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考后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年轻人,“掏空式”消费不值得炫
搜狐财经· 2025-07-04 15:27
高考后消费现象 - 高考后出现"高考四件套"消费热潮,包括最新款电子设备、医美套餐、出国旅行和明星演唱会等,成为毕业生标配[10] - 社交平台上网友晒出消费清单,部分花费动辄上万,甚至有家长反映六位数才能满足需求[11] - 部分00后认为青春需要仪式感,通过消费纪念成人礼,例如换新手机、改变发型、体验极限运动等[11] 消费驱动因素 - 商家利用"考后变美全家桶"等噱头精准营销,迎合考生犒劳自己、开启新生活的心理[11] - 社交平台"晒单、种草文化"助长冲动消费,例如小红书刷屏"高考后必做清单"、朋友圈晒旅行和新手机等[11][12] - 年轻人因攀比心理产生"别人都有,我也要有"的焦虑,担心不跟风会显得不够时尚或青春不完整[12] 消费争议 - 部分网友认为消费带有攀比意味,盲从消费可能导致丧失自我追求[11][13] - 有观点强调消费应基于个人需求和兴趣,如阅读、运动或艺术活动,而非盲目跟风[13] - 高赞评论指出青春仪式感应体现在成长刻度而非消费价签,真正的快乐来自"我有的,都值得"[13] 具体消费行为 - 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投影仪成为热门消费项目[2] - 形象管理相关消费包括护肤、穿搭、健身和医美服务[6][9] - 旅游、学英语、考驾照等也被列入高考后必做清单[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