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塑资管行业

搜索文档
招商资管总经理易卫东:券商资管的战略选择与转型路径
中国基金报· 2025-05-23 22:05
券商资管行业现状与挑战 - 券商资管规模从2019年的13万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5万多亿元,同期公募基金规模从13万亿元增长至32万亿元,差距显著扩大[11] - 券商资管参公运作大集合产品存续规模为3722亿元,其中无公募牌照机构管理的3488亿元产品需到期终止或更换管理人,预计导致行业总规模减少6%,年收入减少约28亿元[12] - 券商资管优势包括全业务链协同、投行基因和主动管理能力,但专业度弱于公募、机制灵活性不及私募[10][12] 资管行业核心趋势 - 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后,客户需求从保本转向多元配置,资产类别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4][10] -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新规推动行业从规模驱动转向以投资者利益为中心,管理人与投资人利益绑定将重塑生态[13] - 长期低利率环境下,日本债券基金规模占比从80%降至10%,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6%,固收类产品占比75%面临转型压力[13] - 被动投资崛起,2023年底ETF和指数基金规模已超越主动管理产品,行业集中度加剧(前10家公募占比79%)[14] - AI技术优先赋能投资策略,工业化、智能化投研体系成为竞争关键[14][15] 券商资管战略路径 - 战略定位需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如"五篇大文章"),差异化布局公募与私募双轮驱动业务[15] - 投资体系向工业化、体系化转型,从贝塔策略转向阿尔法策略,强化团队协作替代单人作战[15][16] - 产品创新分为工具型(标准化)、定制型(个性化)和方向型(政策导向)三类,填补3%-8%收益区间的中低风险产品空白[15][16] - 招商资管聚焦精品化路线,强化资产配置与定制能力,量化、"固收+"及FOF产品已初见成效[5][16] 市场机会与未来展望 - 国内资管规模过去5年仅增长20%,远低于居民存款60%和GDP34%的增速,存在巨大发展缺口[17][18] - 债券收益率下行背景下,3%-5%(低波)和5%-8%(中低波)产品区间成为规模增长关键战场[5][16] - 客户需求调研显示8%收益率可覆盖95%需求,但当前债券产品收益上限仅3%,策略创新空间显著[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