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等

搜索文档
如何破解AI落地难题?与16位实战派对谈,把“别人的作业”变成你的路线图!
虎嗅APP· 2025-06-17 21:12
以下文章来源于虎嗅智库服务 ,作者虎嗅智库 虎嗅智库服务 . 虎嗅智库是聚焦企业数字化、AI创新实践的新型研究服务机构。 点击卡片 关注我们 交个朋友利用AI实现60余个直播电商矩阵的智能选品与GMV翻倍,叮咚买菜借助AI算法管理400万品类组合,将端到端损耗控制在1.5%; 物美打造的集选品、补货、出清于一体的AI新质零售样板间实现5倍销售额增长。 当一些企业已用AI重构业务时,更多企业仍在"观望"与"试错"中反复挣扎 ,既怕被割韭菜,又怕被对手甩开,在闭门造车中,越走越偏。 AI到底能不能用?怎么用? 走出去,答案在一线。 AI落地研学营 带你直面AI战场,走进模式创新品牌、行业领先的技术服务商等12家标杆企业 当你困惑于适配AI生产力的组织与文化应该长啥样时,零一万物相关负责人也会教你"如何在组织内部部署智能体,重构人机协同边界"。 不止如此,爱慕、特赞科技、多点DMALL、唯象妙境等16家企业和平台操盘手会从技术、营销服、供应链、组织等方方面面,与你畅谈AI 策略与落地。 这里没有技术参数堆砌,只有"刚出炉"的实战方法论。 围绕大热的AI Agent在零售消费应用,智谱AI副总裁吴玮杰将解析"AI大模 ...
国家统计局:5月份消费增速回升,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超5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6-16 15:59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 5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平稳运行,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向优向新 [1] -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 4%,增速比上月加快1 3个百分点,为2024年以来月度最高水平 [1][2] - 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171亿元,增长5 0%,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184324亿元,增长5 6% [2][4]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叠加"618"电商促销活动,带动市场销售走高,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3 0%、33 0%、30 5%、25 6% [1][4] - 截至5月末,汽车、家电、数码等五大类以旧换新商品累计带动销售额突破1 1万亿元,发放消费者补贴超1 75亿份 [5] - 家电领域实现12大类商品销售7761 8万台,覆盖4986 3万家庭,数码产品消费5662 9万件,惠及5352 9万消费者 [4] 消费结构分析 - 5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6057亿元,同比增长6 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269亿元,增长5 4% [4][5] - 5月份商品零售额36748亿元,同比增长6 5%,餐饮收入4578亿元,增长5 9% [4][5] - 1-5月份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便利店、专业店、超市、品牌专卖店和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 5%、6 3%、5 7%、1 8%和1 3% [5] 线上消费表现 - 1-5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60402亿元,同比增长8 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9878亿元,增长6 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4 5% [6]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4 5%、1 2%、6 1% [6] - "6·18"网购促销活动自5月13日启动,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叠加,带动网上零售商品销售加快 [5]
一部《长恨歌》撑起7亿年收入,陕西旅游IPO募资15.55亿如何解增长焦虑
搜狐财经· 2025-06-13 17:39
公司IPO及财务表现 - 陕西旅游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募资15.55亿元,2024年营收12.45亿元、净利润5.03亿元,成为当地少有的盈利文旅企业 [3] - 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24亿元、10.71亿元和12.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41.77万元、4.18亿元和5.03亿元,报告期内现金分红合计2.18亿元 [4] - 同省的西安旅游、西安饮食归母净利润连亏四年,曲江文旅连亏三年,最新A股总市值不超27亿元 [3] 业务结构及核心产品 - 《长恨歌》贡献2024年55.07%营收(6.81亿元),票价198-988元,演出947场接待游客249.35万人次,上座率87.77% [5][6] - 旅游演艺收入2024年占比59.74%(7.39亿元),但其他剧目如《12·12西安事变》《铁道游击战》合计收入不足《长恨歌》零头 [6] - 《铁道游击战》2022-2024年上座率仅12.19%、14.22%、11.89%,演艺收入占比不足1% [4] 募投项目及运营风险 - 募资15.55亿元投向7个项目,最大项目泰山秀城(二期)拟投7.29亿元,但一期运营不理想 [4] - 公司坦言《长恨歌》存在观众审美疲劳风险,长期运营可能限制持续创新 [7] - 华山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费未明确标准,已计提8795.50万元;华清宫场地经营权协议至2034年 [10][11][12] 财务及同业对比 -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低于同行,资产负债率34.45%-51.70%显著高于可比公司平均值18.11%-20.51% [9][10] - 业务资金依赖银行借款,融资渠道单一;存在大额已计提未支付的资源使用费 [9] - 西峰索道及华威滑道特许经营权分别至2047年和2046年,若无法续期将影响运营 [10]
读懂消费大省的“1+N”政策图谱
大众日报· 2025-06-05 09:07
房产超市创新服务 - 威海银行推出"房产超市"平台 提供免费发布0佣金交易服务 上线2个月发布房产信息近800条 达成意向对接20余套 [1] - 该服务响应国家便利金融服务政策 直接降低房屋交易中介成本 是促进住房消费的具体实践 [1] 全国消费数据表现 - 端午假期全国超6.5亿人次流动带动消费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 发放补贴1.75亿份 [3] - 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 较2024年提前18天 显示消费政策效应显现 [3] 山东消费政策体系 - 构建"1+N"政策体系 "1"为《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 "N"覆盖10个重点消费领域包括住房 文旅 养老等 [5] - 省级筹集5000万元支持消费券发放 金融机构计划对文旅消费实行支付减免优惠5000万元以上 [5] - 工业领域实施设备更新奖补和"省级技改专项贷"贴息 促进供给端升级 [6] 促消费活动规模 - 全年计划举办1000场以上"百县千企万店"促消费活动 文旅消费活动1000场以上 美食节活动300场以上 [7] - 组织体育赛事9万场以上 包括200场重大赛事和50场马拉松 营业性演出超5000场 [7] 政策实施特点 - 系统性体现在五大消费工程联动 通过"齐鲁1号"旅游列车串联11市200+景区 实现要素连接 [10] - 贴近性表现为直接发放国补优惠 以旧换新带动销售503亿元 其中汽车更新27.2万辆 3C数码销售210.6万件 [12] 政策实施成效 - 端午假期山东200家景区接待游客839.5万人次(+10.9%) 营收3.5亿元(+9.4%) 文化场馆服务215.27万人次(+15.34%) [15] - 五一假期500家零售企业销售额33.7亿元(+6.3%) 家电以旧换新售出253.8万台 其中86.89%为1级能效产品 [15] - 1-4月山东社零总额13199.7亿元(+5.6%) 前2个月消费券带动30亿元消费 [14][16]
财政前置发力促消费 新质生产力崛起助转型
期货日报网· 2025-05-23 09:04
宏观经济表现 - 4月国民经济稳中有升,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1] - 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其中设备购置投资增速达18.2%,制造业投资增速维持在8.8%高位 [1] - 财政政策通过前置部署8000亿元"两重"资金和5000亿元"两新"投入形成投资消费拉动效应 [1] 行业投资结构 - 汽车、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铁路船舶等行业投资增速均超过10% [1] - 新质生产力主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15.5%,高于制造业投资增速近6个百分点 [2] - 人工智能、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和量子计算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政策重点支持 [2] 消费市场表现 - 4月消费品以旧换新规模达4941.6万台,带动相关消费7200亿元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至5.1%,创近1年新高 [3] - 家电、家具、通信器材等行业消费增速高达20% [1] 产业升级趋势 - 汽车制造、船舶航空、电气机械和计算机通信设备等新质生产力产业营收增速超10%,贡献率达30% [2] - 传统制造业营收增速为4.6%,显著低于新质生产力产业 [2] - 政策推动消费补贴范围扩大至手机、平板、手表等商品,并延伸至服务业领域 [3] 未来展望 -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成为重要经济发力点 [4] - 体验消费、绿色消费、智能消费等新消费模式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4] - 制造业出海和"一带一路"战略将缓解出口压力 [4]
豫园股份(600655):优化结构夯实基础,修炼内功积蓄增长潜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30 19: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公布2025年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虽受宏观经济、消费行业结构调整和金价震荡影响业绩承压,但聚焦核心业务升级,深化“东方生活美学”战略,有望迎来消费生态升级,维持“买入”评级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与基础数据 - 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5.62元,一年内最高/最低7.03/4.88元,市净率0.6,股息率3.38%,流通A股市值218.61亿元,上证指数3279.03,深证成指9899.82 [1]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9.11元,资产负债率68.07%,总股本3897百万股,流通A股3890百万股 [1]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6924|8782|50434|52964|54770| |同比增长率(%)|-19.3|-49.0|7.5|5.0|3.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5|52|1497|1921|2222| |同比增长率(%)|-93.8|-71.2|1095.5|28.3|15.7| |每股收益(元/股)|0.03|0.01|0.38|0.49|0.57| |毛利率(%)|13.6|16.1|14.0|14.2|14.6| |ROE(%)|0.4|0.1|4.0|5.0|5.5| |市盈率|175|/|15|11|10| [5] 公司业务情况 -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82亿元,同比降低49.00%,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下降71.2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79亿元,业绩承压源于宏观经济、消费行业结构调整和金价震荡 [6] - 2025年Q1珠宝时尚板块营业收入51.79亿元,同比减少60.20%,毛利率同比回升2.62pct达9.75%;3月子公司老庙直播GMV合计突破3亿元,“老庙”“亚一”连锁网点环比减少208家达4407家 [6] - 旗下餐饮/食百及工艺品/医药健康及其他/化妆品/时尚表业/酒业营收同比 -23.00%/-25.91%/-0.20%/-26.57%/-15.12%/+17.53% ,毛利率同比 -0.18pct/-0.83pct/+4.95pct/-3.04pct/+2.46pct/-3.28pct;南翔馒头店将开西南首店,豫园商城25Q1销售额同比增长69% [6] 公司发展战略 - 上海市支持黄浦区打造国际珠宝时尚功能区,大豫园地区有望受益,公司将加快珠宝业务与区域项目协同发展 [6] - 4月3日松鹤楼登陆伦敦中国城开海外首店,泰国豫园灯会项目计划今夏在曼谷亮灯,深化文化出海布局 [6]
外摆烟火照见城市温度
海南日报· 2025-04-27 09:04
魏燕 近日,三亚天涯区划定7个试点街区,允许商户临时拓展经营空间。"商业临时外摆",为这座城市 增添了烟火气。 商业临时外摆如同撬动街区活力的支点,让城市空间释放出多元可能。对商家而言,从固定店面 到"外摆经济",几平方米的延伸区域可能是营收增长的关键增量:对消费者而言,这种"半露天"的消费 场景可以打破隔阂,感受生活的惬意,不时发现一些小惊喜。外摆经济也激活了城市"微创业"土壤,手 工饰品、非遗文创等业态借此触达更多人群,让街区从"千店一面"走向"万种风情"。 街区外摆由"禁"变"疏",是城市治理的创新,体现了重商宠商、亲民惠民的理念。"临时外摆"并非 一摆了之,与之配套的,还有"三定三包"制度。所谓"三定",即定区域、定时间、定主体,划出临时外 摆的边界;"三包"指包卫生、包秩序、包食品安全,明确临时外摆的底线。这种精细化的治理,将"临 时"纳入"长效"管理,让外摆经济有序发展。 从实际情况来看,临时外摆收获广泛认可,商家与消费者纷纷点赞。这一举措看似是管理规定的细 微调整,却深刻体现出三亚城市治理的精细化与包容度,是对"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践行。它打破传统 思维,在刚性管理中融入柔性关怀,既坚守安全底线 ...
七大万亿消费之城,购买力外溢带动区域新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1 23:35
消费大市概况 - 2024年我国共有7个万亿消费城市,社零总额超万亿的分别是上海(1.79万亿元)、重庆(1.57万亿元)、北京(1.41万亿元)、广州(1.11万亿元)、深圳(1.06万亿元)、成都(1.03万亿元)和苏州(1.00万亿元)[1] - 社零总额前十城市依次为上海、重庆、北京、广州、深圳、成都、苏州、南京、武汉、杭州[1] - 消费大市通过差异化定位(如重庆文旅、上海演艺、北京冰雪经济)和产业联动(如成渝双城经济圈)释放潜力[2][4][10] 重点城市消费策略 重庆 - 2024年社零总额增长3.6%,2025年目标增长5%,重点打造"江崖街洞天"消费新场景,已建成286处特色消费场景带动商铺租金增长15%-20%[4][5] - 联动成都推出消费券互认、文旅一卡通,2024年接待国内游客776.5万人次,旅游收入52.69亿元[4][5] 上海 - 2024年社零总额同比下降3.1%,但规模仍居全国第一,演艺经济突出:全年演出5.7万场,门票收入51.7亿元[6][7] - 将举办"五五购物节"等促消费活动,推动乐高乐园开园(全球第11座),发展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8] 北京 - 2024年社零总额下降2.7%,但冰雪经济带动周边:崇礼接待游客495万人次(+17%),阿那亚清明假期38.62%游客来自京津[10][11] - 2024年工作重点包括提高养老金、发展银发经济/冰雪经济/赛事经济,目标打通京津冀消费堵点[11][12] 广州 - 2024年社零总额微增0.03%,但2025年前两月增长1.2%,重点打造5大世界级商圈和IP经济(电竞/动漫/游戏等二次元领域)[13][14] - 推出"食在广州嘉年华"等文旅IP活动,计划建设"超级IP首发地"[14] 其他城市亮点 - 成都:2024年乡村消费增速(4.1%)快于城镇(3.2%),前两月社零增长5.6%[17] - 深圳:提出2026年即时零售年销售额400亿元目标,规划500个前置仓,人口平均年龄仅32.5岁[19][20] - 武汉:樱花季推出100+活动,前两月社零增速7.4%,体育娱乐用品零售额激增56.4%[22][23] - 杭州:计划2027年社零突破9000亿元,发展首发经济/国潮品牌/智慧商圈[24][25] 消费趋势与区域协同 - 新兴消费领域:冰雪经济(北京)、IP经济(广州)、即时零售(深圳)、赏花经济(武汉)[10][14][19][22] - 区域协同案例:成渝共建国际消费目的地,北京辐射崇礼/阿那亚,上海牵引长三角消费[5][11][8] - 差异化路径建议:避免同质化竞争(如成渝汽车/电子业),强化本地特色(成都休闲消费vs重庆工业旅游)[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