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cience

搜索文档
融到D轮的明星独角兽,要IPO了
投中网· 2025-07-08 14:54
公司背景与发展历程 - 镁伽科技由三位拥有通信和自动化背景的创始人黄瑜清、乔志新、张琰于2016年6月在北京创立,初期聚焦生命科学领域智能自动化[7] - 创始人团队曾因资金链紧张多次抵押房产渡过难关,2019年从机器人本体研发转型为解决方案供应商,并重新调整组织架构[7][8] - 公司将总部迁至苏州工业园区和杭州青山湖科技城,以贴近产业链资源,业务范围扩展至生命科学、化工、餐饮、农业、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领域[9] 核心技术与产品 - 公司开发智慧实验室自主智能体和智能制造自主智能体,兼容非标实验室环境并支持分子诊断等场景,例如25天内完成核酸检测样机研发并服务数亿检测量[12] - 智能制造自主智能体应用于晶圆缺陷检测等场景,具备高精度量测技术[12] - 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0亿元,截至2024年底拥有450+授权专利和550+专利申请[12] 财务表现与客户 - 收入从2022年4.55亿元增长至2024年9.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3%,毛利率从24%提升至29%[13] - 服务安捷伦科技、药明康德、金域医学等880+客户,2024年净亏损7.8亿元,但手握15亿元订单及4.5亿元现金[13][14] 融资与估值 - 累计融资超27亿元,投资方包括高盛、药明康德、经纬创投、创新工场等,D轮后估值达105亿元[4][15][18] - 创新工场为第一大外部股东(持股15.07%),持股价值近16亿元[18] - 创始人黄瑜清强调融资策略需确保长期战略执行,避免短期目标干扰[19] 行业定位与认可 - 被经纬创投评价为"国内少有的生命科学自动化专家",药明康德与其合作探索新药研发自动化[17] - 创新工场李开复称其为"AI+Science典范",入选《2025全球独角兽榜》[18]
报名:第十二届表面分析技术应用论坛暨表面化学分析国家标准宣贯会网络研讨会
仪器信息网· 2025-06-04 17:01
政策背景与会议主题 - 2025年全国两会及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标准制定"的重要性,提出加强标准引领与质量支撑、实施标准提升行动、构建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等关键举措 [1] - 表面分析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建设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AI+Science"融合创新为该领域带来新机遇与挑战 [1] - 会议以"AI+Science"为主题,聚焦前沿技术与创新融合,旨在借助AI技术提升表面分析技术水平,加速国家标准宣贯落地 [1][2] 会议组织与时间安排 - 会议时间:2025年6月4-5日以线上形式召开 [4] - 主办单位包括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北京电子能谱中心、全国表面化学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5家权威机构 [4]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蔻享学术等4家学术平台 [4] 会议议程与技术焦点 6月4日表面分析技术与应用 - 上午议程聚焦AI赋能材料科学,包括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主讲《面向生命健康的智能生物分析化学》,北京大学张锦院士探讨《AI赋能材料科学研究范式的探索》 [5] - 技术专题涵盖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自动化分析流程、S-scheme异质结光催化剂界面电子转移XPS研究等 [5] - 下午议程涉及光催化自芬顿、表面分析技术多领域联合应用、原子精确催化剂组装等前沿课题 [5] 6月5日国家标准宣贯会 - 上午重点解读GB/T 42659-2023《表面化学分析 扫描探针显微术》等3项国家标准 [6] - 下午宣贯GBT 42518-2023《锗酸钠(BGO)晶体痕量元素化学分析》等3项标准,涉及辉光放电发射光谱、俄歇电子能谱等技术 [6] - 包含国产自研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与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的技术突破专题 [6] 参会专家阵容 - 汇集12位顶尖学者,包括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张锦等)和6位国家杰青获得者(曹达鹏、祝艳等) [7][10][11] - 标准化领域权威专家占比50%,如全国表面化学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陆兴华、副主任委员吴正龙等 [6][12][13] - 企业技术代表来自岛津、赛默飞世尔等跨国仪器公司及苏州华奉等国产设备厂商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