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

搜索文档
协同办公赛道再生变,谁能率先挖出AI金矿?
36氪· 2025-07-04 15:13
协同办公赛道AI竞争格局 - 协同办公三巨头钉钉、飞书、企业微信在大模型助推下进入决赛阶段,各自采取差异化AI赋能策略 [1] - 行业核心竞争点在于谁能通过AI解决商业化难题并成为集团AI战略桥头堡 [1] - 2025年中国协同办公平台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39亿元,相比海外市场仍有显著拓展空间 [14] 三巨头AI战略差异 飞书定位 - 定位企业"军师",推出飞书知识问答实现专业知识整合 [3] - 采用RAG技术实现10秒生成结构化报告并关联跨部门情报 [4] - 典型案例双汇集团使用后审批时长缩短40%,异常信息流转周期压缩至60% [12] 钉钉定位 - 构建开放AI生态,接入六家大模型厂商提供多样化选择 [5] - 2025财年订阅收入超30亿元,被阿里定义为最重要企业端AI应用资产 [8] - 典型案例乐普生物通过AI助理解决医学人员兼职客服问题 [13] 企业微信定位 - 深度整合腾讯生态,主打私域流量"摆渡人"角色 [9] - 智能机器人实现24小时客户服务与可视化数据分析 [9] - 典型案例厦门大学IT团队用智能机器人解决学生咨询问题 [14] 行业发展驱动力 - 疫情催生远程办公需求成为行业转折点 [10] - AI与大模型技术完美契合协同办公降本增效需求 [10] - 三巨头分别切中信息效率、客户交涉、管理互通等企业核心需求 [14] - 行业正从技术较量转向商业模式、用户体验与生态布局的全面博弈 [14] 战略意义 - 协同办公为AI技术提供可量化落地场景 [15] - 可能成为下一代移动互联网超级入口 [16] - 三巨头战略反映母公司布局:字节效率文化、阿里开放体系、腾讯产业互联网 [9]
离职的时候要不要告诉老板真实原因?
36氪· 2025-07-02 15:08
很多人在终于下定决心提出离职的时候,又遇到纠结的第二关——那就是怎样跟老板交代离职原因。我 们经常听到五花八门的离职原因,有些很常见,比如家人生病,家中有事,要换城市;有些很奇葩,比 如空调不合适,不想早起,对公司文化过敏。然而,这些都是真正的原因吗?说出来老板会信吗? 关于离职原因,马云说过不外乎两种:心受委屈了;钱没给够。我们发现多数离职原因都可归纳到这两 种类别中去。然而,尽管真相这么简单,但怎样说出口,难坏了不少职场人。 如果员工把这样的原因告诉老板,假若对方心胸狭窄,会反过来忌恨、为难员工。如果造成员工离职的 真正罪魁祸首是他的直属上司,那员工更难对这样的人讲真话。 都到了要走的地步,更多人的想法是顺利办好离职交接,好聚好散,顺利开启下一份工作。 多数人真正的离职原因 马云说的离职原因更侧重导致员工离职的事情层面。再往更深的层面看,问题还是出在推动这些事情发 生的人身上。 美国著名的领导力与人际关系专家约翰·麦克斯韦尔在《领导力26法则》中提到,65%的员工辞职是因 为自己的领导。 到了离职这一步,追究原因还重要么? 员工提出离职后,就几乎意味着开弓没有回头箭。对于领导而言,从员工提出离职的那一刻, ...
盘点国内14家热门智能体(文末附选型指南)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2 10:03
国内智能体市场概况 - 近半年国内智能体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覆盖办公自动化、电商运营、工业设备控制、游戏等多个行业[1] - 市场存在"选择困难症"现象,用户面临众多智能体和专业词汇的困扰[1] - 选择智能体应以"场景适配+成本可控"为双重标准[2] 重点智能体盘点 bit-Agent - 开发商:九科信息,率先完成商业化落地的国产图形界面智能体[4] - 核心优势:信创国产化保障数据安全,全面适配主流大模型,擅长任务推理拆解和企业知识库沉淀[4] - 适用场景:企业OA操作、文件处理、数据录入等办公自动化[5] - 目标群体:国央企及对数据安全要求高的中国企业[6] - 成本优势:不强制绑定大模型,成本大幅低于传统方案[7] Dify - 开发商:Dify平台,开源大语言模型应用开发平台[8] - 核心优势:多模型兼容、模块化架构、企业级RAG引擎、私有化部署[8] - 适用场景:电商客服、科研检索、企业知识管理、智能写作[9] - 成本模式:开源免费降低门槛,企业私有化按需定制[11] 魔塔智能体 - 开发商:阿里巴巴,专注电商与物流场景[13] - 核心优势:电商全流程智能化、菜鸟物流智能调度、多模态交互[13] - 适用场景:电商运营、物流调度、微信生态聊天机器人[14] 腾讯元器 - 开发商:腾讯,一站式智能体开发平台[17] - 核心优势:公众号知识库模型高准确度、低门槛开发工具、垂直领域定制化[18] - 适用场景:法律/医疗等专业公众号咨询、企业公众号服务[18] COZE扣子 - 开发商:字节跳动,零代码/低代码AI智能体开发平台[22] - 核心优势:30秒生成智能体、60+插件生态、多模型支持、跨平台部署[22] - 市场表现:国内月活超200万[26] - 成本模式:基础功能免费,企业API按使用量计费[25] 网易伏羲智能体 - 开发商:网易伏羲,基于游戏AI的行业智能体[27] - 核心优势:虚拟人格引擎、工业强化学习(能耗降30%)、元宇宙场景适配[27] - 成本结构:游戏授权费50万/年起,工业方案定制[29] 天工SkyAgents - 开发商:昆仑万维,结合DeepResearch与通用Agent的超级智能体[31] - 核心优势:强化学习检索、任务拆解框架、信息溯源与长文本处理[31] - 适用场景:PPT制作、文档创作、网页生成、播客节目生成[31] 文心智能体 - 开发商:百度,基于文心大模型的智能体平台[35] - 核心优势:零基础创建、百度知识图谱增强、多场景分发[35] - 成本优势:免费开放文心大模型4.0[37] 面壁智能ChatDev - 开发商:面壁智能,基于群体智能的AI原生应用开发平台[39] - 核心优势:3分钟生成可运行软件程序、群体协作开发、低门槛启动[39][40] - 成本模式:SaaS模式按项目规模定价[43] 讯飞友伴 - 开发商:科大讯飞,基于星火大模型的虚拟人格应用[45] - 核心优势:情感组件定制、记忆组件持续学习、数千款预制AI人设[46] - 适用场景:生活陪伴、社交娱乐、创意灵感启发[47] 智谱清言 - 开发商:智谱华章,基于智谱大模型的语言智能体[50] - 核心优势:中文语义理解强、多领域知识覆盖、高质量文案生成[51] - 适用场景:信息咨询、智能客服、内容创作、教育培训[52] 盘古智能体 - 开发商:华为,基于盘古大模型的智能体[56] - 核心优势:跨行业泛化能力、大规模数据处理、企业级安全可靠性[57] - 适用场景:金融投顾、医疗诊断、交通调度[58] 钉钉AI助理 - 开发商:阿里巴巴钉钉团队,集成于钉钉的智能助理[62] - 核心优势:钉钉生态无缝对接、自然语言处理办公需求、流程自动化[63] 飞书智能伙伴 - 开发商:字节跳动飞书团队,深度集成飞书生态的办公智能助手[68] - 核心优势:会议实时转写(10种语言97%准确率)、文档智能插件、流程机器人[69] 智能体选型指南 - 明确需求:锚定场景与核心目标,办公效率类关注bit-Agent、钉钉AI助理等,知识管理类关注Dify或文心智能体[74] - 成本考量:开源免费的Dify、COZE适合中小企业,定制化方案如腾讯元器、华为盘古智能体长期可摊薄成本[75] - 技术评估:关注多模型兼容性、任务处理能力和多模态支持[76] - 数据安全:国央企等需选择具备数据加密和私有化部署能力的产品[77] - 生态与服务:关注插件兼容性和技术支持能力[78]
智能体洗牌“六小虎”,模型厂商如何转型?
虎嗅· 2025-07-01 20:04
智能体的浪潮正在改写AI产业的主导逻辑。 过去一年,从内容生成走向任务执行,智能体成为大模型能力的新出口,也成为独立模型厂商和互联网大厂争相布局的新赛点。 在这场变局中,大模型厂商面临艰难抉择:是继续作为通用能力的提供者,退居底层?还是向上走,构建平台、直达应用?商业化困局与技术路径选择交织 下,哪些玩家能留在牌桌? 近期,《虎嗅·AI无悖论》节目特别邀请智谱高级商业副总裁、前字节跳动飞书&Lark全球首席商业官吴玮杰,以及企业知识开源计划创始人、前波士顿咨询 Platinion董事总经理、前IBM咨询全球合伙人陈果进行了探讨,请他们分享了智能体技术冲击下,模型厂商的战略近况及行业相关的深度思考: 智能体的普及,是在放大大模型的基础设施作用,还是正在削弱模型厂商的核心价值? 本期主持人为资深媒体人、热AInext主理人陈庆春。 陈果:简单来说,智能体是指一个能感知环境、做出判断,并据此采取行动以实现目标的智能系统。 智能体真正火起来是在2023年初,背景是2022年底ChatGPT等大模型的爆发。大模型最初用于文本生成,后来扩展到图像、音频等"生成式AI"。再往前一 步,人们开始思考:既然能生成内容,是否也能 ...
阿里缩减合伙人人数,AI纳入核心业务范畴
雷峰网· 2025-06-30 19:21
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2025财年年报显示战略聚焦AI和电商,将AI增补进核心业务范畴,从"电商和云计算"变为"电商、AI+云" [2] - 公司合伙人团队精简9人,保留业务一线负责人,体现"留下有话事权的人,做更聚焦的事"的管理思路 [2][3] - AI成为业务核心驱动力,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增长,云业务财年营收重回双位数增幅 [6][7] - 电商业务由蒋凡全面主导,整合国内外资源并推动AI技术应用,618大促GMV同比增长10% [10][13][16] - 公司加速构建超级APP生态,整合饿了么、飞猪等业务,淘宝闪购日订单突破6000万 [17][19] 战略调整 - 年报内容减少437字,不再单独阐述"经营原则",AI被提及35次 [2][5] - 合伙人名单显示业务聚焦:云业务5人、电商2人,非核心业务仅保留3名高管 [4][20] - 放弃阿里云分拆、叫停盒马菜鸟上市,减持非核心资产累计亏损427亿元 [16] - "1+6+N"架构被打破,盒马聚焦鲜生和NB业态,大文娱更名虎鲸文娱 [20] AI业务进展 - 通义千问Qwen3模型全球评测领先,开源200多款模型下载量超3亿次 [9] - AI技术反哺电商:重构搜索推荐系统,广告推送覆盖更多场景 [10] - 云业务客户从互联网向制造业延伸,开源模型开发者优先采用阿里云产品 [6] - 未来三年重点投入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和原生应用三大领域 [9] 电商变革 - 蒋凡整合淘天集团与海外业务,速卖通实现连续六季度双位数增长 [13] - 推行"确收GMV"考核指标,1688全面入淘实现产业带直供 [16] - 用户运营双路径:88VIP高净值用户与月卡性价比用户并行 [17] - 即时零售协同效应显著,淘宝闪购零售订单同比增长179% [17] 行业竞争 - 京东拓展酒旅外卖业务促使阿里重新定义"聚焦"与"协同" [18] - 电商平台集体向超级APP转型,整合本地生活与即时配送 [19] - 行业从流量扩张转向存量深耕,竞争重点转为生态布局与用户黏性 [19]
阿里巴巴年收入近万亿净利增77% 业务多点开花“Al+云”成新引擎
长江商报· 2025-06-30 08:28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公司收入达9963 47亿元逼近万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 76亿元 [1][2] - 净利大增主要源于经营效率提升 资本配置优化及把握AI机遇 通过退出高鑫零售 银泰百货等非核心资产回收资金 [1] - 淘天集团收入达4498 27亿元同比增长3% 中国零售商业客户管理收入增长6% [2] - 菜鸟集团收入1012 72亿元同比增长2% 本地生活集团收入670 76亿元同比增长12% 虎鲸文娱集团收入222 67亿元同比增长5% [5] 核心业务发展 - 电商与"AI+云"构成双增长引擎 淘天集团88VIP会员规模突破5000万 全平台营销工具"全站推广"商家渗透率提升 [2] -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国际零售商业收入增长33% 速卖通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1180 28亿元同比增长11% 公共云收入加速增长 AI相关产品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4] - 通义千问Qwen3大模型开源一个月下载量突破1250万 通义系列开源模型累计下载超3亿次 衍生模型超10万个 [4] 战略布局 - 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1][5] - 构建涵盖技术底座 模型生态与行业赋能的完整AI体系 推动AI技术规模化应用 [4] - 阿里云服务63%中国A股上市公司 模型平台"百炼"用户显著增长 与宝马 中国联通等达成AI战略合作 [5] - 战略级创新业务表现亮眼 夸克月活用户突破2亿 钉钉付费周活用户达4200万 [5] 运营效率 - 退出非核心资产聚焦主业 高德 虎鲸文娱等业务实现单季度盈利 [4] - 本地生活集团亏损显著收窄 得益于运营效率提升与规模扩大 [5] - 跨境物流解决方案推动菜鸟增长 重点市场本地化策略提升速卖通经营效率 [3][5]
财经观察丨一份阿里财报里的“旧人”和“新势”
齐鲁晚报· 2025-06-27 08:25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收入达9963 47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 76亿元 [1] - 阿里云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同比增长 [1] - 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CMR)同比增长6% 88VIP会员规模超5000万 [1]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9%至1323亿元 [1][2] - 菜鸟集团收入1012 72亿元 同比增长2% [2] - 本地生活集团收入670 76亿元 同比增长12% 亏损显著收窄 [2] - 虎鲸文娱集团收入222 67亿元 同比增长5% 亏损收窄 [2] - 其他板块(盒马/阿里健康等)收入2062 69亿元 同比增长7% [2] 业务发展 - 阿里云服务63%中国A股上市公司 模型平台"百炼"用户显著增长 [1] - 速卖通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跨境业务本地化策略成效显著 [2] - 夸克月活用户突破2亿 钉钉付费周活达4200万 国内最大效率办公App [3] - 首批战略创新业务(1688/闲鱼/钉钉/夸克)保持增长 [3] - 退出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资产 高德/虎鲸文娱实现单季度盈利 [1] 战略布局 - 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1] - 与宝马/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达成AI领域战略合作 [1] - 明确"AI+云"为核心的第二增长曲线战略 [2] - 2025财年回购119亿美元股份 总股本净减少5 1% [3] 管理层变动 - 9名合伙人(戴珊/方永新/彭蕾等)退出合伙人名单 [3]
阿里巴巴,最新披露
证券时报· 2025-06-26 22:21
公司战略与AI布局 - 公司将AI视为未来十年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和最大机遇 全力投入AI基础设施和技术先进性建设 [1][2] - 公司提出"AI驱动"战略 聚焦"AI+云"业务组合 目标将其打造为第二增长曲线 [2][3] - 过去财年推动大模型基础研究和创新 通义Qwen3模型在全球多个评测中性能领先 已开源200余款模型 衍生模型超10万个 [2] - 未来三年计划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已与宝马、中国联通等行业头部客户达成AI战略合作 [3]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2025财年集团收入达9963.47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 [1] - 阿里云实现双位数收入增长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同比增长 服务63%的A股上市公司 [1][2] - 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6% 88VIP会员规模超5000万 活跃比例保持稳定 [4]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强劲增长33% 速卖通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核心业务进展 - 电商业务贯彻"用户为先"战略 优化商家经营生态 打造消费者-商家-平台共赢环境 [2] - 战略级创新业务表现突出:夸克月活突破2亿 钉钉付费周活达4200万 稳居国内效率办公类App第一 [5] - 有序退出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非核心资产 虎鲸文娱、高德等业务实现单季度盈利 [2] 技术发展与行业影响 - 公司开源开放路线获认可 目标通过协同发展推动通用人工智能(AGI)实现 [2] - AI技术变革带来行业机遇 公司强调需以创业公司心态捕捉创新机会 [3]
阿里年报披露变革成绩单,阿里致股东信聚焦AI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22:19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公司收入达9963.4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人民币 [4] - 经营利润从2024财年的1133.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财年的1409.05亿元人民币 [5]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从2024财年的797.41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财年的1294.7亿元人民币 [5] 业务板块表现 阿里云 - 阿里云财年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同比增长 [2] - 阿里云服务了约63%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模型平台"百炼"用户数量显著增长 [5] 淘天集团 - 客户管理收入(CMR)同比增长6%,88VIP会员规模超5000万人且保持高留存率 [6] - AI驱动的"全站推广"营销工具商家渗透率稳步提升 [6] 国际数字商业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财年收入同比增长29% [2] 创新业务 - 夸克月活跃用户突破2亿,钉钉平均付费周活跃用户达4200万 [6] 战略调整 - 有序退出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资产,提升互联网平台业务经营效率 [7] - 高德、虎鲸文娱等业务实现单季度盈利 [7] AI战略布局 - 通义Qwen3模型在全球多个权威评测中性能领先,已开源200余款模型 [10] - 开源模型衍生数量超过10万个,成为全球最大开源模型家族 [10] - 以"AI+云"为核心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加速AI产品国际化 [10][11] 公司愿景 - 未来十年将以AI为核心驱动力,以创业者姿态开启AI时代新征程 [8][9] - 战略重点为"用户为先"和"AI驱动",强调开源开放路线推动AGI发展 [10]
阿里巴巴,最新披露!
证券时报· 2025-06-26 22:15
阿里巴巴战略方向与AI布局 - 未来十年最大的增量和变量将以AI为核心驱动力[1] - 公司将AI视为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和最大发展机遇之一[1][3] - 全力投入AI基础设施和技术先进性建设以提升全球竞争力[1][3] - 计划三年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4] - 推动"AI+云"成为第二增长曲线[4]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5财年集团收入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1] - 阿里云收入突破双位数增长,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增长[1] - 阿里云服务了约63%的A股上市公司[1] - 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6%[6] - 88VIP会员规模增长至超5000万[6] 电商业务发展 - 聚焦电商和"AI+云"两大核心业务[3]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保持强劲增长,国际零售商业业务收入增长33%[6] - 全球速卖通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6] - 战略级创新业务1688、闲鱼、钉钉和夸克保持稳步增长[6] - 夸克月活跃用户突破2亿,钉钉付费周活跃用户达4200万[6] AI技术进展与开源战略 - 推动大模型基础研究和创新,扩大开源[3] - 通义Qwen3模型在全球多个权威评测中性能领先[3] - 已开源200余款模型,衍生模型超10万个[3] - 与宝马、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达成AI战略合作[4] 战略调整与业务优化 - 有序退出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资产[3] - 提高多个互联网平台业务经营效率[3] - 虎鲸文娱、高德等业务陆续实现单季度盈利[3] - 坚持"用户为先"战略贯穿所有互联网平台业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