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卫星

搜索文档
把算力送上天,我国“太空计算”正式进入组网阶段
选股宝· 2025-05-15 07:15
太空计算星座发展 - "三体计算星座"成功发射并进入组网阶段 建成后总算力可达1000POPS(每秒百亿亿次运算)[1] - 星座由之江实验室协同全球合作伙伴打造 规模达千星 通过在轨实时处理数据解决传统卫星数据处理效率瓶颈问题[1] - 传统"天感地算"模式受限于地面站资源和带宽 仅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有效卫星数据能传回地面[1] - 太阳观测卫星每天产生约500GB数据 但受限于通信能力仅有20GB数据传回地面[1] 行业趋势与规划 - "三体星座"总体规划将2800颗算力卫星组网与地面超过100个算力中心互联互通 构建空地一体化算力网络[2] - 2025年上半年完成"12+1"颗卫星一箭多星发射 2025年全年完成超50颗星座布局[2] - AI+卫星全球正在技术与产业共振 战略意义重大[2] 公司动态 - 开普云与国星宇航通过"星算计划"合作 联合开展太空计算领域关键技术研发[3] - 普天科技加快推动低轨卫星通信类产品研制 面向卫星终端等领域推出自主产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