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7年发达印度

搜索文档
牛人很多,为啥都不愿回印度?
虎嗅· 2025-08-03 14:09
印度裔人才全球影响力 - 截至2024年共有14位印度裔CEO掌舵《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涵盖科技、金融、零售、奢侈品等多个领域 [4] - 2024年印度裔占硅谷工程师的三分之一、高科技公司CEO的10%、H-1B签证持有者的72.3% [5] - 美国约600家独角兽企业中有72家为印度裔创办,STEM学科有2.2万名印度裔学者 [6] - 印度裔人才在欧洲同样表现突出,领导香奈儿、诺华集团、拔佳集团、联合利华等知名企业 [6] 印度本土人才流失现状 - 全球8%的顶尖AI研究人员来自印度,但留在印度国内的仅有1% [7] - 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移民医生来源国,约有7万名印度培训的医生在美、英等发达国家执业 [7] - 印度医生在美薪酬是本土的10倍,且工作环境更优越 [8] - 2023年印度海外工人汇款占GDP的3.3%,但承担了高昂的培训成本 [8] 印度政府引才政策 - 推出"印度制造""数字印度""创业印度"等计划吸引科技人才 [9] - 实施"国家量子使命""半导体使命""人工智能使命"等科学任务 [9] - 推动海外公民身份(OCI)计划,提供免签入境和投资便利 [10] - 设立VAIBHAV奖学金计划和"重返印度奖学金项目" [11] - 为海归人才提供三年临时职位和50个杰出科学家岗位 [11] 人才回流初步成效 - 约20%的印度独角兽企业联合创始人曾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 [14] - PhonePe等成功企业由海归人才创立,"数字印度"政策提供创业支持 [14] - 部分高端人才因美国移民政策收紧和科研经费削减考虑回国 [16][17] - 印度汽车行业曾通过吸引海归人才实现成功转型 [19] 未来挑战与建议 - 需投资科研基础设施,改善监管环境,激励公私合作 [17] - 建议建立单一窗口简化定居手续,设立专门人才发现办公室 [19] - 需将科研视为国家优先事项而非奢侈品 [17] - 人才回流机遇窗口不会持续太久,需果断采取行动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