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原生公司
icon
搜索文档
从兼职工程师直接跳到CTO,他用两个月让一款Agent干掉60%复杂工作并放话:“代码质量与产品成功没有直接关系”
36氪· 2025-10-30 19:50
当大多数公司仍在摸索如何让开发人员有效使用 AI 编程工具时,金融科技公司 Block 已在 8 周内将 AI 智能体部署给全体员工,覆盖规模达 1.2 万人。 Block 是由美国知名互联网企业家、Twitter 联创 Jack Dorsey 与合伙人于 2009 年创立的金融科技公司,当时公司名为 Square, Inc。 该公司初期的核心产品是 Square 支付设备——一个可插入手机、将手机变为刷卡终端的方形读卡器。该产品诞生于 Dorsey 与合伙人 Jim McKelvey 在圣 路易斯的一个小办公室中,为了解决小商户无法接受信用卡的问题而设计。 随着业务不断扩展,公司于 2015 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2021 年 12 月 10 日,公司正式将名称由 Square, Inc. 更名为 Block, Inc.,以体现其从支付服务 扩展至更广泛金融与区块链生态的战略意图。至 2024 年,Block 在美国已服务约 5,700 万用户、约 400 万商户。 在 AI 与自动化方面,Block 在 2025 年初推出了一个名为 "Goose" 的开源 AI Agent 框架。Goose 的设计初衷 ...
a16z最新报告:初创公司真金白银投AI,但钱花哪儿了?
36氪· 2025-10-13 09:34
报告核心观点 - AI初创公司资金主要流向API调用和高薪AI工程师招聘,而非昂贵的模型训练[1] - AI正在重塑个人技能、工作任务和团队架构,对大公司和初创企业的影响不同,初创领域涌现出围绕新软件架构的AI原生公司[1] - 榜单基于20万企业客户最近三个月(2025年6月至8月)的真实支出数据,评选出50家最受市场认可的AI原生应用层公司,反映了初创公司愿意为何种AI产品付费[1][2] AI应用市场趋势 - 横向应用(提升企业整体效率)占据市场主导,占榜单60%份额,垂直应用(针对特定岗位)占40%份额[2] - 横向应用中,通用大语言模型助手(如OpenAI、Anthropic、Perplexity、Merlin AI)和智能工作平台(如Notion、Manus)备受瞩目[2] - 会议支持工具(如Fyxer、Happyscribe、Plaude、Otter AI、Read AI)是横向应用的重要类别,并正向更深度功能(如实时会议反馈)拓展[3] - 创意工具和氛围编码两类垂直应用正在实现“横向化”突破,打破职能壁垒,被所有岗位员工使用[3] - 创意工具是榜单中最大的单一类别,共有十家企业上榜,图像与视频类应用数量突出,虚拟形象应用开始崭露头角[3] 垂直应用发展路径 - 垂直领域AI沿两条路径发展:一是通过接管重复性工作释放人力,二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岗位形式[4] - 在入选的17家垂直应用公司中,12家专注于人力增强型工具,5家直接提供端到端工作的“AI员工”[4] - 能够独立完成复杂流程的智能体正在崛起,未来可能催生完全由AI驱动的新服务模式[4] - 三大垂直赛道表现突出:客户服务领域(Lorikeet、Customerio、Ada、Crisp)、销售与市场拓展(Instantly、Clay、11x)、招聘与人力资源(Micro1、Metaview、Applaud)[4] - 另有专注于更广泛“运营”领域的企业,如Delve(合规自动化)和Combinely(智能财务),展现出垂直AI应用的多元化[4] 氛围编码领域演进 - “氛围编码”领域已突破消费市场边界,进入企业工作流,榜单中四家专注于AI应用开发的公司表现亮眼:Replit、Cursor、Lovable和Emergent[5] - Replit在企业客户中产生的收入约为Lovable的15倍,因其能开发功能完整的企业级应用、智能体和自动化工作流,更契合现代企业需求[5] - 该领域未来演进方向关注:会因不同应用开发平台兴起而走向“碎片化”,还是在企业级市场出现“赢家通吃”格局[5] 产品进化路径 - 榜单中近70%公司的产品支持个人用户直接使用并推广至团队,无需强制购买企业许可证[5] - 在12家同时出现在消费级TOP100榜单的公司中,11家遵循从服务个人用户起步,逐步拓展团队协作和企业级功能的发展路径[6] - AI带来的根本性变革使消费级AI产品在保持易用性的同时,首次具备满足企业需求的能力,正以空前速度被“自下而上”地引入工作场景[6] - 与以前的软件时代相比,新一代AI公司在成立初期就能通过产品驱动增长,快速进军高端市场[6]
YC最新路演揭示AI创业生存法则:再不垂直,就是死
虎嗅APP· 2025-06-18 18:31
AI创业趋势变化 - 创投风向从通用技术转向垂直细分领域 垂类AI应用成为新生存法则 定义垂类AI为解决特定行业垂直工作流问题 水平通用AI为解决跨行业同一环节问题 [2] - YC孵化器地位显著 累计孵化3000+初创公司 投资组合市值超8000亿美元 Airbnb、Stripe等明星企业均出自YC [2] - 2023至2025年垂类AI项目占比从19%跃升至40% 水平通用AI项目从49%降至26% 显示资本明显向垂直领域倾斜 [6] AI原生公司特征 - AI原生公司崛起 在YC路演中占比高 团队组建和产品落地速度极快 数月内即可完成 [3] - 组织形式和思维模式完全围绕AI构建 发展速度远超传统转型AI的公司 [7] - 年收入增长惊人 部分团队12个月内达1000万美元 仅需不足10人 超越Airbnb每周10%增长的记录 [5] 技术平权与行业门槛转移 - 氛围编码(Vibe Coding)普及 开发者角色转变为架构师 YC四分之一的创业者采用该模式 AI承担80%代码生成工作 [5] - 技术壁垒消失 垂直行业理解成为核心竞争力 需深入行业毛细血管 [5] - 通用AI工具估值高企 新进入者机会渺茫 如Codeium被OpenAI以30亿美元收购 显示基础技术服务标准化趋势 [8][9] 垂直领域应用案例 - Kirana AI切入百年杂货店痛点 通过AI门店经理实现盗窃检测、安全监控、缺货通知 直接提升微薄利润行业的运营效率 [10] - Eloquent AI专注金融合规 绕过API直连数据库 解决幻觉问题和监管障碍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11] - 垂直AI商业价值倍增 如法律行业AI可赚取律师费而非订阅费 替代多人团队创造更高客户价值 [12] 创业方法论革新 - 创始人需深度融入行业 YC案例显示医疗账单服务创始人亲自担任医疗账单员获取一线洞察 [13] - 路演项目需方向明确 频繁转换方向将影响融资 本届YC垂直项目获投资人快速认可 [6] - 窗口期缩短 产品落地和收入形成速度决定生存 迭代周期压缩至数月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