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储
icon
搜索文档
江波龙(301308) - 2025年7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5 18:42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时间为 2025 年 7 月 23 日 15:30 - 18:00,地点在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星海街 33 号旗下高端封测制造基地(元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2][3] - 参与调研的是 28 家机构代表,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朱宇和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许刚翎 [2][3] 收入与市场前景 - 公司收入规模占全球半导体存储市场规模较低,企业级存储、高端消费类存储处于高速增长初期,成长空间大 [3] - 企业级存储业务 2024 年实现超 600%收入增长,2025 年一季度收入实现超 200%快速增长 [3] - 与闪迪合作推出 UFS 产品及解决方案,有望扩大在嵌入式存储市场领先地位,提升高端存储市场占有率 [3] 盈利水平展望 - 积极推进 TCM 模式应用,已与传音、ZTE 等 Tier1 客户达成合作,未来将在主要大客户合作上持续突破 [3] - TCM 模式可降低价格波动影响,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3] 企业级存储竞争优势 - 是国内少数具备“eSSD + RDIMM”产品设计、组合及规模供应能力的企业 [4] - 企业级存储产品获不同行业知名客户认可,适配性和可靠性强,能满足高性能和定制化需求 [4] - 随着 AI 应用加速,国产企业级存储产品需求增加,公司企业级业务有望在重要客户处取得突破 [4] 主控芯片研发 - 多年前布局自研主控芯片,推出多款应用于不同存储产品的主控芯片 [4] - 搭载自研主控芯片的存储产品有性能和功耗优势,如 UFS4.1 产品顺序读写和随机读写性能优于市场主流产品 [4] - 2025 年自研主控芯片出货规模将明显放量增长,同时保持与第三方主控芯片厂商合作 [4] 技术储备与专利合作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获得专利 570 项,软件著作权 138 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11 项 [5] - 已获得多种存储产品标准必要专利,并与众多晶圆原厂和行业头部独立存储器企业达成专利授权合作 [5] 市场价格趋势 - 2025 年第一季度后半期存储产品市场价格及预期上扬,下游需求实质性增长,市场自 3 月底逐步回暖 [6] - 预计第三季度服务器和手机等领域存储产品价格仍具上行动能 [6] 公司合作与产业链定位 - 在存储器环节技术积累深厚,能满足高性能和定制化需求,提供高附加值 [6][7] - 将发展为连接上游晶圆原厂与终端应用市场的重要桥梁,与闪迪的合作体现技术实力与产业定位 [7] - 与产业重要参与者深度合作,强化在存储生态中的独特地位和产业竞争地位 [7]
McGrath Rentp(MGRC)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25 06:02
McGrath RentCorp (MGRC) Q2 2025 Earnings Call July 24, 2025 05:00 P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Joseph Hanna - President, CEO & DirectorKeith Pratt - EVP & CFOScott Schneeberger - Managing DirectorWill Gildea - Equity Research AssociateSteven Ramsey - Deputy Director of Research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Marc Riddick - Senior Equity AnalystOperatorconference call is being recorded today, Thursday, 07/24/2025. Before we begin, note that the matters that the company management will be discussing today that are n ...
【招商电子】SK海力士25Q2跟踪报告:DRAM和NAND出货量超预期,上修全年资本开支指引
招商电子· 2025-07-24 23:06
财报表现 - 25Q2收入22.23万亿韩元,同比+35%/环比+26%,创单季历史新高,主要受DRAM和NAND出货量超预期及价格改善驱动 [1][5] - 25Q2毛利率54%,同比+8pcts/环比-3pcts,净利率31%,同比+6pcts/环比-15pcts [1][5] - DRAM收入17.1万亿韩元,同比+58%/环比+21%,出货量环比+25%,ASP增长低个位数百分比 [1][5] - NAND收入4.7万亿韩元,同比-8%/环比+47%,出货量环比+70%,ASP下降高个位数百分比 [1][5] 市场展望 - 预计25H2存储需求持续增长,服务器市场受大厂CAPEX推动保持健康增长,通用服务器需求因换机周期和新CPU采购提升 [2][22] - AI应用推动PC及手机换机需求,带动单机内存容量增长 [2][22] - HBM需求中长期保持强劲,HBM3E按计划推进,已向客户提供HBM4样品 [3][23] - NAND市场疲软将持续,但AI推理数据缓存至eSSD的趋势或未来2-3年带动需求显著增长 [3][34] 业务动态 - 预计25Q3DRAM出货量环比增长低至中个位数百分比,NAND增长相对有限 [3][23] - 资本开支超预期,新增支出主要用于HBM相关设备,M15X工厂计划25Q4投产 [3][32][33] - 1C纳米DRAM制程转型升级将于25H2启动,2026年全面推广 [3][33] - 计划推出基于LPDDR的服务器模块及24GB GDDR7产品,扩大120TB以上QLC企业级SSD销售 [23] 技术进展 - 垂直栅极平台和3D DRAM技术为下一代DRAM重点方向,可提升面积效率及集成密度 [35] - HBM4通过增加IO数量和提高能效设计优化性能,新增成本已纳入定价策略 [29] - 中国工厂将专注传统DRAM(如DDR4/LPDDR4)的稳定供应,DDR4营收占比已降至个位数 [27][30] 客户与产能 - HBM客户谈判按计划推进,强调长期合作与可靠交付 [25][32] - 第二季度客户因关税不确定性提前采购,库存水平未显著抬升 [26][28] - M15X工厂2026年大规模量产HBM产品,龙仁工厂一期2027Q2完工 [23][33]
特斯拉下跌7.12%,报308.89美元/股,总市值9963.09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7-24 21:39
股价表现 - 7月24日开盘下跌7 12%至308 89美元/股 成交额33 83亿美元 总市值9963 09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收入总额418 31亿美元 同比减少10 62% [1] - 归母净利润15 81亿美元 同比减少43 33% [1] 评级动态 - 7月23日获Guggenheim Investments重申Sell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75美元 [1]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03年7月1日 主营电动汽车及能源系统设计/制造/销售/租赁 [1] - 全球首家垂直整合可持续能源公司 覆盖发电/存储/消费全链条 [1] 产品与技术 - 现有产品线涵盖Model 3/Y/S/X/Cybertruck/Semi/Roadster等多款车型 [2] - 技术优势包括领先的自动驾驶(FSD)硬件/神经网络/续航里程/充电灵活性 [2] - 车辆特性突出加速/操控/安全性 支持无线更新降低使用成本 [2]
特斯拉
数说新能源· 2025-07-24 10:42
自动驾驶与Robotaxi进展 - Robotaxi服务已在奥斯汀启动并扩展运营区域 未来几周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 目标年底前覆盖美国一半以上人口[1] - 正在推进旧金山湾区 内华达州 亚利桑那州和佛罗里达州等地的监管审批 技术准备就绪 等待许可[1] - 奥斯汀Robotaxi累计运行超7000英里 无重大安全事故 计划将运营范围扩大至当前十倍[12][21] - 预计明年年底Robotaxi业务将对财务产生实质性影响 Cybercab车型目标成本降至每英里0.25美元[22][27] - FSD V12版本在北美上线后采纳率提升约25% 安全性为非FSD车辆的10倍[10][29][30] 产品与技术发展 - Model Y在土耳其 荷兰 瑞士和奥地利成为最畅销车型 并保持全球最畅销汽车地位[2] - Optimus 3原型将在未来三个月内推出 明年初启动量产 目标5年内年产100万台[5][14] - 计划将FSD模型参数规模扩大约10倍 强调"单位内存带宽的智能密度"是AI核心指标[5] - Dojo 2预计明年规模化运行 性能相当于10万个H100 AI5芯片明年底量产[19] - 低价车型已于6月开始生产 第四季度推出更实惠新车型 需求强劲但受支付能力限制[9][15][32] 财务与业务表现 - 汽车业务总营收环比增长19% 交付量增长14% 得益于新版Model Y提高ASP[10] - 本季度新增关税成本约3亿美元 三分之二影响汽车业务 能源业务影响较小[10] - 能源业务实现历史最高毛利润 储能需求剧增 预计下半年部署将显著增加[10][20] - 自由现金流1.46亿美元 全年CapEx预计超90亿美元 投资于Cybercab Semi和AI等[11] - 排放法规修改将影响向其他厂商销售排放积分的收入[8] 市场与监管动态 - 美国市场7500美元电动车补贴将于本季度结束 短期内供应将受限[7] - 欧洲尚未获得监督式FSD认证 正与荷兰监管机构合作 之后需提交欧盟审核[2] - 中国仍无法提供FSD功能 正努力打通监管障碍[3] - 《大法案》对能源业务带来挑战 零碳激励政策将于年底提前终止[11] - 预计将经历几个"困难季度" 但自动驾驶规模化部署后将改善经济效益[31] 未来战略与愿景 - 特斯拉定位为全球最领先的"真实世界AI"公司 AI推理效率遥遥领先[5] - 正筹备新"宏图计划" 从"前自动驾驶时代"迈入"后自动驾驶时代"[17] - 目标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 自动驾驶是价值放大器[6][17] - 私家车加入Robotaxi网络预计明年实现 将设立审查机制确保安全[26] - xAI与特斯拉分工明确 前者专注AGI 后者专注现实世界AI[33]
特斯拉电话会:关税成本增加3亿美元,马斯克预警“艰难季度”将至,但坚信Robotaxi、Optimus将创造伟大
华尔街见闻· 2025-07-24 09:13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收入同比暴跌12%至225亿美元 创下至少十年来最大降幅 [1] - 监管积分收入下降超过26%至4.39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的8.9亿美元大幅下滑 [6] - 预计今年资本支出将超过90亿美元 主要投向AI、机器人技术和制造能力扩张 [4] 政策与成本压力 - EV税收抵免7500美元将在本季度末取消 导致美国市场车辆供应受限 [6][26] - 关税导致季度成本增加约3亿美元 其中三分之二影响汽车业务 [6][28] - 特朗普政府取消对未达标车企的处罚 预计监管积分收入将急剧下降 [6] Robotaxi业务进展 - 奥斯汀RoboTaxi服务已行驶超7000英里 无重大安全事故记录 [5][61] - 计划数周内将服务区域扩展至竞争对手10倍规模 [3][16] - 目标年底前覆盖美国一半人口区域 已获多个州监管讨论进展 [5][16] - 预计Cybercab长期每英里成本可能低于0.3美元 [62] FSD技术发展 - FSD采用率自V12版本发布以来提升25% 但约半数车主从未尝试 [3][78] - 使用FSD的车辆比未使用车辆安全10倍 [7][28] - 预计年底前在部分地区开放无监督FSD 目前采用订阅价99美元/月 [34][78] Optimus人形机器人 - 第3版设计已完成且无重大缺陷 预计年底推出原型 [8][45] - 目标5年内达到年产100万台 明年初开始量产 [3][45] - 实验室测试场景类似《西部世界》 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行走测试 [8][66] 能源业务 - 第二季度实现能源业务史上最高毛利润 储能需求激增 [9][28] - 美国电网平均使用量不足0.5太瓦 电池可助发电厂全负荷运行 [10][21] - 首个LFP电池工厂年底投产 第三个超级工厂2026年启动 [10][57] 技术研发 - 计划将FSD参数量增加10倍 硬件4芯片性能远超出口限制 [65][93] - Dojo 2预计明年达10万H100算力水平 AI5芯片明年量产 [55] - 特斯拉在现实世界AI领域领先 Waymo等对手被指技术落后 [23][24] 市场与产品策略 - Model Y六月成为多国最畅销车型 全球销量持续领先 [16] - 更经济实惠车型已开始生产 但量产爬坡速度慢于预期 [48] - 计划通过车主教育、免费试用等方式提升FSD认知度 [78][80]
特斯拉Q2财报前瞻:汽车业务或面临十年最大降幅,Robotaxi能否支撑高估值?
华尔街见闻· 2025-07-23 21:09
核心观点 - 特斯拉Q2财报或将录得2012年以来最大季度收入降幅,预计同比下降11%至226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下滑18% [1] - 公司面临核心汽车业务持续走弱与机器人出租车/AI愿景支撑高估值的矛盾局面,股价从去年12月高点下跌31%后自4月低点反弹50% [1] - 特斯拉股价约95%反映未来潜在业务价值,远高于微软或英伟达等科技巨头 [3] 财务表现 - Q2汽车交付量同比下降13%至38.4万辆(Model 3/Y占37.4万辆),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 [4] - 受益Model Y Juniper车型占比提升,汽车平均售价环比上涨4%至4.16万美元 [4] - 不含碳积分的汽车业务毛利率预计从Q1的12.5%回升至14%(德银)或13.0%(巴克莱) [4] - 公司整体GAAP毛利率预计达16.9%(德银)或16.4%(市场预期) [4] 产品规划 - Model Y长轴距版(Model Y L)将于秋季推出,预计Q4贡献5万台销量 [9] - 9月将推出续航800公里的Model 3+新配置 [9] - 原定2025年上半年推出的低价车型Model Q量产推迟,预计Q4仅贡献2.5万辆 [6] 2025年展望 - 德银预测2025年交付量158万辆(低于市场预期的162万辆),巴克莱预测同比下滑10%至162万辆 [6] - 全年GAAP毛利率预计16.1%(德银),较去年同期下降170个基点 [6] - 2025年EPS共识预期从2024年底的3.20美元大幅降至1.84美元 [6] Robotaxi业务 - 已在奥斯汀启动小规模试运营(约十几辆Model Y) [10] - 车队规模未来6-9个月或扩大至1000辆以上,运营范围将扩展至旧金山/凤凰城/迈阿密 [1][11] - 车辆成本约3万美元,显著低于Waymo的15-20万美元 [11] - 可能1-2个月内登陆旧金山湾区(需监管批准) [11] 竞争与政策 - 小米SU7订单近30万辆但交付周期超50周,暂未明显冲击Model 3在华销量 [4] - 美国EV税收抵免(7500美元)将于2025年9月30日后取消,影响特斯拉全球约20%销量 [12] - 能源存储业务将受55%电池进口关税冲击,汽车业务因85%零部件本地化免于显著影响 [12] 估值与评级 - 当前股价为预期利润的142倍(纳斯达克27指数为100倍) [7] - 德银维持"买入"评级及345美元目标价,巴克莱维持"持股观望"及275美元目标价 [13]
科创也亮眼!看深圳福田区的独角兽企业
南方都市报· 2025-07-22 21:03
近日,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在深圳举行。大会现场发布了《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 2025》和《深圳市独角兽企业及瞪羚企业研究报告2025》。近年来致力于提升科技和产业创新竞争力的 深圳市福田区,在相关榜单中表现亮眼。 据了解,福田区将发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科创高地和福田区金融强区优势,构建良好的优质企业 发现和培育生态,目标到2027年,累计培育"瞪羚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不少于70家。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4年GEI中国独角兽企业名单中,依托荣耀、货拉拉两家高估值的超级独角兽,福 田区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规模超490亿美元,居全市各区前列。此外,2024年深圳有3家独角兽企业实现上 市"毕业",其中就有扎根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生物医药企业晶泰科技。 致力发现和培育"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今年3月,《深圳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出台。今年4 月,《福田区支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发现和培育行动方案》发布,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 新能源等赛道,从孵化、成长、跃升各阶段实施全链条培育行动,目标到2027年,累计培育"瞪羚企 ...
协创数据筹划发行H股,加速国际化布局与智能算力生态构建
证券时报网· 2025-07-22 21:01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启动境外发行股份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旨在拓展国际化战略、优化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1] - 控股股东协创智慧为公司及子公司提供总金额不超过15亿元(可滚动使用)的借款,目前已提供9亿元借款,资金来源于董事长耿康铭质押与减持协创智慧股权所得 [2] 业务布局与财务表现 - 公司产品涵盖数据存储设备、AIoT智能终端、服务器再制造、云服务,传统业务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深耕全域智能算力生态和云服务业务 [1]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7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65亿元,业务呈现多点开花态势 [1] - 持续加大算力领域投入,先后以30亿元及40亿元自有资金采购服务器,并完成对全资子公司协创云算的增资 [1] 技术创新与产品进展 - 上线FCloud智能体训推创新平台产品,为具身机器人、生物制药、芯片制造、金融等领域提供训推服务支持 [2] - 上线FCloudOmnibot全栈式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提供从数据采集到模型训练的全流程服务能力,降低机器人开发成本 [2] - 与国内互联网企业、中国移动国际等多家公司签订合作协议,FCloud平台已服务于张江集团等企业,并推进北京中关村人工智能国际创新加速平台合作 [3] 行业合作与未来展望 - 公司紧抓人工智能爆发机遇,提升AI智能算力云服务竞争力,打造万卡集群智算中心 [2] - 2025年一季度加大云计算、智慧门店、电商SaaS、服务器再制造等业务投入,传统业务订单持续增长,智能算力及云服务收入增长预计将在2025年第三、四季度体现 [3]
原能生物董事长瞿建国:未来细胞存储业务有望走进家家户户
证券日报网· 2025-07-22 14:40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惠南镇的"原能村",是开能健康(300272)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瞿建国打造 的标准化、智能化生物样本库智造基地,其核心技术依托于上海原能细胞生物低温设备有限公司(简 称"原能生物")。日前,《证券日报》记者前往"原能村"进行实地采访。 在原能生物研发中心产品展厅,各类自动化存储设备、细胞复苏仪等科技产品引人注目。两个月前,原 能生物海外品牌Orcella Instruments的Orcella duo1100S全自动深低温存储系统(国内型号:BSE-PRO系 列),在加拿大举行的国际生物及环境样本库协会(ISBER)颁奖典礼上斩获"2025年度杰出新产品奖"。而 在2025年3月份,原能生物已入选国家《高品质医疗器械出海遴选指南(2025)》。 原能生物总裁庄乾坤向记者介绍道,公司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源于一系列技术创新。"我们首创'蜂巢 式'存储结构,让每份样本处于独立'蜂房',物理隔绝,彻底消除交叉感染风险。针对深低温设备内部结 霜结冻的问题,创新密封控制技术、舱室干燥与样本入库净化系统,打造出稳定无氧无霜的环境。还有 真空负压单支挑管技术,实现样本快速、精准、温和抓取,全程保护细胞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