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赋能医疗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微脉“流血”闯上市:持续亏损,股东阵容不俗,经纬创投临场退出
搜狐财经· 2025-07-07 00:40
公司概况 - 微脉公司于2013年在中国成立,2015年在开曼群岛注册为获豁免有限公司,已完成六轮融资并进行资产重组 [1] - 公司是一家数字健康公司,运用AI赋能医疗服务行业,链接医院、医生及患者,重构医疗服务价值链 [3] - 公司注册资本5172.3514万元,法定代表人为裘加林,主要股东包括裘加林、浙江余杭转型升级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 [3] 管理团队 - 裘加林担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4] - 葛晟担任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 [4] - 曹颖哲担任执行董事兼业务中心总经理 [4] - 杨雷刚担任执行董事兼全病程管理中心总经理 [4] - 周阳芳担任执行董事兼城市运营中心总经理 [4] - 陈建群担任执行董事 [4] 融资历史 - 2016年完成A轮融资675万美元,投后估值2250万美元 [5][6] - 2016年完成B轮融资1705万美元,投后估值7150万美元 [5][6] - 2018年完成B+轮融资2730万美元,投后估值1.303亿美元 [5][6] - 2019年完成C轮融资5713万美元,投后估值2.2713亿美元 [5][6] - 2020年完成D轮融资7500万美元,投后估值5.25亿美元 [5][6] - 2023-2024年完成D+轮融资517.5万美元及1.2亿元人民币,投前估值5.5925亿美元 [5][6] - 2025年5月发生股权转让,经纬创投转让股权总代价约4136万美元 [7] 业务发展 - 2015年推出移动应用程序"微脉" [4] - 2025年4月收购容海保险90%股权及杭州微尔55%股权 [8] - 主要附属公司包括微脉技术、德清外商独资企业、微脉互联网医院、杭州微尔和容海保险 [8] - 2025年6月签订600万美元可换股承兑票据认购协议 [8]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收5.12亿元,毛利8822.8万元,净亏损4.14亿元 [8][10] - 2023年营收6.28亿元,毛利1.18亿元,净亏损1.50亿元 [8][10] - 2024年营收6.53亿元,毛利1.30亿元,净亏损1.93亿元 [8][10]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2022-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2.33亿元、9910.8万元和3020.1万元 [10]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2022-2024年EBITDA分别为-3.98亿元、-1.37亿元和-1.79亿元 [10] 收入结构 - 全病程管理业务收入占比:2022年77.3%,2023年69.7%,2024年72.0% [11] - 全病程管理业务收入金额:2022年3.96亿元,2023年4.37亿元,2024年4.70亿元 [11]
杭州又一独角兽要IPO!
IPO日报· 2025-06-30 21:00
公司概况 - 微脉是中国TOP3全病程管理服务提供商,累计为约50万名患者提供服务,年收入达6.53亿元,投后估值5.59亿美元(约40.05亿元人民币)[1][4] - 公司总部位于杭州,成立于2013年,运用AI赋能医疗服务行业,链接医院、医生及患者,重构医疗服务价值链[3] - 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裘加林间接控制公司24.35%的投票权[8] 业务模式 - 微脉与中国157家医院合作设立全病程管理中心,配备专业健康管理团队,服务覆盖治疗前到治疗后的全过程[3][4] - 服务内容包括医疗咨询、院内看诊、治疗安排、用药管理、康复指导等,覆盖产科、妇科、儿科、肿瘤科等超80个病种[3][4] - 业务分为全病程管理服务(2024年收入4.7亿元,占比72%)、医疗健康产品销售(2024年收入1.26亿元,占比19.4%)和保险经济服务[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从5.12亿元增长至6.53亿元,全病程管理服务收入从3.96亿元增至4.7亿元[5] - 年度亏损从4.14亿元降至1.93亿元,经调整净亏损从2.33亿元大幅收窄至0.3亿元,2023年和2024年分别同比收窄57.5%和69.5%[5]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14万元,流动负债净额达20.42亿元[9][10] 融资与估值 - 已完成六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源码资本、IDG资本、百度资本等知名机构,D+轮融资后估值达5.59亿美元[7] - 百度资本通过佰顥投资以4100万美元获得22,702,456股,IDG资本以7,623,200美元获得4,221,106股[8] 发展战略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提升AI能力、扩大全病程管理服务、拓展医疗管理生态圈、策略性投资或收购以及营运资金[11] - 公司计划通过IPO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转为普通股,改善负债结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