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创新

搜索文档
今天14:00继续直播!万华化学、DOMO、旭化成、LG化学、会通、博禄、鹏孚隆、万盛、聚真、恒泽、七彩化学
DT新材料· 2025-07-24 23:41
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活动 - 活动名称为"2025新塑奖",聚焦工程塑料产业创新,涵盖创新材料奖和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两大类别 [2] - 参与企业包括万华化学、DOMO、旭化成、LG化学、会通、博禄等30余家头部企业,共发布30+新品 [2] - 活动流程包括网络投票(7月14-23日)、线上专家评审(7月24-25日)和颁奖典礼(9月11日合肥高分子产业年会) [2][14] 评审专家及评分维度 - 评审专家来自知名汽车企业、通信企业、改性塑料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多领域 [3] - 评分维度包括: - 产品创新程度及普适性(30分):近两年创新产品、行业领先水平、中国市场适用性 [12] - 产品可行性及市场情况(30分):基础研究突破、核心技术掌握、技术路线稳定 [13] - 产品经济性(20分):成本效益比、产业链延伸价值、产业结构推动作用 [12] - 影响力及推动力(10分):行业领军地位、双碳政策符合度、专利奖项情况 [14] 创新材料奖参评项目 - 万华化学申报光学级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MS) [7] - LG化学推出无PFAS阻燃PC/ABS材料 [7] - 旭化成展示改性PPE树脂XYRON™ [7] - 鹏孚隆申报超高强度聚醚醚酮PFLUON® PEEK 8900HMF40 [7] - 七彩化学研发高阻隔尼龙MXD6 [7]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参评项目 - 浙江道默工程材料展示回收级TECHNYL® 4EARTH®材料在西门子产品应用 [9] - 会通特种材料推出挤塑汇流排长碳链尼龙包覆材料 [9] - 鹏孚隆申报高纯度高尺寸稳定性聚醚醚酮PFLUON® PEEK HDR422 [9] - 安徽东远新材料开发新一代超临界PET发泡环保材料 [9] 高分子产业年会亮点 - 规模达600+企业高层和科学家参与,含50+海外协会资源 [14][15] - 覆盖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具身机器人等100+终端用户 [15] - 设置8大专题论坛:包括新能源材料、航空航天、电磁复合材料等 [17][18] - 配套100+新材料技术展示和AI赋能等特色活动 [15][18]
今天14:00线上直播!万华化学、DOMO、旭化成、LG化学、会通、博禄、鹏孚隆、万盛、聚真、恒泽、七彩化学
DT新材料· 2025-07-24 00:01
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 - 活动正式进入线上专家评审环节,涵盖万华化学、DOMO、旭化成、LG化学、会通、博禄等头部企业,共30+新品发布 [2] - 网络投票已于7月23日截止,专家评审于7月24日-25日通过线上直播进行 [2] - 评审专家来自知名汽车企业、通信企业、改性塑料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 [3] 评审时间安排 - "创新材料奖"评审时间为7月24日14:00-16:45,包括万华化学的光学级MS共聚物、万盛股份的磷酸酯阻燃剂等16家企业项目 [5][7] -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评审时间为7月25日14:00-16:25,涵盖道默工程的回收材料应用、会通特种材料的长碳链尼龙包覆方案等12个项目 [5][9][10] 参评企业及项目亮点 - **创新材料奖**:LG化学的无PFAS阻燃PC/ABS、七彩化学的高阻隔尼龙MXD6、鹏孚隆的PEEK 8900HMF40等 [7] - **行业解决方案奖**:博禄的Daplen™EH196AEC、鹏孚隆的PEEK HDR422、恩必信的真空称重方案等 [9][10] 专家评分维度 - **创新性**(30分):评估产品是否为近两年创新成果,是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12] - **可行性**(30分):考察核心技术自主性、技术路线稳定性及市场适用性 [12][13] - **经济性**(20分):分析成本效益比、产业链延伸价值及产业结构升级作用 [12] - **影响力**(10分):衡量企业行业地位、双碳政策符合度及专利奖项情况 [14] 高分子产业年会亮点 - 颁奖典礼将于9月11日在合肥举行,500+专业人士参与,设置创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等8大专题论坛 [14][17][18] - 大会汇聚600+企业高层、50+海外资源、100+终端用户,覆盖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 [14][15] - 特色活动包括AI赋能开发、CEO战略研讨会及100+新材料技术展示 [15][18] 组织机构与参与方 - 主办方为宁波德泰中研,协办方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支持单位涵盖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 [14] - 合作媒体包括DT新材料、Carbontech等专业平台,大众媒体覆盖抖音、知乎等 [14]
中国航天工艺技术首席专家赵云峰: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3D打印及其航天应用
DT新材料· 2025-06-24 23:32
航天领域对3D打印高分子材料的需求 - 航天领域对材料性能要求苛刻,需同时满足轻量化、极端温度、辐射和机械载荷下的稳定性 [2] - 传统金属与复合材料工艺存在生产周期长、成本高、设计自由度低等瓶颈 [2] - 3D打印技术可缩短研制周期,实现复杂结构一体化成型,并减少试验时间 [2] 3D打印高分子材料的优势 - 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复材、PEEK、PEKK)能实现轻量化与性能极致平衡 [2] - 优势包括机身/机翼部件减重、绝缘保护、优化气流、降低油耗、增加航程、防火阻燃、无毒无烟等 [2] - 3D打印从实验室的"小众技术"发展为工业界的"刚需工具",爆发离不开高分子材料的持续创新 [3] 3D打印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 为航天器制造提供颠覆性解决方案,涵盖卫星结构和可展开太空设备 [4] - 创新的材料与制造模式正在改写航天工业的规则 [4] -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通过FDM、SLS、SLA等工艺成型,满足航天领域特殊要求 [5] 论坛及嘉宾信息 - 2025(第四届)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将于7月18-20日在杭州举办 [5][9] - 赵云峰研究员将分享"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3D打印及其航天应用" [5] - 论坛汇聚30+行业专家,包括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教授及企业技术负责人 [8][10] 论坛组织与支持 - 主办单位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 [11] - 协办单位包括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南京墨分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等 [11] - 支持媒体涵盖DT新材料、Carbontech、3D打印等行业知名平台 [11] 参会注册信息 - 企业&科研单位参会代表早鸟价2500元/人,学生1500元/人 [13] - 注册费包含资料费、会议期间餐费,不包含住宿费、交通费 [13] - 缴费方式支持银行转账、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