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智驾2.0
icon
搜索文档
比较研究系列:AI智驾2.0,迈向智能涌现
平安证券· 2025-11-24 20:22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智能驾驶演进已从2024年的端到端范式确立,迈入智驾到AI 2.0的规模化能力兑现期 [1] - 基于模型能力提升及多样化的训练数据,智驾系统可能涌现出自主应对极端边缘场景的能力,从而推动智驾系统进一步打通商业闭环 [1] - 2026年AI智驾持续进阶的三条主旋律是:新一代城区领航算法迭代、软硬一体优化、基于量产车的Robotaxi业务推进 [81] - AI智驾是迈向物理世界通用人工智能的必经之路,拥有多样化的真实路采数据及雄厚研发资源的玩家胜算更大 [81] 技术迭代 特斯拉智驾软硬件新迭代 - 特斯拉FSD V12转向端到端架构,带来智能驾驶的重大飞跃,FSD(监督版)累积行驶里程超过60亿英里 [7] - FSD V14采用新软件架构,参数规模实现大幅提升,整合了Robotaxi项目中的技术成果 [7] - 下一代芯片AI5性能指标远超AI4,据称有望成为“针对参数规模约2500亿以下模型的最佳推理芯片” [7] - Robotaxi业务进展:现有Robotaxi车队在无安全员状态下已累计行驶超25万英里,预计到2025年底奥斯汀地区实现无安全员运营,专为无人驾驶设计的Cybercab目标年产能从50万辆上升至200万辆甚至500万辆 [7] - 人形机器人Optimus V3将于2026年一季度发布,目标搭建年化产能100万台的生产线,单台生产成本预计约2万-2.5万美元 [9] 中国高阶智驾发展阶段 - 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发展历经三阶段:规则系统阶段、混合系统阶段、完全数据驱动的系统构建阶段 [12] - 中国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已迈入第三阶段(数据驱动的全新发展阶段),从硬件堆料阶段(2021年),迈过人海战术的规则阶段(2023年),进入到数据驱动阶段(2024年开始) [15] - 基于真实数据的规模效应催生端到端2.0阶段到来,主流玩家技术架构趋势是训练端更强调强化学习,车端强调更高程度的模型化 [18] 主流玩家技术架构方向 VLA(视觉-语言-动作)方向 - 理想汽车和元戎启行采用VLA路线,理想汽车在2025年9月10日已开启VLA司机大模型的全量推送,元戎启行在2025年8月发布VLA模型并宣布已获5款车定点 [24] - VLA融合视觉、语言和动作三大模态,通过统一的多模态学习框架,将感知、推理与控制一体化,具备强大的思维链能力,能摆脱传统端到端模型的黑盒难题 [27][28] - VLA训练过程包括基座模型预训练、动作微调、强化学习优化三个阶段 [34] - VLA带来五大体验升级:空间语义理解、异形障碍物识别、文字引导牌理解、语音交互控车、防御性驾驶能力 [42][46] - VLA当前瓶颈在于车端算力及存储带宽不足制约模型潜力释放,以及对海量高质量数据的需求 [45][52] 华为ADS 4.0 - 华为ADS 4.0采用WEWA架构,标志着实现了从“数据驱动”向“场景驱动”,核心迭代在于实现了“AI训练AI”的闭环 [49] - WEWA架构由云端World Engine(世界引擎)和车端World Action Model(世界行为模型)组成,通过云端与车端协同进化以系统性解决长尾难题 [53] - 华为凭借45 EFLOPS云端算力、超100万台车的搭载量、超50亿公里的累计智驾里程保持领先优势 [49] 地平线机器人 & Momenta - 地平线最新版HSD基于一段式端到端架构和强化学习能力,推动辅助驾驶迎来拟人化体验拐点,旨在实现系统低延时、全方位防御性驾驶、横纵向合一的车控 [59][60] - Momenta最新版算法为基于强化学习的一段式端到端飞轮大模型,坚持“两条腿”战略(量产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Robotaxi),累计合作量产车型已超160款 [61][62] - Momenta的“数据飞轮”依赖数据驱动、海量数据和闭环自动化工具链三个关键因素 [62] 商业模式 Robotaxi业务提速 - 主流高阶智驾玩家基于消费级量产车业务进军Robotaxi业务的节奏加快,主要原因包括:Robotaxi可提供关键的长尾场景数据作为模型训练“燃料”;家用量产车与Robotaxi技术可复用,商业模式协同效应凸显;Robotaxi是“出行即服务”的关键战略卡位 [66] - 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形成两种技术路线:以Waymo为代表的“跨越式路线”(系统规范与安全冗余强,但成本高、扩展慢)和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渐进式路线”(依托数据规模和迭代效率,更具商业化弹性) [67] - 华为规划2026年实现高速L3规模商用,2027年全面开启载人与载物的无人化新时代 [73][74] - 地平线认为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渐进式路线是实现L4的更优路径,扎实的L2基础能力是实现L4的必经之路 [75] - 元戎启行宣布将于2025年底落地Robotaxi业务,其Robotaxi与量产车共用一套技术框架,实现数据驱动的商业闭环 [76] 投资建议 - 推荐赛力斯、地平线机器人、长城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