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化与智能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中厚宽钢带行业产业链、产量及价格分析:短期供需失衡与成本下行压力凸显,行业转型面临价格与需求双重挑战[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0 08:36
行业概述 - 中厚宽钢带定义为厚度≥3毫米且<20毫米、宽度≥600毫米的钢带,采用连续式宽带钢热轧机或炉卷轧机生产,卷状交货,是热轧卷板的主要品种,产量占比约三分之二 [2] - 按材质可分为普通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钢、不锈钢等,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船舶、桥梁、能源等行业 [2]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铁矿石、煤炭、废钢、电力等原材料及高炉、电炉、转炉、轧机等设备 [4] - 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下游应用领域涵盖建筑、机械制造、造船、能源设备、桥梁、汽车等行业 [4] - 铁矿石作为核心原材料,中国开采成本较澳大利亚、巴西高30%-50%,平均品位低10-15个百分点 [6] - 2025年全球铁矿石供给过剩加剧,必和必拓南弗兰克矿年新增产能3500万吨,几内亚西芒杜项目年供应量突破5000万吨,中国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同比下降13.27%至715.5元/吨 [6] 行业现状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中厚宽钢带产量1.14亿吨,同比增长4.47%,受制造业设备更新政策及新能源产业需求推动 [8] - 2025年6月重点企业中厚宽钢带均价3351元/吨,环比降1.64%,同比降14.03%,钢铁行业PMI降至45.9%,连续2个月收缩 [10] - 建筑领域受天气影响需求疲软,房地产投资同比降10.7%,新开工面积萎缩22.8%,制造业设备更新政策效果尚未显现 [10]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宝钢集团在中厚宽钢带领域拥有先进技术,产品应用于汽车、家电、机械制造等行业,高端汽车钢和取向电工钢2025年市占率14.9% [14] - 鞍钢股份产品涵盖中厚宽钢带、热轧薄宽钢带等,重轨市场占有率较高,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50.79亿元,同比降9.89%,归母净利润-5.54亿元 [14] - 河钢股份具备年产3000万吨精品钢材能力,钒钛钢铁冶炼技术领先,2024年钢铁产量2642万吨,同比增4.06%,销量2725万吨,同比增4.61% [16] - 首钢股份深化智能化升级,中厚宽钢带产品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领域高端市场占有率超20% [14] 行业发展趋势 - 高端化与智能化转型推动高强度钢、高耐腐蚀钢需求增长,尤其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装备领域 [18] - 绿色低碳转型成为主流,氢冶金和短流程炼钢技术预计降低碳排放强度15%,电弧炉炼钢和余热回收技术将普及 [19] - 新基建项目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光伏支架、风电塔筒等领域将扩大中厚宽钢带应用,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20]
研判2025!中国液压马达行业产业链、进出口情况及重点企业分析:进口高端化凸显产业升级需求,出口量价齐升折射技术突破与市场多元化[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6 09:19
行业概述 - 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的关键执行元件,功能是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船舶、冶金等领域 [2] - 按转速分为高速和低速液压马达两大类 [2] - 工程机械是液压马达最大下游应用领域,用于挖掘机行走/回转装置等 [7] 行业发展历程 - 1952-1978萌芽阶段:从仿制苏联产品起步,技术落后国际20年 [4] - 1979-2000快速发展阶段:引进力士乐等国外技术,合资企业推动技术升级 [4] - 2000至今成熟转型阶段:恒立液压等通过自主研发突破高压液压阀等核心技术 [5] 行业现状 - 2025年1-5月进口量10.44万台(+2.09%),金额6.29亿元(+11.84%),反映高端产品需求增长 [11] - 同期出口量92.99万台(+12.76%),金额8.10亿元(+9.20%),新兴市场基建需求拉动 [11] - 日本占进口额36.62%(+42.61%),德国占8.91%(-27.86%),显示高端进口依赖 [13] - 俄罗斯占出口额14.60%(-7.57%),美国占13.18%(-3.79%),传统市场面临挑战 [13] 产业链分析 - 上游:钢材、铸件、密封件等原材料 [7] - 中游:液压马达制造 [7] - 下游:工程机械(挖掘机产量14.06万台+13.44%)等工业领域 [9] 重点企业经营 - 恒立液压:2025Q1营收24.22亿元(+2.56%),净利润6.18亿元(+2.61%) [17] - 艾迪精密:2024年液压泵/马达产量20.42万台(+21.17%),销量19.93万台(+33.70%) [19] - 国际巨头垄断高端市场,本土企业在中端市场突破 [15] 发展趋势 - 高端化智能化:新材料减重20%+,智能液压马达响应速度提升40% [21] - 绿色制造:能效标准推动系统能效提升30%,生物基液压油减碳40% [22] - 全球化布局:一带一路国家本地化配套率超60%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