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支付

搜索文档
蚂蚁的第三次跃迁
虎嗅APP· 2025-09-12 18:28
在那些看似已经固化的市场,奇袭正在发生。 比如支付。 这个入口散布在中国400多个城市、涵盖5000多个品牌以及上千万大中小微商家。 它不像那种脉冲式的互联网目光聚焦效应,对于2亿用户来说,是一个新的街坊邻里、每日见面的新 伙伴。 事实上,在互联网用户增长整体放缓的今天,支付宝的"碰一下",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9月11日,支付宝公布数据,支付宝碰一下的用户已超过2亿。而这距2024年6月7日,第一笔碰一下 交易达成算起,用时不到一年半。 此前,支付宝"碰一下"花了321天,实现第一个1亿用户;而第二个1亿,仅花费前者一半的时间,增 速明显加快。当初,扫码支付达到同等规模,用了整整30个月。 对于一个2亿用户规模的服务应用来说,俨然已经再造了一个新入口。 | | ın xıəomi | 、小天オ | HONOR | vivo | oppo | GARMIN | | --- | --- | --- | --- | --- | --- | --- | | | | 10大厂商联合成立碰一下应用生态联盟 | | | | | | | oppo | vivo | ını xıəomi | HONOR | 小天才 ...
中国资产持续爆发,阿里巴巴涨逾6%,支付宝首推“AI付”,香港科技ETF(513560)跳空高开涨近2%,盘中价涨破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9-12 10:38
| | 近一年 | 近三年 | 近五年 | 2018 年以来 | | --- | --- | --- | --- | --- | | 港股通科技 | 90.96% | 56.50% | 3.21% | 60.63% | | 恒生科技 | 70.64% | 44.43% | -17.96% | 6.11% | | 港股通互联网 | 86.50% | 51.57% | -20.08% | 0.56% | 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为2018/1/1到2025/9/11;近五年、近三年、近一年的时间区间分别为2020/9/12-2025/9/11, 2022/9/12-2025/9/11,2024/9/12-2025/9/11。风险提示:我国股市运作时间较短,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周四美股,热门中概股集体走强,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收涨2.89%。阿里巴巴收涨7.9%,蔚来涨6%,百度、房多多、 京东涨超3%,网易、小马智行、小鹏涨超2%,腾讯、理想、小米、百胜中国涨超1%,新东方和美团则跌超1%。 2025年9月11日早盘,香港科技ETF(513560)跳空高开涨近2%,冲击4连涨,盘中价格创上市以来新高 ...
支付宝“AI付”来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9-11 20:36
除了手机,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智能设备已加入"碰一下"生态。在今年的外滩大会上,由华为、OPPO、vivo、小米、荣耀、小天才、佳明、Rokid、夸 克、雷鸟等十大智能硬件厂商联合支付宝发起"碰一下应用生态联盟",将进一步推动"碰一下"生态的丰富。 在9月11日召开的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支付宝公布了"碰一下"最新数据:用户规模已突破2亿,新增1亿用户的速度快了一倍,刷新互联网产品增速 新纪录。同日,支付宝还推出了国内首个"AI付"服务,率先在瑞幸咖啡的AI点单助手"Lucky AI"上线。 此前,支付宝曾披露"碰一下"推出321天后用户数超1亿,创下支付领域的增长新纪录,而此次用户规模从1亿增至2亿的时间进一步缩短至4个月。 支付宝相关数据显示,"碰一下"已成服务新入口,近1亿用户已使用至少2项"碰一下"服务。目前,已有超1000个细分场景可以"碰一下"快捷进入,涵盖点 餐、取快递、拿外卖到电梯红包互动等多元服务。用户使用"碰一下"的轨迹呈现出"支付先行、服务多元"的良性发展态势。 同日,支付宝还推出了国内首个"AI付"服务,面向AI时代为智能体提供支付服务,并率先在瑞幸咖啡的AI点单助 ...
支付宝AI付登陆瑞幸支付宝小程序和App,说话可点单又能支付
央广网· 2025-09-11 16:56
瑞幸咖啡技术中心产品总监蒲瑜表示,"Lucky AI"上线"支付宝AI付"既为用户带来了全新咖啡消费体验,更释放了"咖啡+AI"的想象力,为瑞幸后续拓 展更多服务场景奠定了基础。接下来,瑞幸将持续加大技术应用,升级用户消费体验,为中国咖啡市场打造AI服务新范本。 蚂蚁集团数字支付事业群首席技术官朱林表示:支付宝始终致力于通过产品创新,解决支付中存在的安全信任和便捷两大课题,此次为智能体提供"AI 下单+支付"解决方案,旨在服务好用户、产业和时代的需求,做好激活AI产业生态的一把钥匙。 图说:支付宝重磅发布国内首个AI付 以点咖啡为例,此前用户通过AI智能体下单,仍需跳转至支付页面再予手动确认。现在,用户在瑞幸支付宝小程序或瑞幸App唤起"Lucky AI",不仅可 以说句话点咖啡,还可以直接说句"下单",完成身份核验后即支付。整个过程用户无需离开AI对话界面,像日常和店员聊天一样简单自然。 帮我推荐 一杯咖啡 � 9:41 Lucky Al点单 < 好的、为您推荐一款人气饮品: 橙C美式,它 是瑞幸首创,含NFC相汁,还有2.5个橙子。 千净配方,很值得尝试! 目班 外送 城與大廈店, T 橙C美式 (首创) ...
支付宝推出国内首个“AI付”
第一财经· 2025-09-11 16:20
9月11日,在 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 上,支付宝宣布推出国内首个"AI付",并联合瑞幸咖啡首发 上线,率先打通了智能体内下单与支付全链路。用户可以在瑞幸的支付宝小程序或官方App,与AI点 单助手对话完成下单并支付。(第一财经记者 陈君君) ...
如果AI开始用钱:加密货币能接住吗?
虎嗅· 2025-08-19 10:01
传统支付与AI的冲突 - 传统支付系统未为AI和机器人设计入口 导致安全 合规 手续费 结算速度 拒付风险等问题 [1][2] - 信用卡支付行为仍指向持卡人本人 AI缺乏决策闭环和独立经济后果 与AI自洽经济体目标相悖 [3] - 支付行业标准PCI DSS严格限制卡数据存储 AI使用卡号存在合规风险 CVV不可存储于任何媒介包括大模型链路 [4][5] - 传统支付体验设计对抗机器人 如CAPTCHA 生物识别 页面差异 费率结构不适应AI高频小额交易 [6] 加密货币的适配性 - 数字货币不可撤销特性使AI支付与交付对等 赋予AI民事行为能力 [3] - AI原生服务与加密支付完美匹配 实现DvP(付款即交付) 按量计费模式优于传统订阅制 [7] - 计费单位可对齐 1 AI token=1 crypto token 支持微支付和链上自动结算 [7] - 机对机支付是原生数字场景 crypto天然适配 人机混合场景需法币桥接过渡 [8] 潜在落地场景 - 多Agent游戏经济 NPC间打赏 购买素材 智能合约自动结算 [9] - 自动化代码悬赏 机器人发布需求并按提交自动结算 [9] - 能源优化场景 AI订阅天气API自动控制用能 按API调用计费 [9] 技术实现路径 - 交易构造与签名分离 Agent构造交易包 本地离线设备签名保障安全 [10] - 流程与信用卡芯片签名同构 区别仅在于物理形态和加密算法 [11] - 链上钱包将签名权收回本地 通过code is law实现标准化账单和不可撤销委托 [13] 身份与法律基础 - 加密货币支付使AI行为具备数字世界独立身份 形成民事主体 [14] - 链上签名构成数字法律不可撤销委托关系 基础为code is law [15] AI能力局限性 - 大模型在支付等关键路径需引入签名和规则层约束 弥补推理不确定性 [17]
微信支付宝,开打Agent
虎嗅· 2025-07-24 14:29
支付MCP协议竞争 - 腾讯元器近期接入微信支付MCP,支持开发者在智能体上增加下单、赞赏、查询订单等功能[1] - 支付宝早于微信3个月联合魔搭社区推出"支付MCP Server"[1] - MCP协议已成为AI领域构建Agent的必备设施,使大模型能在统一标准下调用外部工具[2][3] - 支付MCP协议的推出凸显国内支付双雄对AI支付入口的新一轮抢夺[4] Agent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被行业视为Agent元年,DeepSeek R1等推理模型的开源加速这一趋势[5] - AI行业正从"预训练"转向"推理"新范式,目标是使模型在特定复杂任务上表现出色[5] - 近期更新的模型如MiniMax M1、Kimi K2、Qwen3-Coder都强调构建Agent能力的优势[6] - 99%的AI创业项目可能在一两年内被淘汰,最终留下底层基础设施公司或垂直应用产品[8][9] 支付MCP的技术价值 - MCP协议出现前,开发者需繁琐调用API并自行编写代码实现Agent支付功能[10][11] - 支付MCP协议简化开发流程,用自然语言替代人工写代码[12][13] - 典型案例包括"诗人智能体",用户付款后即可获得生成诗词[13] 平台生态战略布局 - 支付宝2023年9月启动智能体生态共建计划,推出"百宝箱"开发平台[15] - 腾讯更看好微信生态中智能体的差异化,利用社交、内容和服务体系优势[15] - 科技大厂希望通过吸引智能体开发者来强化自身生态[16] - Agent爆发将带来应用生态重塑和新支付入口争夺机会[17] 支付市场竞争现状 - 2020-2024年中国网络支付用户从8.54亿增至10.29亿,占网民比例从86.4%升至92.8%[19] - 微信和支付宝月活分别达10亿和9亿,用户增长接近天花板[19] - 支付宝2023年7月推出"碰一下"简化支付流程,2024年4月宣布加码百亿资源[20] - 微信2023年9月重启刷掌支付推广,进入部分便利店[21] 历史竞争格局 - 2014年底微信通过红包奇袭支付宝,2016年微信支付线下份额超越支付宝[23] - 2018年后双方围绕扫码支付和刷脸支付持续竞争[24] Agent商业化挑战 - Agent产品普遍入不敷出,商业化闭环路径仍是行业难题[7] - 需要解决用户获取和留存两大根本问题[7] - 当前Agent交易案例多为单点定制项目,缺乏通用性和泛化性[27] - Agent需解决跨App交互问题,可能触动传统应用的既有商业模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