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办公协同

搜索文档
钉钉VS飞书,贴脸对打这五年
36氪· 2025-07-23 17:45
产品竞争与定位演变 - 钉钉与飞书在产品功能和营销上呈现高度同质化竞争态势 双方相继推出AI表格和多维表格等相似功能 [1][3] - 钉钉早期定位中小企业数字化需求 通过打卡报销等基础功能积累3亿用户 2020年后转向中大型企业客户 [5] - 飞书初始定位为"先进团队"协同工具 聚焦互联网科技类企业 2023年MAU达865万 商业化ARR突破2亿美元 [6][7] - 双方客户群体从错位走向重叠 飞书大客户战略与钉钉商业化目标产生直接竞争 全国9624家规上企业成为共同目标 [9] 商业化路径对比 - 钉钉采取规模优先策略 2025上半财年ARR突破2亿美元 软件订阅收入超30亿元 [13][23] - 飞书选择收入驱动模式 2022年ARR达1亿美元 2023年翻倍至2亿美元 但需裁员20%提升人效 [7][23] - 企业微信依托微信生态优势 2024年收入翻倍 但在协同办公领域产品力较弱 [22] AI战略差异 - 钉钉定位为阿里AI to B入口 计划通过通义千问等底层技术重塑协作流程 强调独立AI Agent平台属性 [15][19] - 飞书采用多模型融合策略 接入豆包DeepSeek等第三方模型 推出企业级Agent"Aily" 突出技术协同性 [19] - 多维表格成为关键战场 飞书多维表格MAU突破1000万 并试图以ISV形式接入钉钉生态 [10][19] 管理层变动影响 - 钉钉创始人无招回归后推行高压管理 考勤Python培训等举措被视作AI转型信号 [17] - 飞书保持谢欣长期主导 获得字节持续资源投入 商业化目标被延至2030年 [14][23] - 组织架构调整反映战略优先级变化 钉钉从阿里云体系转为直接向集团汇报 [14][15] 行业格局与盈利前景 - 中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率仅30% 大型企业达50% 显示B端市场开发潜力 [9] - 钉钉预计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 飞书面临更高盈利压力 企业微信暂未披露盈利时间 [23][24] - 未来竞争焦点集中在智能入口话语权 涉及AI功能深化 传统行业渗透和生态协同能力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