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科技巨头金融循环
icon
搜索文档
A股策略周报 20251109:从算力到电力-20251109
国金证券· 2025-11-09 16:09
核心观点 - 市场焦点正从AI算力转向电力等传统产业,科技巨头的金融循环脆弱性显现,市场更关注其AI业务的创收能力而非资本开支[3] - 全球电力短缺引发对中国优势资产的重定价,A股行情从TMT板块扩散至电力设备、化工等板块,中国在能源转型中构建的庞大产能价值被重新发现[4] - 投资机会沿三条路径扩散:电力设备内部补涨、化工等产业链扩散、高能耗行业的成本优势,中期看好实物资产和中国优势制造的重估行情[5] 行情延续切换,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市场 - 海外大型科技股表现不佳,受美国货币市场利率快速上行及市场对AI巨头金融循环风险的警觉影响[10] - 市场关注点从激进的资本开支转向AI业务本身的创收/创现能力以及可持续增长,焦点转向更具确定性的存储与电力板块[10] - 标普500科技板块近期表现落后,而A股中与海外科技股联动性强的TMT板块表现明显落后于电力设备、化工等受益于海外电力短缺的板块[14][15] 在扩散与重估行情中梳理未来潜在机遇 - 电力设备板块的重估驱动在于其过去因产能过剩被长期低估,当前恰逢供给侧出清尾声与海外电力短缺带来的估值与业绩双重修复[18] - 在电力设备内部,电工仪器仪表细分领域交易拥挤度偏低,且盈利估值匹配度较高,可能存在补涨机遇[18] - 化工板块是行情扩散的重要方向,部分细分行业如钛白粉、有机硅、涂料油墨、改性塑料与膜材料,在2020年至2022年与电力设备股价相关性高,且当前新增产能有限、库存周期处于底部[27][28][29] - 其他与能源转型相关的扩散方向包括玻璃玻纤、自动化设备、金属新材料等板块,其在2020年至2022年与能源板块股价相关性维持在40%以上,财报词频热度提升[34] - 海外缺电将提升高电耗产业的生产成本,中国在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物制品、钢铁、纺织、造纸等高电耗行业具备成本优势,有望提升全球份额[35] 焦点已经转换 - 市场底层逻辑已变,短缺环节从美国主导的算力产业链过渡到中国更具优势的电力、制造与基础设施产业链[38] - 短期关注三条扩散路径:电力设备内部补涨(电工仪器仪表)、产业链扩散(化工如有机硅、钛白粉、膜材料、改性塑料等)、以及高能耗板块的成本优势(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物、钢铁、纺织、造纸)[38][39] - 中期维持推荐:受益于国内反内卷及海外制造业修复的实物资产(铜、铝、锂、油、煤炭、油运);中国优势产业海外变现的资本品(工程机械、电力电网设备、重卡、国防军工);国内价格企稳下的内需板块(食品饮料、航空)[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