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塑料

搜索文档
规模将超百亿!这一材料持续火热,多家A股公司布局!
证券时报· 2025-09-18 12:51
文章核心观点 - 聚醚醚酮(PEEK)材料凭借耐磨、耐高温、高强度、轻量化及生物相容性等优异性能,在高端制造领域应用广泛,并受益于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和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需求增长,行业正从"进口依赖"向"国产替代+技术突破"转型 [3][5][7] - PEEK材料成本较高,短期内限制其在大体积部件上的应用,但长期通过降本增效和产能扩张,有望扩大应用范围并实现产业链共赢 [5][12][14] - 中国企业在PEEK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能扩张显著,逐步打破国际巨头垄断,全球市场份额提升,预计2031年中国市场规模达50亿元,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14.4% [6][7] 行业发展趋势 - PEEK材料是全球公认的综合性能最好的热塑性工程塑料之一,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能源与工业、医疗健康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3] - 行业正从"进口依赖"向"国产替代+技术突破"转型,高端产品占比有望逐步提升 [5] - 中研普华预测2025年全球PEEK市场规模接近70亿元,2031年将超过131亿元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到21.8亿元,2031年达到50亿元,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14.4% [7] - 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等细分领域有望贡献不俗增量 预计2025年国内PEEK产能将突破万吨 [7] 产业格局与竞争 - 全球PEEK生产厂商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英国威格斯是全球最大生产商,产能7150吨/年,约占全球总产能60% 比利时索尔维产能2500吨/年 德国赢创产能1800吨/年 [5] - 中国企业如中研股份、沃特股份、山东君昊等通过技术突破和产能扩张逐步打破国际巨头垄断 中研股份是全球第4家PEEK年产能达到千吨级的企业,也是目前PEEK年产量最大的中国企业 [6] - 沃特股份具备"聚合-改性-成品制造"全链条布局 年产1000吨聚芳醚酮(PAEK)树脂材料项目一期进入正式生产期,一期以PEEK为主 控股子公司浙江科赛具备百吨级PEEK型材生产及加工能力 [6] - 目前国内市场80%多的份额由欧美占据 国内厂商有一定成本优势,但需加强品牌效应和技术服务能力 [16][17] 机器人领域应用 - PEEK材料在机器人领域崭露头角,因其轻量化与高强度完美平衡的特性,以及耐高温、耐磨、耐腐蚀、自润滑等优点,能显著降低维护频率,成为机器人关键部件的理想材料 [9][10] - 沃特股份的PEEK材料已在多家客户开展测试工作 人形机器人方案尚未完全定型,且出货有限,该领域需求短期内对产能释放影响较小,但长期应用潜力巨大 [9] - 禾川科技通过自主研发将PEEK材料应用于人形机器人"肌肉"关节核心组件传动 该材料实现30%的产品轻量化,提高啮合率分散负载,刚性极高,可实现背隙5弧分以下的高精度定位 [10] - 禾川科技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全数字伺服驱动器,配套了PEEK绝缘轴承座,实现零间隙传动,提升人形机器人传动系统性能 [11] - 因高价格等因素,PEEK材料短期在某些领域应用受限 相比其他特种材料,PEEK价格可能有10倍甚至更高的差异 在齿轮、轴承等对耐磨要求更高的精密部件上可以使用 [12] 成本与降本措施 - PEEK材料成本远高于其他特种材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下游应用规模的拓展 [5][14] - 当PEEK原料成本突破400元/公斤临界点,且国产设备良率提升至99%以上,PEEK有望进入大众化普及阶段 [14] - 降本增效举措包括工艺路线优化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一致性 与关键原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或通过工艺改进降低原料消耗 加快应用拓展和产能建设利用规模效应摊薄固定成本 [15] - PEEK的优异性能决定其成本下限,若通过降低性能实现降本,可能失去高端市场竞争力 [16] - 不同领域的应用产品价格差异很大,医疗级产品比工业级等领域贵很多,前者仍主要由英美头部厂商把持 [14]
苏州博安图何勇明总经理:改性工程塑料生产的关键要素剖析
DT新材料· 2025-09-07 00:04
塑料改性技术 - 塑料改性通过添加助剂和填料改变塑料性能并提高质量 同时是降低塑料成本的最有效方法[2] - 改性工程塑料生产四要素为设备(硬件基础与生产效能)、工艺(流程设计与参数优化)、配方(材料性能的灵魂)和工厂体系完整性(生产基石与保障)[4] - 四要素需协同发展以打造高效生产体系 具体包括应对生产工况变化、性能稳定性保证、成本控制及复杂工艺处理[2][4]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 - 会议于2025年9月10-12日在安徽合肥召开 聚焦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引领高分子材料下一个十年发展[9] - 覆盖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数据中心和新一代通信等新兴产业的材料技术装备机遇[9]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浙江校友会[10] 会议核心议程 - 全体大会产业宏观论坛于9月11日举行 内容包括高分子产业政策分析、全球化工新材料发展趋势及舟山市招商推介[16][17] - 专题论坛涵盖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工程塑料产业创新、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创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18][20][22][24][26] - 具体议题包括改性工程塑料生产关键要素剖析、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材料机遇挑战及AI驱动化工材料行业变革[21][23][27] 参会企业与机构 - 终端用户覆盖eVTOL、无人机、机器人、汽车主机厂、3C电子、家电及新能源等工程塑料制造企业[39] - 参会企业包括中兴通讯、比亚迪、巴斯夫、金发科技、万华化学、中石化、中石油等产业链上下游公司[41][42][43] - 高校及科研院所参与方有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机构专家[44][45] 会议附加活动 - 9月10日举行高分子产业发展闭门会议暨项目路演 聚焦工程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展示[29] - 注册费用为企业代表3500元/位和高校教师2800元/位 DT会员免参会费且享优先对接权益[31] - 合作媒体包括DT新材料、生物基能源与材料、高分子循环再利用等行业传播平台[14]
道华化工/键毅新材料:改性助剂助力工程塑料实现性能突破
DT新材料· 2025-09-07 00:04
公司概况 - 道华(安庆)化工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3月,是美国道华化学公司在中国注册的独资公司,专业从事工程塑料等加工用聚合物的添加剂和改性剂供应 [2] - 公司产品包括自产固体和液体高性能抗氧化剂,以及合作厂家的高耐热改进剂、耐候性冲击改进剂、高性能聚酰胺热稳定剂、加工助剂等 [2] - 公司将在2025年高分子产业年会现场展示抗氧剂、热稳定剂、哑光树脂、降噪助剂、成核剂、功能母粒等产品(展位号A36) [2] 核心产品技术特性 - 亚磷酸酯类抗氧剂Doverphos S-9228具有特殊结构的双亚磷酸酯高效抗氧剂特性,含高分子量、高空间位阻、高磷含量(7.3%)、高热失重水平(>340℃),适用于尼龙、PC、PC/ABS、PBT、PET、PETG、PPS等树脂 [3] - 热稳定剂Winox TS02为尼龙设计的耐热和抗紫外线稳定剂,提供优异的长效高温稳定性(可到180℃) [3] - 哑光树脂AM系列是高分子类型消光剂,能使塑料部件表面达到哑光及纹理效果且不影响强度、抗冲击及耐候性能,适用于PC/ABS、PC/ASA、PC/聚酯、ABS和ASA等树脂 [3] - 降噪助剂NC-420可抑制粘滞-滑动现象,提升滑动性,降低塑料制品因摩擦而产生的异响(降低RPN),适用于ABS、PC/ABS、PC/ASA等树脂 [3] - 成核剂Winox CA22是尼龙专用高效成核剂,可显著提高尼龙制品光泽度、模量、热变形温度和尺寸稳定性,减少制品后收缩,改善脱模,缩短生产周期,适用于PA6、PA66、PA6T、PA10T、LCPA等及PA+GF方案 [4] - 功能母粒DoverClear 8004是无氟PPA替代方案,可改善聚合物表面,消除熔体破裂,不含PFAS和硅氧烷 [4] 行业会议与参与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将于9月10-12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由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主办,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等单位协办 [8] - 会议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支持单位包括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安徽省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等机构 [8][38] - 会议涵盖产业宏观论坛、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具身机器人材料论坛、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论坛、新能源汽车材料论坛及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论坛等多个专题 [13][15][17][19][21][23][25][27] - 终端用户覆盖eVTOL、无人机、大飞机、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汽车主机厂、3C电子、家电、光伏新能源等使用工程塑料制造的企业 [38] 行业专家与机构参与 - 专家顾问包括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刘孝波、四川大学教授杨杰、吉林大学教授王贵宾等学术界代表 [9][10] - 企业参与方包括中兴通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比亚迪、巴斯夫、金发科技、万华化学、赢创特种化学、浙江道默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等产业链头部企业 [40][41][42][43] - 科研机构参与包括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东华大学、吉林大学等 [43][44]
超亿元种子轮、数亿元天使轮灵巧手头部企业——灵心巧手确认报告
DT新材料· 2025-09-06 00:04
灵心巧手公司分析 - 公司专注于高自由度、高性能灵巧手产品研发 在全球高自由度灵巧手市场占有率超80% [2] - 攻克高自由度灵巧手生产工艺难题 成为全球唯一实现千台量产能力的企业 [2] - 旗下Linker Hand产品线覆盖工业版(L6/L20)、高自由度版(L10/L20/L30)及普惠版(O7/O6) 实现通用型/工业型/迷你型全场景覆盖 [3] - 工业大师系列采用"无刷电机+滚珠丝杠"驱动方案 驱动效率达90% 为传统产品2倍以上 [3] - 已完成超亿元种子轮融资和数亿元天使轮融资 获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及产业资本支持 [5] 产品技术特性 - 灵巧手集成驱动/减速/传动/感知四大模块 性能直接决定机器人落地速度 [2] - 高自由度产品线具备20个及以上自由度 支持连杆/线驱/直驱等多种驱动方式 [3] - O6产品采用小型化轻量化设计 在保持高性能同时推动应用普惠化 [3] 行业会议参与 - 公司高级合伙人梁清将于2025年9月10-12日合肥高分子产业年会发表"灵心巧手的创新之旅"主题报告 [5][8] - 会议设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论坛 聚焦机器人新材料应用及解决方案 [10][13][21] - 年会覆盖AI/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 吸引中兴/比亚迪/巴斯夫等产业链企业参与 [13][43][44]
LG化学大中华区工程塑料市场副总监 须暋:LG化学关于机器人应用的工程塑料创新解决方案
DT新材料· 2025-09-03 00:05
* 该材料在满足机械性能要求的同时,与传统金属外壳相比,其重量可减少高达 50% 。 2025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标志着具身智能技术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人工智能进入以物理交互为核心的新阶段。 截至2024年底,我国人形机器人企业已近百家,具身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预计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 LG化学 通过开发适用于机器人内外部各类组件的创新材料,打造轻量化、高品质和长寿命的机器人产品,交出了LG化学关于 机器人应用的工程塑料 创新解决方案的满分答卷: 1. 用于 协作机器人 框架&外壳 (PA56+ GF40%)(PA + GF60%)、 电机&执行器 (PBT+ GF30%)(PBT+ GF30%)、 夹持器 (TPC-ET)等部件的材料解决方 案,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尺寸稳定性、优异的电气性和阻燃性、低翘曲等优异性能。 2. 用于 服务机器人 的: 框架&外壳 (PA56+ GF40%)(PA + GF60%),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阻燃性、低翘曲以及高强度&高刚度。 连接器 (PBT Unreinforced)(Hy ...
会通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0.21亿元 紧抓客户需求以“硬产品”加速拓展新兴应用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09:4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0.21亿元,同比增长10.63% [1] - 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0.19%,扣非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增长10.44% [1]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高端新材料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 [1] 战略布局 - 坚持客户第一、产品领先、精益驱动、全球布局四大战略主轴 [1] - 三级研发体系实现快速响应,提供定制化高端工程塑料解决方案 [1] - 精益驱动保障稳定高效制造和客户供应 [1] 机器人领域应用 - 高刚性碳纤维增强PA材料、PEEK材料及PC三元合金材料应用于结构件、关节及外壳,提升轻量化与灵活性 [2] - 开发注塑表皮和高硅含量食品级弹性体材料用于柔性皮肤 [2] - 围绕光学传感器、触觉传感器、毫米波雷达等结构组件提供解决方案 [2] 低空经济领域应用 - 开发轻量化PC材料、超高模量碳纤增强复合材料满足无人机、飞行器轻量化、高强度、以塑代钢要求 [2] 细分市场增长 - 细分市场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8.77% [3] - 高温尼龙材料应用于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组件,与部分客户达成深度合作 [3] - 切入轻型电动车客户供应链体系,帮助满足《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新要求 [3] 新能源与新兴市场 - 高温尼龙材料应用于新能源充电桩,逐步打开充电桩市场 [3] - 碳纤增强及连续纤维增强材料在光伏、军工市场成功应用,与多家客户形成战略合作 [3] 长碳链尼龙材料突破 - 长碳链尼龙材料实现进口高端工程塑料替代,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智慧家居、AI服务器液冷系统等领域 [4] - 特种材料子公司产品收入较上期同比增长60.51% [4] - 单层及多层长碳链尼龙管路材料应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长链尼龙粉末材料应用于洗碗机等家电 [4] AI与机器人创新 - 推出长碳链尼龙管路及管接头解决方案解决AI数据服务器液冷系统散热问题 [4] - 开发长碳链尼龙阻燃波纹管材料解决方案应用于机器人管线材料,打破进口依赖 [4] 国际化进展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9.03%,通过多基地、小规模、Local For Local策略推进全球化 [5] - 以泰国基地辐射东南亚,洞察日本、韩国、越南、印尼、北美及欧洲市场 [5] - 围绕家电、汽车、消费电子、电子电气行业快速布局,成立会通北美子公司提升国际竞争力 [5] 供应链与运营效率 - 通过前端认证+后端供给模式闭环推进,迅速满足海外客户需求 [5] - 精益驱动促进经营效率提质增效,稳定生产保障高效交付 [5] 整体战略方向 - 把握客户需求、前瞻研发、精益管理和国际化布局加快新材料在机器人、新能源、消费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渗透 [6] - 高端新材料放量有望持续提升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6]
5000吨项目延期!PEEK龙头,从暴涨6430%到大降80%
DT新材料· 2025-08-28 00:0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128.24万元,同比下降2.10% [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2.69万元,同比下降59.89% [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0.55% [2][4] - 第二季度营收6671.75万元,环比微涨,但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8383.05万元和2024年第二季度的9492.34万元降幅明显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8.76万元,同比下降509.10% [4][7] 盈利能力与成本结构 - 综合毛利率为44.42%,较去年的40.16%有所提升 [2] - 营业成本为7296.86万元,同比下降9.06% [7] - 原材料价格下降,但期间费用增加导致净利润下降 [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费用约1887万元,同比增长22.88%,占营收的14.38% [4][7] - 研发人员从58位增加到106位,总薪酬增加约556万元 [4] - 重点研究项目包括医疗级聚醚醚酮(PEEK)开发,已完成ZR3G、ZR7G等牌号产品及生物相容性评价 [5] - 在研项目涵盖航空、汽车、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5]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超越英国威格斯成为中国市场销量最大的PEEK企业和中国PEEK年产量最大的企业 [2] - 核心原料氟酮占PEEK粗粉生产成本的54%,主要由兴福新材和新瀚新材供应 [6] - 正在开发高纯原料碳酸钠以替代进口 [6] 投资项目与战略布局 - 年产5000吨聚醚醚酮(PEEK)深加工系列产品综合厂房(二期)项目和创新与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延期至2026年9月 [9] - 上海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研发中心项目实施方式从借款变更为增资,涉及金额11020.40万元 [9] - 对鼎研化工增资4500万元,对中研上海增资7000万元,对中研深圳增资2000万元 [9] - 成立二级子公司中研复材(上海)航空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 [9] 行业现状与挑战 - PEEK应用场景集中于高端领域,全产业链技术壁垒高,与国外巨头存在较大差距 [10] - 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尚未出现市场预期的爆发式需求 [10]
巴斯夫 技术开发高级经理盛李红:多维创新赋能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发展
DT新材料· 2025-08-28 00:04
巴斯夫在新能源汽车材料领域的创新 - 巴斯夫与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和北京卫蓝新能源合作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包 结合先进材料解决方案设计非金属组件以提升轻量化、热安全管理和功能性 [2] - 巴斯夫推出无卤阻燃聚酰胺9T材料Ultramid® Advanced N3U42G6 可降低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零部件金属触点的电腐蚀 提升电动汽车逆变器、直流-直流转换器及电池等高压连接器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3] - 新推出的Ultramid® Advanced N3U42G6材料具有高强度和硬度、出色耐化学性和尺寸稳定性 满足行业对无卤电子电气组件在温暖潮湿环境下日益增长的需求 提供本色版和预着色版两种选择 均具备高色泽稳定性且易于加工 [3] 巴斯夫可持续材料解决方案 - 巴斯夫推出包括Ccycled®和生物质平衡的工程塑料(Ultramid®和Ultradur®)、生物基和Cycled®聚氨酯(Elastoflex®)、工业后回收的Infinergy®赢飞力®发泡热塑性聚氨酯、生物聚氨酯合成革(Haptex®)以及水性粘合剂(Acrodur®)等一系列可持续材料解决方案 [5] -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亚太区技术开发高级经理盛李红将出席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 分享题为"多维创新赋能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发展"的报告 [5]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概况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将于9月10-12日在安徽合肥举行 聚焦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数据中心和新一代通信等新兴产业的材料、技术、装备新机遇 [8] - 大会设置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及应用论坛、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等多个平行论坛 [13][16][18][21][22][24] - 会议包括开幕式及产业宏观论坛、高分子产业发展闭门会议暨项目路演、科研成果展示及终端对接专区、产品及设备展区等内容 [13][15][25] 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论坛重点内容 - 论坛将探讨岚图汽车创新轻量化材料应用案例、Technyl®在新能源创新浪潮下的高性能解决方案、聚酰亚胺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中的应用、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新技术动态等话题 [24] - 具体演讲包括巴斯夫盛李红的"多维创新赋能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发展"、岚图汽车材料与轻量化负责人刘勇的"岚图汽车创新轻量化材料应用案例"、浙江道默工程材料销售总监张国辉的"Technyl®高性能解决方案"等 [5][24]
重磅!东风将退市,岚图将上市
DT新材料· 2025-08-24 00:05
东风集团战略重组与岚图汽车上市 - 东风集团推动岚图汽车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 估值约400亿元 同时东风集团将私有化退市 [1] - 交易采用股权分派加吸收合并模式 东风集团向全体股东分派所持岚图汽车79.67%股权 岚图完成港交所挂牌 [1] - 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吸并主体 以每股10.85港元总价收购流通股 现金对价6.68港元/股 岚图股权对价4.17港元/股 [1] 岚图汽车财务与经营表现 - 岚图汽车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60.52亿元、127.49亿元、193.61亿元 年内亏损分别为15.38亿元、14.96亿元和9000万元 亏损大幅减少 [3] - 2025年上半年岚图汽车销量5.61万辆 同比增长84.8% [3] - 东风集团上半年销售收入545.33亿元 同比增长6.6% 毛利率13.9% 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3] - 东风集团上半年销售汽车82.39万辆 同比下降14.7% 但新能源汽车销量20.44万辆 同比增长33% [3] 岚图汽车技术突破 - 岚图汽车发布全球首发智能超混800V技术 即岚海智混技术 具备全域800V系统、5C超充和63kWh大电量电池 [3] - 该技术在中大型混动车上实现纯电续航360-410公里 综合续航超过1400公里 最快12分钟从20%电量充至80% [3] - 技术通过全球首个超高温52℃5C超充测试、超低温-24℃5C超充测试及高温电池包针刺与高空跌落组合串行实验 [4] - 岚海智混技术将于2025年下半年全面搭载岚图三款旗舰车型 覆盖MPV、轿车和SUV全品类 [4] 高分子产业年会背景与主题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将于9月10-12日在安徽合肥举办 主题为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 [6] - 年会聚焦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数据中心和新一代通信等新兴产业的材料、技术、装备新机遇 [6] 产业年会核心论坛与内容 - 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涵盖树脂基复材在线固化监测、改性工程塑料生产、工程塑料抗老化趋势、聚酰胺弹性体应用等议题 [10] - 具身机器人论坛讨论交互人形机器人新材料应用、腱传动灵巧手材料挑战、高分子复材替代及PEEK复合材料应用等 [12] - 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论坛涉及高分子材料在航天航空应用、低空经济航空混合动力控制、eVTOL轻量化材料需求等 [13] - 特色活动包括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和高分子产业发展闭门会议暨项目路演 面向全球征集塑料、纤维、橡胶、弹性体等领域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 [15][17] 岚图汽车上市方式与历史 - 介绍方式上市是一种不涉及新股发行和不募集资金的上市路径 仅将已发行存量股份挂牌交易 [2] - 岚图汽车自2021年6月启动员工持股计划并明确利用资本市场平台 多次公开讨论IPO可能性 [2] - 东风集团股份及东风资管公司与岚图汽车及其他股东于2025年7月16日订立增资协议 增资已于7月23日完成 [2] - 岚图公司改制将于2025年9月或前后完成 成为股份有限公司 东风集团股份持股约79.67% [2] - 岚图估值介于367.86亿元和418.84亿元之间 中位数为393.35亿元 [2]
中石化北化院胡法:汽车用尼龙管路技术开发与应用
DT新材料· 2025-08-19 00:05
尼龙材料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 尼龙凭借抗振动疲劳、抗燃油性、耐热、粗糙度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汽车制动、蒸发排放、油路、冷却系统等管路,约占整车塑料的20% [2] - 相比传统橡胶管,采用尼龙可减重50%以上 [2] - 新能源汽车冷却系统尤为关键,尼龙管由于重量轻、加工工艺简单,已成为冷却润滑管路的主要使用材料 [2] - 中国石化打造原料-改性-尼龙管制造商-主机厂合作路线,系统开展汽车领域尼龙全产业链技术开发与应用创新 [2] 尼龙产业发展现状 - 由于己二腈国产化实现原料突破,国内尼龙66产能大爆发,2025年拟建产能超800万吨 [2] - 尼龙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 [2]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测试评价平台管材管件检测室副主任胡法将分享"汽车用尼龙管路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报告 [3]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 - 大会聚焦新树脂、新材料、新设备、新兴应用,包括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磁屏蔽等方向 [9] - 邀请国际领先企业、代表性产业化专家、政府、园区、资本、协会和联盟等各方共探"十五五"高分子产业发展趋势 [9] - 大会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 [10] -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等机构 [10] 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论坛 - 论坛将讨论汽车用尼龙管路技术开发与应用 [17] - 岚图汽车将分享创新轻量化材料应用案例 [18] - 讨论主题包括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新技术动态、LCP材料研究进展及应用、高端大巴内饰材料发展趋势等 [18] 其他专题论坛 - 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将探讨交互人形机器人产品新材料应用、高分子复材在机器人行业的替代与应用等 [20] - 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将讨论高分子材料在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应用现状与需求、低空经济与橡塑行业的融合发展等 [21] - 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及应用论坛将探讨高频/高速覆铜板材料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之路、热界面材料在通讯基站上应用需求及展望等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