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加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海内外CXO复盘 - 从短期、中期、长期维度看中国CXO的全球竞争力
2025-09-26 10:28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中国医药研发外包(CRO/CDMO)行业,具体包括临床前CRO、临床CRO、小分子CDMO和大分子CDMO(CRDMO)等细分领域 [1] * 提及的公司包括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康龙化成、凯莱英、博腾股份、泰格医药、普蕊斯、昭衍新药、博济医药等中国头部CRO/CDMO企业,以及三星生物等海外竞争对手 [1][3][7][8][9][10][11][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中国CRO行业在2024-2025年表现强劲,股价显著上涨,例如药明康德涨幅超过100% [1][4] * 增长主要受政策支持、AI技术应用和亮眼业绩驱动 [1][3][4] * AI技术通过缩短研发时间和提高效率为行业带来进展 [4] 全球竞争力与地缘政治风险 * 中国CRO行业在全球市场具备化学能力、合规产能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综合优势 [1][5] * 地缘政治风险(如印度PLI计划、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总体可控,原因包括行业粘性强、直接发往美国的收入占比较低(例如药明康德2024年直接发往美国收入仅占10%左右)以及头部企业积极布局海外产能 [1][5] 供需状况与行业趋势 * 供给端:小分子CDMO领域产能建设高峰已过,大分子CDMO领域仍处于高投入阶段 [1][6][11] * 需求端:全球医药管线数量和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中国本土临床试验登记总量攀升,需求侧保持强劲 [1][6] * 医药研发投入整体呈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 [7] 细分领域表现差异 * 大分子CDMO领域竞争加剧,药明生物2025年收入增速指引为14%-16%,低于三星生物的25%-30% [7] * 药明合联表现突出,2025年收入增速指引从35%上调至45%以上,市占率从招股时的9.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0%左右 [1][7] * 小分子CDMO方面,中国企业(如康龙化成、凯莱英、博腾)受益于工程师红利和化学优势,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长良好 [1][7] * 临床CRO和临床前CRO目前处于调整阶段,短期业绩波动较大 [3][7] 订单与业绩展望 * 大分子CDMO:截至2025年H1末,药明生物三年内未完成订单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3%),三星生物未完成订单187亿美元(同比增长43.8%),药明合联未完成订单13.29亿美元(同比增长57.9%),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长48.4% [8] * 小分子CDMO:中国头部公司新签订单增速良好,如药明康德2025年一季度新签订单增速约25%,康龙化成H1小分子CDMO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约20%,凯莱英截至2025年H1末在手订单10.88亿美元(较2024年底增长超10%) [8] * 临床CRO/临床前CRO:订单呈现回暖迹象,如泰格医药、普蕊斯订单增长达到或接近双位数,昭衍新药2025年Q2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8%,预示后续业绩可能恢复 [3][8][9][10] 资本开支与未来信心 * 大分子领域资本开支维持高位,国内外企业如三星生物、药明生物、药明合联投入显著 [11] * 小分子领域大部分国内企业已过资本开支高峰,但药明康德计划2025年至少投入70-80亿元,反映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11] 其他重要内容 * 多家CRO公司正布局多肽、寡核苷酸等新兴业务(New Modality) [3][12] * 部分企业如百诚医药、阳光诺和正在进行创新药转型 [12] * 投资建议:小分子领域优选估值底部、竞争格局良好、海外布局领先的企业(如药明康德);大分子领域关注具有阿尔法与贝塔双重优势的龙头;新兴业务布局是重要方向 [3][12][13] * 预计CDMO领域将在2026年持续稳健增长,临床前和临床CRO未来可能迎来拐点 [10]
风起创新链,中国创新药研发景气度渐趋改善
2025-07-21 08: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创新药、CXO 及生命科学服务、中药和生物制品、干细胞、IVD、AI 加医疗、药店 - **公司**:信达、百济、石药、中生、一方、康辰药业、一方生物、三生制药、中国生物制药、君实生物、荣昌生物、神州细胞、华海药业、益杨科技、药明康德、昭衍新药、泰格医药、佐力、甘李药业、健之力、康缘药业、九芝堂、悦康、济川药业、新时力、我我生物、甘李通化、联邦制药、瑞迈特、新产业、金隅、华大智造、一心堂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创新药板块** - **行情展望**:下半年行情预计持续,支撑因素包括政策(临床许可加速、科创板和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上市、商保目录落地)、产业和 BD(预计更多大额产品 BD 落地)、业绩(创新药企进入盈利周期,头部企业业绩大概率符合或超预期,学术会议提供临床数据催化)[3] - **重点标的**:A股 推荐康辰药业和一方生物,H 股推荐信达生物、三生制药和中国生物制药,关注二代 IO 产品线相关公司(三生制药、君实生物等)[4][5] 2. **CXO 及生命科学服务板块** - **出海**:CDMO 公司订单增速回升到 15%以上并维持较长时间,订单转化为收入,收入和利润增长良好,如药明康德二季度收入超预期,经调整净利率达 33%,全年收入目标 415 - 430 亿元[6] - **内需**:内需见底,创新药研发投入来源渠道多样,今年创新药公司上市热潮可能重现,未盈利企业放开上市有望实现,如合源生物 7 月 1 日成功过会[6] 3. **创新研发投入资金来源** - **多元化**:除一级市场融资外,BD 首付款成为主要资金来源之一,今年前三个季度接近单季度生物医药投资体量,二季度达两倍以上,利好大分子条线产业链上游企业,如昭衍新药、泰格医药[7] - **趋势**:投融资一季度回暖,二季度预冷,随着港股创新药行情和估值重塑及未盈利企业放开上市,国内投资有望触底回升;一级市场募资方面,港股创新药 IPO 数量显著增加,上半年八家创新企业上市,截至 7 月 9 日 39 家医药公司排队上港股,其中 20 家为创新企业;A股 未盈利企业科创板上市通道即将放开;二季度港股医药公司 IPO 募集资金达 150 亿,剔除恒瑞部分也有 45 亿[20][21] 4. **中药和生物制品领域** - **业绩表现**:佐力和甘李药业二季度及全年业绩完成概率高;有创新药布局且主业稳定的公司(健之力、康缘药业等)在创新药资产方面未充分定价,有较大投资潜力[9] - **胰岛素业务**:甘李通化及联邦制药胰岛素业务表现突出,二季度及全年业绩预计较好[14] 5. **干细胞产业** - **中美进展**:美国 2024 年底、中国 2025 年初分别批准干细胞产品用于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干细胞技术还应用于组织修复,市场空间大[10] - **布局公司**:新时力、九芝堂、我我生物在干细胞技术方面有较早布局或创新,九芝堂针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新时力集中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11] 6. **IVD 行业**:今年量已恢复平稳并有所增长,增速稍慢于诊疗量;价格受集采影响去年降价明显,今年一二季度延续降幅 15 - 20%,预计三季度降幅减缓,明年价格趋稳,与诊疗量同步增长约 10%,关注新产业等国内出清状态良好的企业[16][17] 7. **AI 加医疗领域**:目前未看到明显产品落地或商业化收入,蚂蚁发布新 AI 加医疗模型,应用方面关注降本和新需求,持续跟踪金隅与华大智造等企业[18] 8. **药店行业**:今年二季度飞行检查提前,小型药店受处罚,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关注大型药店改造措施带来的变化,预计三季度看到业绩数据,服务端平稳,改善依赖经济环境和基本面变化[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康缘药业有两款减肥药(二把减肥药和双三把减肥药),安全性数据优异,有业务发展预期[13] - 非医药板块关注家用呼吸机赛道的瑞迈特、骨科行业相关公司以及医疗设备板块,医疗设备板块招标数据延续一季度快速增长趋势,今年去库存,预计三季度报表端改善,下半年设备更新政策资金落地后可能继续增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