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D打印
icon
搜索文档
大疆离职员工,「打印」出一个百亿独角兽
创业邦· 2025-11-05 11:18
以下文章来源于豹变 ,作者张经纬 豹变 . 直抵核心。做最具穿透力、洞察力的商业观察,深度影响未来。 在深圳,有这样一家科技独角兽 : 成立仅四年, 就 切走全球消费级 3D打印市场 近三成的份额 。它的产品被 YouTube顶流博主誉 为"工业级性能 , 消费级价格 ",《时代》周刊 曾评其 为年度最佳发明。 不过,这个目前估值百亿的独角兽,在国内很少接受媒体采访, 高层管理者在公开场合 也 近乎 "隐 形"。 这家公司 叫 拓竹科技( Bambu Lab) , 由大疆前核心骨干陶冶创立, 2020年他离开工作8年的 大疆, 带着 "最后一次做大事"的 决心 , 投身创业。 陶冶决定创业的方向是 3D打印机,此时行业是"农场主"的天下。 "农场主"即运营多台3D打印机的 商户 , 他们的存在弥合了快速成型、短期定制化生产的需求与 3D打印机使用门槛的矛盾,到2023 年中国已有上千家不同规模的3D打印农场。 此时的 3D打印机销售不温不火。据国金证券测算,2020年-2023年消费级3D打印出货量维持在 260万台到350万台之间。 改变发生在 2024年 ,这一年 全 球消费 级 3D打印及服务市场规模4 ...
锐科激光跌2.02%,成交额9806.8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57.5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1:13
11月5日,锐科激光盘中下跌2.02%,截至10:52,报24.73元/股,成交9806.81万元,换手率0.75%,总市 值139.68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457.56万元,特大单买入124.59万元,占比1.27%,卖出0.00元,占比 0.00%;大单买入1563.19万元,占比15.94%,卖出2145.35万元,占比21.88%。 锐科激光今年以来股价涨29.41%,近5个交易日跌7.55%,近20日跌7.38%,近60日跌17.70%。 资料显示,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未来科技城龙山南 街一号,成立日期2007年4月6日,上市日期2018年6月25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从事光纤激光器及其关 键器件与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连续光纤激光器81.88%,脉冲光纤激光器 9.29%,其他4.46%,超快激光器2.47%,特种光纤1.90%。 锐科激光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激光设备。所属概念板块包括:3D打印、工业母机、 医疗美容、湖北自贸区、激光概念等。 截至10月31日,锐科激光股东户数4.25万,较上期增加2 ...
爱司凯跌2.04%,成交额5879.2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43.2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4:00
11月4日,爱司凯盘中下跌2.04%,截至13:48,报27.34元/股,成交5879.27万元,换手率1.42%,总市值 40.94亿元。 截至9月30日,爱司凯股东户数1.03万,较上期减少10.48%;人均流通股14534股,较上期增加15.73%。 2025年1月-9月,爱司凯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同比减少2.24%;归母净利润-1984.52万元,同比减少 106.60%。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643.21万元,特大单买入431.49万元,占比7.34%,卖出0.00元,占比 0.00%;大单买入1221.68万元,占比20.78%,卖出1009.96万元,占比17.18%。 分红方面,爱司凯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672.00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76.00万元。 爱司凯今年以来股价涨33.69%,近5个交易日跌2.36%,近20日跌12.68%,近60日涨13.40%。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资料显示,爱司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45号东山紫园商务大厦1505 室,成立日期2006年12月18日,上市日期2016年7月5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工业化打印产品的技术研 ...
光库科技跌2.14%,成交额3.3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28.6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0:5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4日盘中股价下跌2.14%至102.66元/股,成交额3.31亿元,换手率1.29%,总市值255.81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11.67%,但近期出现调整,近5个交易日下跌11.56%,近20日下跌18.00%,近60日仍上涨101.45% [1] - 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入628.68万元,特大单与大单交易活跃,特大单买入1582.80万元(占比4.78%),卖出2092.54万元(占比6.33%)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9.98亿元,同比增长35.11%,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06.61%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光通讯器件46.91%,光纤激光器件42.54%,激光雷达光源模块及器件8.68%,其他1.87% [1] - 公司自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9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8271.42万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5.60万户,较上期大幅增加47.33%,人均流通股4409股,较上期减少32.13% [2] - 十大流通股东出现变动,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发起A、德邦鑫星价值A、鹏华创新未来混合(LOF)为新进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减少14.25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华夏中证1000ETF、广发中证1000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行业与市场概况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概念板块包括高送转、激光概念、光纤光缆、3D打印、光通信等 [2] - 公司今年以来已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22日 [1]
华翔股份跌2.09%,成交额4275.4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33.2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0:30
资料显示,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甘亭镇华林村,成立日期2008年12月29 日,上市日期2020年9月17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各类定制化金属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主 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精密件78.91%,工程机械件12.43%,其他4.96%,其他(补充)2.32%,生铁及可再生 资源1.37%。 11月4日,华翔股份盘中下跌2.09%,截至10:11,报17.33元/股,成交4275.40万元,换手率0.48%,总市 值93.61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133.20万元,特大单买入0.00元,占比0.00%,卖出340.27万元,占比 7.96%;大单买入839.31万元,占比19.63%,卖出632.24万元,占比14.79%。 华翔股份今年以来股价涨42.43%,近5个交易日涨0.27%,近20日涨6.23%,近60日涨5.90%。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华翔股份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三大流 通股东,持股316.60万股,相比上期增加72.95万股。兴全合远两年持有混合A(011338)退出十大流通 股东之列。 责任编辑: ...
铂力特跌2.00%,成交额1.7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032.1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4 10:28
11月4日,铂力特盘中下跌2.00%,截至10:19,报73.50元/股,成交1.79亿元,换手率0.88%,总市值 201.63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2032.11万元,特大单买入1842.25万元,占比10.30%,卖出2067.17万 元,占比11.56%;大单买入5877.22万元,占比32.87%,卖出3620.19万元,占比20.24%。 资料显示,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上林苑七路1000号,成立日期 2011年7月6日,上市日期2019年7月22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提供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与再制造技术 全套解决方案。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3D打印定制化产品及技术服务63.33%,3D打印设备、配件及技 术服务27.89%,3D打印原材料8.78%。 铂力特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其他通用设备。所属概念板块包括:3D打印、卫星导航、 机器人概念、北斗导航、消费电子等。 铂力特今年以来股价涨86.93%,近5个交易日涨1.27%,近20日跌3.12%,近60日涨16.95%。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铂力特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 ...
国金证券:响应AI芯片散热革命 3D打印液冷板前景广阔
智通财经· 2025-11-04 10:01
液冷市场前景与驱动力 - 2024年中国智算中心液冷市场规模达到184亿元,同比增长66%,预计2029年将进一步达到1300亿元,市场需求有望爆发[1] - 冷却可占数据中心电耗的40%,随着GPU热设计功耗提升,传统风冷面临瓶颈,液冷散热效率远高于风冷[1] - 部署液冷的GB200 NVL72系统可使一个50兆瓦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每年节省超过400万美元[1] 冷板式液冷技术优势 - 冷板式液冷是应用最广的间接液冷方式,通过铜/铝导热金属封闭腔体导热,服务器芯片不直接接触液体,系统不需对机房设备进行大规模改造,可操作性强[1] - 冷板式液冷成熟度最高、应用最广泛,有望成为数据中心主流散热方案[1] 3D打印在液冷板制造中的优势 - 3D打印解放了流道设计限制,可通过拓扑优化、仿生设计复杂化流道以改善散热性能,其加工时间和成本对结构设计变化不敏感,而CNC/铲齿加工则受限较大[2] - 传统液冷板通过钎焊、扩散焊等工艺焊接,其结构强度和连接处热阻弱于3D打印的一体化成型技术[2] - 3D打印可避免焊接过程导致微通道结构尺寸改变的问题,尤其适合制造涉及极小尺寸立体复杂结构的微通道液冷板[3] 微通道液冷板的发展趋势 - 微通道液冷板成为新趋势,例如0.08mm微通道液冷板已获订单用于B200芯片散热,针对B300芯片的方案已完成多轮测试[3] - 微通道散热器(当量直径低于1mm)通过微通道技术增强散热性能是大势所趋,但传统铲齿、微铣削等工艺加工深宽比大和结构复杂的沟槽存在限制[3] - 产业目前主要通过铲齿工艺加工微通道液冷板,后续或向3D打印技术过渡[3] 铜材料3D打印的进展与产业化 - 铜对红光波段反射率高难以加工,但采用绿光/蓝光激光器的设备方案可显著降低反射率,实现铜材料打印[4] - 已有公司基于3D打印技术开发出高性能液冷板:CoolestDC的一体式冷板可承受6bar以上水压并使GPU工作温度降低近50%;Fabric8Labs的冷板可实现精准冷却,性能显著高于铲齿工艺产品;希禾增材打印件最小壁厚达0.05mm,致密度超过99.8%[4] - 3D打印液冷板产业化落地是大势所趋[4]
大疆离职员工,「打印」出一个百亿独角兽
36氪· 2025-11-03 18:45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拓竹科技是一家成立于2020年的深圳科技独角兽,由大疆前核心骨干陶冶创立,目前估值超过300亿元人民币[1][7] - 公司成立仅四年,即在2024年占据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29%的份额,出货量约120万台,高于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年出货增量(约100万台)[1][11] - 2024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及服务市场规模为41亿美元,其中约10亿美元的年增长额一半来自拓竹科技[2]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2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6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额约33亿元人民币[2] 产品战略与市场拓展 - 公司首个产品Bambu Lab X1于2022年面世,具备工业级性能但价格低于1万元人民币,在Kickstarter平台一个月众筹收入近5000万元,并被《时代》杂志评为年度最佳发明之一[7] - 2023年公司战略从服务极客转向吸纳新用户,推出售价在2000-4000元人民币的P1S、A1mini和A1等新手友好机型[8][9] - 2024年借助深圳智能家居消费补贴政策(立减15%),拓竹A1价格降至约1500元,并通过罗永浩直播间等网红带货方式推动销售,在天猫和京东平台维持销量第一[11] - 2025年公司推出最多新品应对竞争,包括H2S、P2S和H2C,并于同年9月在深圳万象城开设首家线下旗舰店[23][18] 技术优势与研发能力 - 创始团队来自大疆核心部门,覆盖硬件、供应链、运动控制、软件设计和AI算法等领域,具备完整的技术配置[13][14] - 公司产品追求上市即“完美”,不使用行业通用的TMC芯片,采用自研驱动芯片以保持技术独立性和领先性[15] - 通过40多次迭代利用AR计算和多传感器协同提高设备感知能力,减少用户调整参数,并开发联网功能方便用户分享[15] - 2024年生产的H2D打印机聚合激光雕刻和切割功能,技术领先于竞争对手[15] 运营管理与供应链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2年的139人增长至2024年的571人(不含工厂)[17] - 招聘要求严格,工程师和产品经理薪资范围在25k-50k,强调高学历、奋斗精神和抗压能力[15][16] - 工厂位于深圳宝安区,利用当地密集的激光制造和印制电路产业实现高效生产,总部在南山区毗邻消费电子巨头,形成协同创新网络[17][18] - 自研激光雷达传感器带动周边40家配套企业进行协同技术改造,提升供应链效率[18] 市场竞争与挑战 - 2025年竞争对手创想三维、爱乐酷、纵维立方推出2000-3000元价位新品对标拓竹P1S,市场竞争加剧[22] - 公司通过法律手段应对模型侵权问题,旗下MakerWorld社区于2025年10月对另外三家平台发起法律维权[23] - 2024年8月遭遇3D打印巨头Stratasys在美国以10项核心专利侵权为由起诉,可能影响公司在美国市场的营收[23] - 随着用户基数暴增,面临售后服务压力增加和部门协作偶尔脱节的挑战[20]
爱司凯跌2.01%,成交额4446.8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23.9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3 11:3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1月3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27.82元/股,成交金额为4446.83万元,换手率为1.06%,总市值为41.6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23.94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119.83万元(占比2.69%)、卖出557.56万元(占比12.54%),大单买入767.18万元(占比17.25%)、卖出1053.40万元(占比23.69%)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6.04%,但近期表现分化,近5个交易日下跌1.49%,近20日下跌11.91%,近60日上涨15.82%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全称为爱司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18日,于2016年7月5日上市,注册地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 [1] - 主营业务为工业化打印产品的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解决方案,主营业务收入100%来源于专用设备制造业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印刷包装机械,概念板块包括3D打印、云计算、粤港澳、小盘等 [1]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03万户,较上期减少10.48%,人均流通股为14534股,较上期增加15.73%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同比减少2.24%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1984.52万元,同比大幅减少106.60% [2] 历史分红情况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2672.00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76.00万元 [2]
大族激光20251101
2025-11-03 10:36
公司基本情况与行业地位 * 大族激光是国内最大的激光企业 全球排名第二 专注于激光设备集成[2] * 公司业务范围覆盖信息产业 新能源 显示与半导体及宏观制造等领域[2] * 2024年公司收入超过华工科技 成为国内行业第一[2] 业务结构与市场布局 * 公司业务按下游应用划分 包括信息产业 新能源 显示与半导体 宏观制造[3]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占比已降至20%以下[2][7] * 高功率设备占收入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但盈利水平不高 目前处于微利状态[2][7] * PCB业务从去年开始回暖 AI相关领域需求提升带动服务器PCB需求 各大厂商积极扩产[2][11] * 新能源业务保持正向利润贡献 但需警惕数控业务[2][7] * 超快激光技术相比二氧化碳激光器具有明显优势 预计2026年可能实现几个亿收入贡献 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3][11][12] 财务表现与业绩预期 * 2021年是公司财务高点 随后几年利润波动较大[2][6] * 今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显著回暖 预计未来三年将处于周期向上趋势[2][6] * 预计2025年业绩规模在10-11亿元之间 2026年可能达到20亿元左右[3][13] * 当前市值约400亿元 与历史高点600多亿相比 还有至少30%的上涨空间[13] 技术优势与增长动力 * 大族数控机械钻孔设备全球市场份额领先 其二氧化碳激光器全球排名第二 仅次于日本三菱[3][11] * 北美市场3D打印需求爆发 钛合金用于折叠屏手机将带动设备供应 预计2026年北美大户第一代折叠屏手机轴盖将采用3D打印工艺[3][10] * 公司通过股权激励和分拆子公司上市 增强增长动力[2][5] 管理与运营 * 公司创始人高云峰为实际控制人 管理团队技术背景强[2][5] * 公司费用率相对稳定 研发费用不断提升 但销售费用较高 因客户覆盖广泛且定制化需求多[2][8] * 公司采取扁平化管理模式 近年来进行组织改革 将事业部划分到产品线角度 以优化资源配置[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