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检测论文
icon
搜索文档
学者三年实地调查被判AI代笔!原创如何避免被“误伤”?
环球网资讯· 2025-05-18 14:06
AI检测论文的现状与问题 - AI工具已能生成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的学术内容,部分高校要求毕业论文检测AIGC使用情况,AI生成率过高可能导致学生无法毕业 [1] - 同一篇论文在不同时间检测AI率差异显著,某学生论文AI率从10 37%升至27 54%,导致需自费重新降重 [1] - 某知名检测平台计费方式不合理,按计空格的字符数收费,导致1 3万字符论文按1 5万字符收费,多收6元 [1] 检测平台的问题与用户反馈 - 某平台大学定制版与大学生版检测系统不互通,导致用户需支付两次检测费用 [2] - 黑猫投诉显示,不合理收费和AI检测误判并非个例,有副教授耗时3年原创内容被标为"高度疑似AI生成" [3][4] - 文科论文引用古籍文献或使用排比句时易被误判,学生需额外花费上百元降AI率 [4] 专家观点与行业建议 - AI检测误判难以避免,因AI面对未训练场景易出错,技术再进步也无法完全消除误判 [5] - 清华大学教授指出AI检测标准模糊,AI可生成多样语言风格,检测平台难应对熟练用户 [5] - 教育部门未出台AI检测规定,高校政策总体审慎,专家建议避免强制检测,应引导学生合理使用AI工具 [5]
比论文查重更折磨,AI成了这届毕业生的噩梦
36氪· 2025-05-14 10:34
看到今年的毕业季,估计王勃会气得从地里爬出来,把开发AIGC检测模型的人电脑插头拔了。 事情是这样的,今年很多学校为了防止学生用AI写毕业论文,在论文送审时加了一项"AIGC检测",意思就是检测你文章里多少内容是由AI生成的。 因为自己写得太专业,被检测成AI写的。 有给导师改一遍,AI生成疑似度反而涨了的。 甚至有人把《滕王阁序》塞进去,发现其AI生成疑似度高达惊人的99.2%。 起初,这条公告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但直到最近,大伙的论文都接近尾声了,才发现这玩意儿让大伙的毕业季变成了走马灯。 "我写的内容会被识别成AI,而AI写的反而不会被识别成AI,因此AI检测论文就是在检测谁能把话说的更不像人话。"25届毕业生小蛋如是说,此处内含 脏话过滤器。 大伙发在网上的评论,更是一个比一个离谱。 这下合理了,原来咱勃哥开的是AI挂,我就知道没人能即兴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而且你猜怎么着?AI生成疑似度的检测,也是由AI进行的。 这活儿,别说碳基生物了,硅基生物都想不到,自己被设计出来,要帮人写文章,改文章,还要帮你猜猜这文章是不是人写的??早知道上辈子烂在服务 器里了。 为了和广大毕业生感同身受,咱也掏出了同事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