· 2025-10-17 08:37
公司历史与行业地位 - 公司于1921年在浙江嘉兴成立,以粽子产品闻名 [1] - 公司是“中华老字号”并主导起草了《粽子》国际标准,曾是行业标杆和“国民粽子”的代名词 [1] 产品质量问题 - 近期公司频现产品质量问题,社交平台上有大量关于产品含异物的投诉,包括在芋泥粽中发现虫子 [2]、豆沙粽中有不明异物 [5]、产品中发现不明胶片 [8] - 2025年5月,公司卷入来伊份“蜜枣粽创可贴”事件,涉事产品由公司代工生产 [11][13] - 面对投诉,公司通常仅进行常规性道歉和退款,未公开说明问题根源或给出具体改进措施,生产环节存在管控漏洞 [11][15][16]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于2022年8月以“粽子第一股”身份在A股上市,首日开盘价34.32元/股,收盘价49.42元/股,总市值达约49.79亿元 [18][19] - 截至发稿,股价已跌至17.38元/股,总市值缩水至34.26亿元,较首日峰值缩水近三成 [20]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波动较大,分别为24.62亿元、26.35亿元、22.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1.66亿元、1.42亿元,表现不稳定 [21] - 2025年上半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营收微增0.66%至15.92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16.70%至1.95亿元 [22] 业务结构风险 - 业务高度依赖粽子系列,2022年至2024年该系列营收分别为17.47亿元、19.40亿元、15.7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比例常年超过70% [23][25] - 粽子产品具有强时令性,2024年15.79亿元的粽子营收中,有13.25亿元来自上半年,下半年销售淡季明显 [25] - 2024年粽子系列营收同比下滑18.64%,2025年上半年营收仅从13.25亿元微涨至13.31亿元,增长乏力 [26] - 公司自2019年起推行“糯+”战略以降低对粽子的依赖,但非粽业务发展不佳,2024年仅月饼系列增长3.46%,其他系列如蛋制品、糕点等均出现下滑 [24] 市场竞争与战略布局 - 粽子市场竞争加剧,面临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零食巨头以及元祖、仟吉等烘焙品牌的跨界竞争 [27] - 公司将“出海”和“突破粽子品类”列为2025年重点,2024年在新加坡、法国、日本设立公司,2025年上半年开拓韩国、阿联酋等市场 [27] - 目前海外业务规模很小,2024年境外收入仅1547.05万元,占总营收0.7%;2025年上半年境外收入下滑22.06%至627.12万元,占比降至0.4% [30] - 海外业务毛利率为31.82%,显著低于公司整体40.74%的水平 [30] - 2025年8月,一批出口韩国的绿豆蓉月饼因检出防腐剂被退回或销毁,对出海战略造成打击 [31] - 2025年9月27日,公司公告授权管理层启动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旨在加速国际化战略和海外业务布局 [33]
又一百年老字号,卖不动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0-16 21:37
公司历史与行业地位 - 公司于1921年在浙江嘉兴诞生,以粽子产品闻名 [1] - 公司是“中华老字号”,并主导起草了《粽子》国际标准,曾是行业标杆和“国民粽子”的代名词 [2] 产品质量问题 - 近年来公司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包括在芋泥粽中吃出超大虫子 [7][9]、在豆沙粽中吃出不明异物 [10][12]、在产品中发现不明胶片 [13] - 问题暴露了生产环节的管控漏洞,且公司对消费者投诉的处理多为常规性道歉和退款,缺乏根本性问题说明和改进措施公开 [16] - 2025年5月,公司作为受委托方卷入来伊份“蜜枣粽创可贴”事件,虽发布情况说明但未公布后续排查结果和改进承诺 [17][19][20][22][23]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于2022年8月以“粽子第一股”身份登陆A股,上市首日收盘价49.42元/股,总市值约49.79亿元 [25][26] - 截至发稿,公司股价跌至17.38元/股,总市值降至34.26亿元,较首日峰值缩水近三成 [27]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波动,分别为24.62亿元、26.35亿元、22.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1.66亿元、1.42亿元 [28] - 2025年上半年出现“增收不增利”,营收微增0.66%至15.92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70%至1.95亿元 [29] 业务结构依赖与多元化挑战 - 公司业务高度依赖粽子系列,2022年至2024年该系列营收分别为17.47亿元、19.40亿元、15.79亿元,占比常年超过70% [31][32] - 粽子产品销售具有强时令性,2024年15.79亿元的粽子营收中,有13.25亿元来自上半年 [33] - 2024年粽子系列营收同比下滑18.64%,2025年上半年营收仅从13.25亿元微涨至13.31亿元,增长乏力 [34] - 公司自2019年推行“糯+”战略以突破单一品类依赖,但非粽业务发展不佳,2024年除月饼系列增长3.46%外,其他系列如蛋制品、糕点等均出现下滑 [31] 市场竞争与海外拓展 - 粽子赛道竞争加剧,面临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零食巨头以及元祖、仟吉等烘焙品牌的挑战 [35] - 公司将“出海”列为重点,2024年在新加坡、法国、日本设立公司,2025年上半年开拓韩国、阿联酋等市场 [36][37] - 海外业务营收占比极低,2024年境外收入为1547.05万元,占总营收0.7%;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22.06%至627.12万元,占比降至0.4% [40] - 海外业务毛利率为31.82%,低于公司整体40.74%的水平,且2025年8月有出口韩国的绿豆蓉月饼因检出防腐剂被退回或销毁 [41][42] - 2025年9月,公司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启动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旨在加速国际化战略和海外业务布局 [44]
临平:一村一种“共富味道” 一村一个共富工坊
杭州日报· 2025-10-16 10:40
项目概况与核心理念 - 浙江省启动“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项目,旨在将食品安全打造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1] - 项目为1256个行政村量身定制方案,实现“一村一策”精准帮扶 [1] - 核心理念是避免“一刀切”,让每个村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1] 具体实施模式与成效 - 塘栖村聚焦枇杷、草莓产业,“塘栖枇杷”通过“电子身份证”实现品牌溢价30% [2] - 塘栖村以“村建民用”模式引进“草莓君智慧农业园”,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00余万元,同比增长30% [2] - 丁河村将分散小作坊集中成“鱼鹰共富工坊”,吸纳5家商户,年销售额超800万元,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增收超4000元 [2] - 丁山河村利用废弃校舍改造工坊“老刀·幸福的院子”,以“非遗+食安”打造文化名片,使300多户农户年均增收200多万元 [1][2] - 泰山村依托蜜饯产业,实现“部门+平台+电商+农户”合作模式 [2] 产业配套与质量保障 - 针对农村食品检测难题,浙江省构建“15分钟检测服务圈”,已免费检测14万批次 [2] - 通过健全产业链配套政策,解决农副产品存储难、附加值低问题,推动“田间货”升级为“畅销品” [2] - 全省食品类地理标志达575件,产值突破千亿元,惠及13万农户 [2]
A股粽子第一股,冲刺港股IP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12:30
赴港上市计划 - 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加快国际化战略、提升品牌形象并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1] - 上市计划已获董事会审议通过,管理层已获授权启动前期筹备工作,目前尚处于前期筹备阶段[1] - 公司于2022年8月登陆上交所主板,被称为A股“粽子第一股”[1] 业务概况与品牌策略 - 公司业务分为“食品”和“餐饮”两大板块,食品板块以粽子、月饼、青团等糯米食品为核心,餐饮板块提供中式连锁快餐服务[3] - 实行多品牌策略,主品牌为“五芳斋”,高端品牌为“五芳斋传世臻”,高性价比品牌为“五小芳”[3] - 粽子系列是核心产品,2022年至2024年营收贡献率分别为71%、74%、70%,2025年上半年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6%[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波动较大,分别为24.62亿元、26.35亿元、22.51亿元,同比变化为-14.87%、+7.04%、-14.57%[4]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1.66亿元、1.42亿元,同比变化为-29.01%、+19.74%、-14.24%[4] - 2025年上半年出现“增收不增利”,营收15.92亿元同比微增0.66%,但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下降16.70%[4] 国际化战略与海外业务 - 赴港上市意在加强“出海”布局,公司已成立新加坡、法国、日本等地的子公司,新加坡樟宜机场两家门店已中标并预计于2025年开业[6] - 海外市场目标消费群体以海外华人为基本盘,同时欧美、日韩、东南亚消费者对粽子等中国传统食品的兴趣带来新增长机会[6] - 目前境外收入占比极低,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1387.02万元、1429.47万元、1547.05万元,占总收入比重为0.6%、0.5%、0.7%[7] - 2025年上半年境外收入为627.12万元,同比下降22.06%,占总收入比重仅为0.4%[7]
A股粽子第一股,冲刺港股IP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12:11
赴港上市计划 - 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旨在加快国际化战略、提升品牌形象并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 [1] - 目前上市计划处于前期筹备阶段,已获董事会审议通过并授权管理层启动相关工作 [1]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为“中华老字号”企业,拥有“食品”和“餐饮”两大业务板块 [3] - 食品业务以粽子、月饼、青团等糯米食品为核心,同时涵盖烘焙、速冻及休闲卤味食品 [3] - 餐饮业务主要提供中式连锁快餐服务,包括米饭套餐、早餐及多元美食餐品 [3] - 公司实行多品牌策略,确立主品牌“五芳斋”、高端品牌“五芳斋传世臻”及高性价比品牌“五小芳”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波动较大,分别为24.62亿元、26.35亿元、22.51亿元,同比变化为-14.87%、+7.04%、-14.57% [3]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1.66亿元、1.42亿元,同比变化为-29.01%、+19.74%、-14.24% [3] - 2025年上半年出现“增收不增利”,营收15.92亿元同比微增0.66%,但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下降16.70% [3] 核心产品分析 - “粽子系列”是公司绝对业绩支柱,2022年至2024年贡献营收分别为17.47亿元、19.40亿元、15.7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71%、74%、70% [4] - 2025年上半年该系列产品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6%,贡献营收13.31亿元 [4] 国际化战略与现状 - 公司国际化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2025年上半年来自境外市场的收入仅为627.12万元 [1][6] - 2022年至2024年境外营收占比极低,分别为0.6%、0.5%、0.7%,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0.4% [7] - 公司已成立新加坡、法国、日本等海外公司,并计划在新加坡樟宜机场开设门店,目标成为食品老字号出海第一品牌 [6] - 海外市场消费群体目前仍以海外华人为基本盘,但欧美、日韩、东南亚消费者对粽子的兴趣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6]
“粽子大王”五芳斋拟赴港上市,“出海”收入占比不足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9:5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艺艺 报道 A股"粽子第一股"五芳斋(603237)(603237.SH)拟赴港上市。 五芳斋近日公告称,为加快公司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同时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公司拟 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而在品牌方面,公司推行多品牌策略,确立了"五芳斋"作为主品牌,"五芳斋传世臻"作为高端品牌,"五小芳"作为高性价比品牌的差异化定位。 近年来,五芳斋的业绩存在一定波动,2022年-2024年实现营收分别为24.62亿元、26.35亿元、22.51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4.87%、同比增长7.04%、同比下降 14.57%,同一时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1.66亿元、1.42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9.01%、同比增长19.74%、同比下降14.24%。 在此基础上,2025年上半年,公司"增收不增利",实现营收15.92亿元,同比微增0.66%,但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下降16.70%。 不过,从披露的经营数据看,2025年上半年,五芳斋来自境外市场的收入为627.12万元,且2022年-2024年,公司境外营收占 ...
H股上市难破局?境外收入下滑22%,五芳斋陷多重困境
搜狐财经· 2025-10-13 22:22
H股上市计划与市场反应 - 公司于2025年9月公告启动H股上市筹备工作 旨在加快国际化战略、提升品牌形象并打造多元化资本平台 [2] - 资本市场反应消极 公告后股价从9月15日的18.54元/股下滑至9月30日的17.51元/股 跌幅约5.6% 较年内高点21.89元/股下跌约20% [2] - 当前A股股价为17.68元/股 较上市首日高点44.21元/股已缩水近六成 市值不足35亿元 [1]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15.92亿元 同比微增0.66% [3] - 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约16.7%至1.95亿元 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3] - 具体财务数据为:营业收入1,591,680,509.20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516,948.26元 同比下滑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3,689,806.25元 同比有所下降 [5] 核心业务表现分析 - 粽子系列作为核心业务收入为13.31亿元 同比微增0.38% 增长显露疲态 [6][7] - 月饼系列收入增长显著 从3820万元增至7089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85.58% [6][7] - 蛋制品、糕点及其他业务收入为1.54亿元 同比下滑约3% [6][7] - 餐食系列收入为7084.89万元 同比增长约6% [7] 区域市场表现 - 营收主要来源华东地区收入同比下滑约2% [7] - 境外市场拓展遇挫 上半年境外收入仅627.12万元 同比大幅下跌22.06% 占总营收比例降至0.4% [1][7][14] 国际化战略与挑战 - 公司近年密集布局海外 2024年成立新加坡、法国、日本公司 2025年上半年开拓韩国、阿联酋、泰国等新市场 [11] - 行业专家认为公司国际化战略可能为时过早 海外市场对中式传统食品接受度有待提高 [2] - 出海战略被指缺乏有效模式与产品矩阵创新 仍以传统粽子为主 未充分考虑不同市场的消费习惯差异 [12] - 国际化进程遭遇食品安全事件冲击 2025年8月一批次出口韩国的绿豆蓉月饼因检出禁用防腐剂山梨酸0.0909g/kg被退回 暴露出口标准适配疏漏 [15] 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 公司为百年老字号 起源于1921年 历经国营、改制、工业化生产等阶段 于2022年在A股主板上市 [8][9][10] - 当前面临增长微弱、盈利空间收窄、品控失序等多重困境 [1]
赴港二次上市 五芳斋欲破国际化瓶颈
中国经营报· 2025-10-10 17:56
赴港上市战略 - 公司董事会已授权管理层启动H股上市前期筹备工作,旨在加快国际化战略、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打造多元化资本平台并增强境外融资能力[1] - 赴港上市可拓展境外资本渠道获得更优结构资本支持,为扩产、技术升级、供应链建设和国际化投入提供资金保障,并借助港股平台提升海外市场品牌背书和议价能力[1] - 选择港股上市核心动因包括优化资本结构,港股国际资本更关注成长性可缓解流动性压力,便于发行美元债支持海外建厂,并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背书实现品牌价值重估[2] 公司财务与业绩表现 - 公司市值较上市首日已缩水近三成,目前市值不足35亿元,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4.57%,净利润同比下降14.24%[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整体营收微增0.66%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6.70%,核心粽子业务收入13.31亿元同比微增0.38%[3] - 2024年粽子收入15.79亿元同比降18.64%,销量从5.44万吨降至4.30万吨降幅20.92%,同期库存激增33.82%[3] 业务结构风险 - 粽子业务占比持续高企,2025年上半年占总营收83.61%,非粽类产品合计贡献不足17%[3] - 公司自2019年提出"粽+"战略,但2025年上半年除粽子外的三大产品类别合计营收仅2.25亿元,不足粽子业务的两成[3] - 节庆食品企业在传统分销渠道较强但在日常快消和新零售渠道较弱,新业务需与传统产品共享渠道势能并形成协同以降低扩张风险[4] 国际化布局与挑战 - 公司海外布局早有铺垫,2025年上半年成功开拓韩国、阿联酋、泰国等新市场,非粽类产品出口资质获批[5] - 海外业务成效尚未显现,2024年境外收入1547万元占总营收0.7%,2025年上半年境外收入降至627.12万元同比下降22.06%占比仅为0.4%[5] - 海外市场合规成本与文化适配难度超出预期,2025年8月一批次出口韩国的绿豆蓉月饼因检出防腐剂山梨酸被认定为不合格产品[5] 品牌创新与渠道拓展 - 公司为贴近年轻消费群体推出短保和有机系列产品,与迪士尼和王者荣耀等IP联名,并打造"五芳影业"制作创意视频[4] - 2025年上半年电商和商超渠道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64%和8.59%,渠道上加大会员制商超和直播等布局[4] - 专家建议产品出海需根据目标市场口味偏好和饮食习惯调整,并建立专业团队确保产品符合当地准入标准[6] 品控与市值管理 - 公司采用自主生产为主委托加工为辅的模式,2024年粽类产品委外加工比例约16.43%[7] - 2025年5月公司因代工来伊份的蜜枣粽被消费者曝料含疑似带血创可贴,虽未检出不合格产品但事件调查结果未对外公布[7] - 公司于9月1日首次回购2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0.10%,支付金额358.91万元,被视为股价低迷和现金流充裕背景下的市值管理行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