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黄河流域再度横向“赌水” 区域协同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15:52
此次河南与山西、陕西签署的协议明确,将水质类别和水质指数变化作为补偿标准,在水质类别补偿方 面,若风陵渡大桥国控断面年度水质为Ⅱ类,上下游互不补偿;年度水质为Ⅰ类,河南补偿山西和陕西 6000万元;年度水质在Ⅱ类的基础上每恶化一个类别,山西和陕西补偿河南6000万元。 黄河流域再度横向"赌水" 区域协同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中新网郑州9月18日电(阚力 王佳宁)继河南、山东签署两轮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后,位于流域中 下游的河南再与沿黄省份山西、陕西签署"对赌"协议。至此,黄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域贯 通,区域协同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近日,河南与山西、陕西正式签署《黄河流域(豫晋陕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约 定,豫晋陕三省以风陵渡大桥国控断面为补偿断面,山西和陕西作为共同上游权责分担比例各为50%, 旨在进一步加强沿黄省际协作保护机制。 近年来,沿黄省份对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做出积极探索。早在2021年,河南就与流域下游的山东 签订《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迈出黄河流域省际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第一步。 2023年,豫鲁两省再次签订第二轮补偿协议。协议签署以来,河南通过 ...
豫晋陕签署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新华社· 2025-09-17 20:25
河南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河南省继2023年与山东省续签第二轮《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 态保护补偿协议》以来,在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上的新突破,标志着保护责任共担、流 域上下游共治、生态效益共享的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据悉,补偿资金次年清算拨付,主要用于环境综合治理、水污染防治、产业结构调整、生态补偿等相关 工作。(记者牛少杰) 其中,水质类别补偿方面,若风陵渡大桥国控断面年度水质为Ⅱ类,上下游互不补偿;年度水质为Ⅰ 类,河南省共补偿山西省和陕西省6000万元;年度水质在Ⅱ类的基础上每恶化一个类别,山西省和陕西 省共补偿河南省6000万元。 水质指数变化补偿方面,若风陵渡大桥国控断面月度关键污染物指数(高锰酸盐、氨氮、总磷)较上一 年同期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河南省当月共补偿山西省和陕西省5万元;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山西省和陕 西省当月共补偿河南省5万元;该项补偿单月最高限额200万元。 新华社郑州9月17日电 记者从河南省财政厅获悉,河南省与山西省、陕西省已于近日正式签署《黄河流 域(豫晋陕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协议明确豫晋陕三省以风陵渡大桥国控断面为补偿断面,山西和陕西作为共同上游,权 ...
豫晋陕立“契约” 黄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域贯通
河南日报· 2025-09-17 07:36
继"豫鲁有约"之后,豫晋陕立"契约"。9月16日,记者从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近日,河南省 与山西省、陕西省共同签署《黄河流域(豫晋陕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这是我省继2023年与山 东省续签第二轮《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以来,在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 制建设上的又一次突破。至此,整个黄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域贯通。 补偿资金次年清算拨付,主要用于环境综合治理、水污染防治、产业结构调整、生态补偿等相关工作。 探索实施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深化黄河流域治理共担共享格局,河南走在前列。2021年4月,河南 省与山东省签署黄河流域内首个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2023年年底,在第一轮补偿协议基础上,河 南、山东两省将水质类别补偿由原来的年度达标调整为月度达标,补偿因子增加总氮指标,补偿期限也 延续至2025年。 以风陵渡大桥国控断面为"生态标尺",三省协作的"责任坐标"清晰划定:山西、陕西作为共同上游,各 担50%权责,与下游河南形成紧密的生态联动体。 大河汤汤,契约已立。上下游同心同向,共担共享,一曲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正在澎湃奏响。(记者 曾鸣 赵一帆) 在水质类别补偿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