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计算

搜索文档
太空计算卫星星座专家会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海星光年、普天科技、black sky公司、之江实验室、国信宇航 - **行业**:太空计算卫星星座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三体计算星座介绍** - **定义**:将地面设计中心放到天上,在未来天空建立由计算板块运力组成的计算能力,涵盖实验室、通信终端、卫星指导平台及合作伙伴 [2] - **与传统星座对比**:传统星座如通信导航遥感星座是孤立单体卫星计算,三体计算星座将天上运力集成化,通过激光连接卫星,把孤立计算能力变为运营平台 [2][3] - **优势**:省去计算单元功耗,节省电池包等大小;数据实时下跌,通过激光链路将拍照数据传至计算星座,经大模型计算得出有效价值,同时可将原始数据下地 [3][4][5] - **对中美博弈及行业的意义** - **中美对比**:美国black sky公司发了AI卫星提升太空侦察效率,国际银行推出2800颗星的星算体系;美国星盾计划已发射800颗卫星,为军方提供服务,融合通信、导航、遥感及智能处理系统;三体计算星座是非军用,为科研和低空卫星等提供计算服务 [5][6][16] - **行业变革**:牵引中国星座体系变革,提高卫星执行效率,实现资源有效分配,降低卫星星座数量 [6][7][8] - **产业链情况** - **规划**:两年内发射不少于100颗卫星,实现天上小型智能网络;五年内发射1000颗卫星,未来构型星座会更大且反复迭代 [12][13] - **资金支持**:背后有浙江省国土委、科技厅和国资平台支持,国家对星座体系非常支持 [13] - **商业模式** - **盈利方式**:之江实验室是非盈利机构,将部分权限放给共建方如国新宇航等,共建方可以盈利 [19][20] - **商业闭环**:之江实验室承担部分非盈利功能,商业公司完成盈利部分,投资主要由之江实验室等有背景的单位进行 [24] - **技术相关问题** - **散热问题**:卫星一半时间在上光面,一半时间在背光面,卫星贴有保温材料,上光面只有太阳能翻版吸收大量热量,散热不是问题 [20] - **与地面AIDC数据中心关系**:主要服务天上业务星,在少量余量时对地面数据做补偿,未来是否完全替换地面数据中心不确定 [21][22] - **轨道问题**:卫星轨道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 [23] - **组网问题**:目前自组网,留接口与星网互联,待星网二载芯小批量实现后接入,接入方式需与星网深度沟通 [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高分卫星数据情况**:高分卫星一张照片数据量可达几十G,辐射约两公里以上,均度可达一米甚至零点一米 [3] - **遥感卫星重访率问题**:传统遥感卫星重访率低,需至少三颗星对区域连续拍照,三体计算星座可降低卫星废裂式重访的星座数量 [9][10][11]
万亿空天信息产业新基建,“太空计算”卡位战打响
钛媒体APP· 2025-07-15 09:23
低空经济与空天信息产业发展 - 低空经济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多个行业紧密联系并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2] - 国家近年推动低空经济落地,2024年出台《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和《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 [4] - 低空经济市场需求强盛、经济效益显著,预计将发展成万亿级产业 [4]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国家对空天信息产业出台多项政策,涵盖地理信息、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形成万亿蓝海赛道 [2] - 中科星图构建低空产品体系贯穿全产业链,发布"一体两翼"空天信息创新产品矩阵共27个产品 [5] - 民营资本积极参与商业航天建设,各地加速布局空天信息产业 [5] 太空计算技术发展 - 太空计算成为战略新兴技术高地,中科曙光与中科星图签署协议推进太空计算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6] - 未来计算技术将从"天数地算"转向"天数天算",解决太空数据处理的时间成本问题 [6] - 太空算网建成后可提升全球互联网接入能力,支持远程办公、医疗、教育等场景 [8] 商业价值与挑战 - 太空计算合作将催生"在轨智能处理+地面深度应用"商业模式,提供定制化空天算力服务 [8] - 太空计算面临成本挑战,太空环境对硬件要求高,相同算力成本是地面的1000倍 [8] - 国内外企业已开始布局太空计算,尽管回报周期较长但长期重要性显著 [9] 企业动态与合作 - 中科星图通过建设商业卫星星座和低空数字化基础设施布局全产业链 [5] - 中科曙光计划将高端计算机变为太空卫星或空间站载荷 [6] - 中科曙光与中科星图合作推动太空算网建设,形成开放的新市场空间 [8]
中科曙光携手中科星图 发力太空算网普惠全球
经济网· 2025-07-11 18:07
合作签约 - 中科曙光与中科星图签署《太空计算领域合作开发协议》,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1] - 合作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一戎和中科曙光总裁历军见证,中科星图总裁邵宗有和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任京暘代表签约 [1] - 合作目标是在3-5年内形成地面与太空计算系统联合组网的综合云体系 [1] 合作背景 - 空天领域正迎来数字化、智能化重要窗口期,催生"太空计算"等新技术 [2] - 卫星需要承载从数据采集到天地一体化智能算力运营的任务,需空天与计算深度融合 [2] - 国内半导体产业在计算、存储、通信芯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太空计算专用芯片研发奠定基础 [1] 公司优势 - 中科曙光是我国核心信息基础设施领军企业,在高性能计算、存储、安全等领域具有技术积淀和市场优势 [3] - 中科星图是空天信息技术创新引领者,擅长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度融合 [3] - 两家公司优势互补,旨在构建太空计算创新链路,突破空天信息产业算力瓶颈 [3] 合作内容 - 联合研发面向太空计算场景的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专用芯片 [4] - 构建"芯片-整机-算网-数据-应用-生态"全链路太空计算创新体系 [4] - 中科星图提供场景需求,中科曙光主导芯片和系统架构设计 [4] 应用场景 - 推动"在轨智能处理+地面深度应用"模式,打造行业应用标杆 [5] - 应用涵盖应急救援、气象、海洋、农业等传统领域及低空空域管理、电磁感知等新兴领域 [5][6] - 赋能通信、环境监测、智能交通与导航、边缘计算与物联网等多个行业 [6] 太空算网建设 - 构建覆盖"用户-星上-天基-地基"的协同智能计算架构 [6] - 推动太空芯片接口、星载计算平台规范等核心技术与应用标准制定 [6] - 筹备组建"太空计算产业联盟",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6] 未来展望 - 为偏远地区、海洋、航空等领域提供高速宽带互联网接入 [7] - 实现卫星在轨遥感数据实时处理与直接下发分析结果 [7] - 为自动驾驶、无人机、船舶导航提供实时定位纠偏与路径规划 [7] - 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低成本计算服务,推动航天产业商业化 [7]
电动车模式上太空?“中美太空竞争发生重大转变”
观察者网· 2025-07-10 22:09
中国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发射成功 - 国星宇航成功发射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包含12颗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 - 卫星采用自研智能网联平台,搭载AI载荷和星载智能计算机,实现"算力上天、在轨组网、模型上天"[3] - 每颗卫星具备星载智算系统和星间通信系统,能实现整轨卫星互联和太空在轨计算[3] - "星算计划"规划由2800颗算力卫星组网,建成后将形成全球最强太空计算能力[3][5] 太空计算技术优势 - 轨道数据中心可避免数据传输回地球的带宽瓶颈和地面站可用性限制[5] - 利用太阳能并散热到太空,降低能耗和碳足迹[5] - 卫星搭载AI模型可独立处理数据,不依赖地面数据中心[5] - 系统能处理大量传感器数据如卫星图像和海军动向,减少延迟[5]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该技术被视为中国跳过旧技术、在新兴领域建立领导地位的典型案例[5] - 建成后将助力中国在全球率先建成太空计算基础设施[3] - 系统在军事冲突中可能发挥关键作用,不易受地面攻击且可作安全通信中继[5] - 标志着太空竞争的重大转变,可能加剧太空竞赛激烈程度[5][6] 美国航天领域动态 - 特朗普政府拟将NASA科学预算从73.3亿美元削减至39亿美元[9] - 预算削减可能终止包括火星探测器在内的大量太空项目[9] - 美国军方持续扩张外空军力,同时炒作中国"太空威胁"[9] - 美国推进部署"金穹"导弹防御系统,被指违反《外空条约》原则[10]
“中科队”联手出击!中科星图联合中科曙光进军太空计算领域
观察者网· 2025-07-10 15:18
合作框架协议 - 中科星图与中科曙光签署《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1] - 合作内容包括技术研发、太空算网建设等课题,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一戎、中科曙光总裁历军见证签约 [1] 核心技术开发 - 双方将联合开发空天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算力与数据服务,推进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专用核心部件研发 [3] - 合作覆盖"芯片—整机—算网—数据—应用—生态"全链路技术创新 [3] 太空算网建设 - 构建"天地一体化"协同智能计算架构,覆盖"用户(端)-星上(边缘)-天基(云)-地基(云)"的算力资源互联调度 [3] - 推动太空芯片接口规范、空天数据处理模型等核心技术与应用标准制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开发技术产品 [3] 行业应用拓展 - 推动"在轨智能处理 + 地面深度应用"模式,覆盖应急救援、气象、海洋、农业等传统场景及低空空域管理、电磁感知等新兴领域 [4] - 赋能通信、环境监测、智能交通与导航、边缘计算与物联网等行业,构建"空天数据-算力处理-应用输出"闭环 [4] 公司背景与资源 - 中科星图成立于2006年,2020年科创板上市,去年归母净利润3.52亿元,专注于数字地球产业 [6] - 中科曙光以国家"863"计划成果为基础,专注高端计算机、存储、数据中心等领域,拥有完整产业链 [6] - 合作将结合中科星图空天数据资源与中科曙光超算中心、云计算平台等底层算力 [6] 太空计算定义 - 太空计算指在太空中部署具备数据处理、分析和决策能力的系统,集成AI、云计算和边缘计算能力于卫星 [4] - 目标为减少对地面数据中心依赖,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和实时性 [4]
中科曙光携手中科星图发力太空计算 技术领先净利11连增
长江商报· 2025-07-10 06:32
合作框架协议 - 公司与中科星图签署《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先进计算在太空领域的技术创新、应用落地和产业发展 [1] - 合作内容包括技术开发合作、建设"天地一体化"算力架构、打造行业标杆应用、制定技术标准、整合产业资源和共育专业人才 [2] - 中科星图是公司关联人,持有其5%以上股份,公司高管在中科星图担任董事和监事职务 [1] 公司技术实力 - 公司在高端计算、存储、安全、数据中心等领域拥有深厚技术积淀和领先市场份额 [3] - 布局智能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技术研发,打造计算产业生态 [3] - 拥有6大智能制造生产基地、7大研发中心,在全国50多个城市部署城市云计算中心 [3] 财务表现 - 2014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27.97亿元增长至131.48亿元,增长超3.7倍 [4] - 同期净利润从1.16亿元增长至19.11亿元,增长超15倍 [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5.86亿元(同比+4.34%),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30.79%) [4] 重组进展 - 正在推动与海光信息的重组,换股比例为1:0.5525,交易金额1159.67亿元 [4] - 重组完成后公司将终止上市,海光信息将承继全部资产、负债、业务等 [5] - 目前尽职调查工作尚未完成,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5]
聚焦“天地一体”,中科曙光、中科星图带来太空算网中国方案
观察者网· 2025-07-09 21:35
合作签约与战略背景 - 中科曙光与中科星图签署《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围绕技术研发、太空算网建设、卫星芯片产业化等课题推动创新与应用落地 [1] - 合作由中科院院士吴一戎见证,体现中科院体系内空天信息与高性能计算两大领域的深度融合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空天信息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发展 [3] 太空计算的战略价值与技术突破 - 全球空天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美国SpaceX星链已发射超5000颗卫星,欧盟启动"欧洲连接"计划,中国需加速创新能力 [4] - 太空计算通过实时在轨处理可将数据传输量降低90%以上,处理时延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 [5] - 关键技术包括:太空专用芯片设计、高可靠性卫星计算平台、天地一体化网络协议栈、分布式调度算法 [6] 产业生态与市场前景 - 2030年太空计算相关市场规模预计达数千亿美元,芯片硬件占30%,软件服务超50% [8] - 双方将联合产业链推动标准制定,覆盖芯片设计、软件开发、数据服务等全链路生态 [8] - 太空算网建成后将形成覆盖全球的泛在算力网络,成为全球超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7] 应用场景与全球化意义 - 太空计算可提升应急救援、气象预报、农业监测等领域效率,例如实时生成灾情评估报告、提高气象预报精度 [9] - 赋能5G/6G通信、智能交通、物联网等行业,优化卫星信号路由、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9] - 中国太空算网有望服务全球40亿缺乏互联网接入的人口,缩小数字鸿沟 [10][11]
中科曙光: 中科曙光关于签署合作开发框架协议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9 00:12
合作协议签署 -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8日签署《合作开发框架协议》,确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具体合作事项将以另行签署的业务合作协议为准 [1] - 本次合作旨在共同推进先进计算在太空领域的技术创新、应用落地、产业发展,包括技术开发合作、建设"天地一体化"算力架构、打造行业标杆应用等 [2][5] - 合作协议为框架性协议,不涉及具体金额,无需提交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未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2] 合作双方情况 - 中科星图2024年总资产82.8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8.40亿元,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2.5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未披露具体数字 [3] - 中科星图主营业务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等,为空天信息技术创新引领者 [3] - 中科曙光持有中科星图5%以上股份,双方存在关联关系 [2][3] 合作内容 - 双方将在太空计算领域展开深入技术开发合作、产业资源合作,促进数字经济服务实体经济 [5] - 合作机制包括设立专门联络机构、建立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日常对接沟通制度、择机组建合资公司等 [5] - 合作内容包括技术开发合作、建设"天地一体化"算力架构、共同打造行业标杆应用、制定技术标准等 [5] 对公司影响 - 合作协议预计不会对公司2025年度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构成重大影响,未来影响需视具体项目推进情况而定 [1][6] - 合作有助于增强与公司高端计算机、存储等主营业务的协同效应,提升品牌影响力及核心竞争力 [6] - 合作协议不会导致公司主营业务、经营范围发生变化,对公司独立性没有影响 [6]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21:47
公司合作 - 中科曙光与中科星图签署《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 [1] - 中科曙光最新市值为1010亿元,中科星图最新市值为294亿元 [1] - 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存储、安全、数据中心等领域拥有深厚技术积淀和领先市场份额 [4] - 中科星图是空天信息技术创新引领者,构建了集数据、计算和应用于一体的空天信息服务体系 [5] 行业背景 - 太空计算正成为新的战略新兴技术高地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推动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4] - 我国已将发展空天信息产业、推进卫星互联网和天地一体化信息网建设纳入数字中国等多项国家战略 [4] - 卫星正面临从单向"数据采集"转向"边缘智能",再到与"天地一体化"智能算力运营的跃迁 [4] 合作内容 - 双方将研发面向太空计算场景的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专用核心部件 [6] - 推动"芯片—整机—算网—数据—应用-生态"的全链路技术创新 [6] - 合作建设开放普惠的太空算网,构建"天地一体化"协同智能计算架构 [6] - 推动太空芯片接口规范、空天数据处理模型等核心技术与应用标准制定 [6] 战略目标 - 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国太空算力服务,服务全球有接入太空计算与卫星数据需求的国家、行业与企业 [6] - 缩小全球算力鸿沟,促进太空信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共享与合作 [6] - 实现"算力技术"与"空天场景"的深度耦合 [6]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21:39
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 - 中科曙光与中科星图签署《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 [2]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未来产业,包括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空天信息产业已纳入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 [5] - 卫星技术正从单向数据采集转向边缘智能,并与天地一体化智能算力运营结合,催生太空计算新兴场景 [6] 合作公司背景 - 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存储、安全、数据中心等领域拥有技术积淀和领先市场份额 [6] - 中科星图是空天信息技术创新引领者,构建了集数据、计算和应用于一体的空天信息服务体系 [6] - 合作旨在落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开发空天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算力与数据服务 [6] 太空算网建设 - 双方将研发面向太空计算场景的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专用核心部件,推动全链路技术创新 [8] - 建设天地一体化协同智能计算架构,覆盖用户端、星上边缘、天基云和地基云,实现算力资源互联调度与数据实时处理 [8] - 推动太空芯片接口规范、空天数据处理模型等标准制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8] 全球战略目标 - 合作实现算力技术与空天场景深度耦合,以普惠化为目标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国太空算力服务 [9] - 服务全球有太空计算与卫星数据需求的国家、行业与企业,缩小全球算力鸿沟,促进太空信息资源全球共享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