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加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风起创新链,中国创新药研发景气度渐趋改善
2025-07-21 08: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创新药、CXO 及生命科学服务、中药和生物制品、干细胞、IVD、AI 加医疗、药店 - **公司**:信达、百济、石药、中生、一方、康辰药业、一方生物、三生制药、中国生物制药、君实生物、荣昌生物、神州细胞、华海药业、益杨科技、药明康德、昭衍新药、泰格医药、佐力、甘李药业、健之力、康缘药业、九芝堂、悦康、济川药业、新时力、我我生物、甘李通化、联邦制药、瑞迈特、新产业、金隅、华大智造、一心堂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创新药板块** - **行情展望**:下半年行情预计持续,支撑因素包括政策(临床许可加速、科创板和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上市、商保目录落地)、产业和 BD(预计更多大额产品 BD 落地)、业绩(创新药企进入盈利周期,头部企业业绩大概率符合或超预期,学术会议提供临床数据催化)[3] - **重点标的**:A股 推荐康辰药业和一方生物,H 股推荐信达生物、三生制药和中国生物制药,关注二代 IO 产品线相关公司(三生制药、君实生物等)[4][5] 2. **CXO 及生命科学服务板块** - **出海**:CDMO 公司订单增速回升到 15%以上并维持较长时间,订单转化为收入,收入和利润增长良好,如药明康德二季度收入超预期,经调整净利率达 33%,全年收入目标 415 - 430 亿元[6] - **内需**:内需见底,创新药研发投入来源渠道多样,今年创新药公司上市热潮可能重现,未盈利企业放开上市有望实现,如合源生物 7 月 1 日成功过会[6] 3. **创新研发投入资金来源** - **多元化**:除一级市场融资外,BD 首付款成为主要资金来源之一,今年前三个季度接近单季度生物医药投资体量,二季度达两倍以上,利好大分子条线产业链上游企业,如昭衍新药、泰格医药[7] - **趋势**:投融资一季度回暖,二季度预冷,随着港股创新药行情和估值重塑及未盈利企业放开上市,国内投资有望触底回升;一级市场募资方面,港股创新药 IPO 数量显著增加,上半年八家创新企业上市,截至 7 月 9 日 39 家医药公司排队上港股,其中 20 家为创新企业;A股 未盈利企业科创板上市通道即将放开;二季度港股医药公司 IPO 募集资金达 150 亿,剔除恒瑞部分也有 45 亿[20][21] 4. **中药和生物制品领域** - **业绩表现**:佐力和甘李药业二季度及全年业绩完成概率高;有创新药布局且主业稳定的公司(健之力、康缘药业等)在创新药资产方面未充分定价,有较大投资潜力[9] - **胰岛素业务**:甘李通化及联邦制药胰岛素业务表现突出,二季度及全年业绩预计较好[14] 5. **干细胞产业** - **中美进展**:美国 2024 年底、中国 2025 年初分别批准干细胞产品用于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干细胞技术还应用于组织修复,市场空间大[10] - **布局公司**:新时力、九芝堂、我我生物在干细胞技术方面有较早布局或创新,九芝堂针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新时力集中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11] 6. **IVD 行业**:今年量已恢复平稳并有所增长,增速稍慢于诊疗量;价格受集采影响去年降价明显,今年一二季度延续降幅 15 - 20%,预计三季度降幅减缓,明年价格趋稳,与诊疗量同步增长约 10%,关注新产业等国内出清状态良好的企业[16][17] 7. **AI 加医疗领域**:目前未看到明显产品落地或商业化收入,蚂蚁发布新 AI 加医疗模型,应用方面关注降本和新需求,持续跟踪金隅与华大智造等企业[18] 8. **药店行业**:今年二季度飞行检查提前,小型药店受处罚,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关注大型药店改造措施带来的变化,预计三季度看到业绩数据,服务端平稳,改善依赖经济环境和基本面变化[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康缘药业有两款减肥药(二把减肥药和双三把减肥药),安全性数据优异,有业务发展预期[13] - 非医药板块关注家用呼吸机赛道的瑞迈特、骨科行业相关公司以及医疗设备板块,医疗设备板块招标数据延续一季度快速增长趋势,今年去库存,预计三季度报表端改善,下半年设备更新政策资金落地后可能继续增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