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政策体系

搜索文档
世界钢铁排名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7-04 12:26
中国钢铁行业 -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已建成全球最完备、先进的钢铁生产体系,2025年目标形成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2] - 中国钢铁产量从建国初16万吨跃居世界第一,60年完成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一的跨越 [2] - 特种钢材领域取得突破,如手撕钢厚度仅0.02mm(德日为0.05mm),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 [3] - 高端特殊钢材仍依赖进口,日本占全球高端特钢市场33% [3] - 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60%进口来自澳大利亚,20%来自巴西 [3] 印度钢铁行业 - 全球第二大钢铁生产国,2021年前4个月产量3820万吨,同比增速26.9%为全球最高 [4] - JSW计划2030年前实现粗钢产能超4000万吨,2015年提出3亿吨产能目标并计划投资461亿美元 [4] - 钢铁工业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6.2%,SAIL计划2020年排放量增至4.15亿吨 [5] - 塔塔钢铁全球年产能2700万吨,世界第六大钢企,在中国设有多家工厂 [5] 日本钢铁技术 - 炼钢技术全球领先,全球多数高炉采用日本许可证建造 [6] - 拥有世界一流冶金技术,如底吹技术、炉渣飞溅保护等关键专利 [7] - JSW独家生产核电厂压力容器,占全球80%市场份额 [8] - 新日铁汽车用钢板技术全球第一,住友金属高铁车轮制造领先 [8] 美国钢铁工业 - 曾为全球钢铁强国,电炉钢占比超50%,废钢-电炉法炼钢形成重要循环经济 [11] - 纽柯公司世界竞争力排名第三,首创薄板坯连铸连轧等多项技术 [11] - 20世纪70年代起竞争力下降,80年代退出主导产业地位 [13] 俄罗斯钢铁行业 - 全球十大产钢国之一,钢铁产值占GDP5%,前7大钢企产量占比超80% [17][19] - 铁矿储量世界第一,电炉炼钢成本全球最低 [17] - 苏联时期钢产量曾超美国,1971年达1.2亿吨 [18] 韩国钢铁发展 - 2018年粗钢产量全球第四占比5.9%,浦项公司通过自主研发FINEX等独创技术实现全球领先 [19][20] - 城市化率从1960年20%升至90年代80%,推动钢铁需求增长 [19] 土耳其钢铁业 - 世界第六大钢材出口国,2018年粗钢产量3731万吨全球第八 [21][23] - 三大长流程钢厂占产量30%,电炉炼钢普遍采用世界尖端技术 [22] 欧洲钢铁工业 - 德国为欧盟最大产钢国,蒂森克虏伯集团销售额380亿欧元,旗下电梯业务全球前三 [23] - 德国钢铁出口量占产量50%,高炉炼钢占比68.9% [24] 巴西钢铁优势 - 全球钢铁生产成本最低国家之一,铁矿资源丰富且劳动力廉价 [24] - 钢材消费量占拉美地区56%,粗钢产量占74% [24] 伊朗钢铁规划 - 2025年钢铁产能目标5500万吨,三大钢企由政府下属组织管理 [25] - 直接还原铁年产能力500万吨全球第三,铁矿储量世界第12位 [26][27]
华安证券董事长章宏韬:“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加快形成
上海证券报· 2025-06-12 02:43
一揽子金融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推出多维度金融政策,涵盖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资本市场建设,旨在落实"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决策部署 [1] - 政策体现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同时展现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和灵活性,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1] - 宏观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推动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平稳运行,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效控制,国内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1] 资本市场重点政策分类 - **逆周期调节**:包括互换便利、回购增持再贷款、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持续发挥托底作用 [1] - **科技金融发展**: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债券,增强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功能 [1] -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支持并购重组转型升级、推动分红及回购,增强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1] - **中长期资金入市**: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扩展设立AIC的银行主体范围、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为一二级市场引入增量资金 [1] - **市场开放深化**:优化QFII准入服务、开放期货期权、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标的、提高境外上市备案质效,增强外资参与度 [1] 资本市场改革预期 - "1+N"政策体系逐步落地,融资端、投资端、机构端改革深化,市场内在结构将发生积极变化 [2] - 投融资协调的市场生态加快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和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将加快形成 [2] 券商助力资本市场的举措 - **维护市场稳定**:规范自营、资管、公募等条线交易行为,强化逆周期布局,提升权益投资能力 [3] - **科技金融布局**:坚持"无科技不投行",提升专业研究能力,推动"投研+投行+投资"联动,深耕重点产业链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3] - **并购重组服务**:已完成9单并购重组项目(如东方能源、香农芯创等),未来将持续探索特色化投行业务 [5] - **机构业务发展**:加大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对照《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深化改革 [5] - **国际业务拓展**:助力客户全球化资产配置,提供多市场、多品种、多策略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和资本"引进来" [5] 科技金融创新实践 - 债券市场"科技板"通过丰富支持主体、拓宽资金用途、优化注册发行等举措,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科创领域 [4] - 华安证券发行金融机构科创债,并联合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等研发"安徽省汽车科创100榜单",未来将扩展至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领域 [4][5] 政策优化建议 - 适度增加场内期货、期权品种,扩大做市商和场外期权交易商范围,改革研究业务收费模式,丰富机构对冲工具并降低股市波动性 [6]
读懂消费大省的“1+N”政策图谱
大众日报· 2025-06-05 09:07
"乳山精装带储随时看房。"这是房屋中介发布的消息?"不!是银行开起了'房产超市'。"今年4月, 家住威海乳山的刘阿姨将自家待售的房产上传至威海银行推出的"房产超市"平台,很快接到了看房信 息。 房屋交易,中介服务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山东本土银行创新推出的便民房产服务,既是响应国 家"丰富金融产品、便利金融服务、营造良好消费环境"要求的行动,也是贯彻落实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 会"促进住房消费"的具体实践。"免费发布0佣金交易"的"房产超市"上线2个多月以来,已发布房产信息 近800条,达成意向对接20余套。 这场"房产超市"实验,是山东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的微观折射。 构建"1+N"政策体系 提振消费促经济发展 从全国看,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居民消费每增长1%,可带动GDP增长0.5—0.8个百分 点。 从山东看,推动经济持续稳健向好、进中提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关键是进一步放大 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数据变化值得回溯,哪些政策有力? 作为经济大省、消费大省的山东,又是如何接续细化、创新落实的?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