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版权侵权

搜索文档
五百亿微短剧市场迎版权战,像素级抄袭与AI换脸侵权频发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17:21
微短剧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5亿元 [1] - 创作者和观众数量持续增长 [1] 行业版权侵权现状 - 剧本抄袭、盗版泛滥、AI换脸等版权侵权现象屡禁不止 [1] - 盗版、未经授权的复制、洗稿和抄袭现象频繁发生 [2] - 微短剧制作成本低、传播速度快导致洗稿和剽窃现象普遍 [2] - 侵权手段不断翻新,包括全片盗录、低门槛洗稿、未经授权翻拍等 [5] - AI技术被用于版权侵权,包括换脸、声音克隆、剧本翻译等 [5] 侵权对行业的影响 - 严重扰乱行业生态,挫伤原创者和投资者信心 [1] - 打击原创积极性,抑制行业创新动力 [2] - 破坏影视投资信心,商业预期被严重破坏 [3] - 可能导致中国短剧企业国际声誉受损,影响"出海"进程 [3] - 中小型影视公司面临"越维权越亏损"的困境 [4] 具体侵权案例 - 听花岛文化公司《家里家外》被"像素级"抄袭剧本 [3] - 国外头部短剧平台对作品进行AI换脸式抄袭 [3] - 华策集团独家改编权形同虚设,类似作品抢先上线 [3] - 嘉兴九州文化遭遇以售卖课程为幌子传播盗版全集 [4] - 于今无量作品未上线盗版已满天飞 [4] 行业应对措施 - 中国版权协会微短剧委员会成立,行业保护力度有望加大 [4] - 出台《关于强化微短剧领域"通知-删除"规则的工作指南》 [6] - 平台建设版权保护中心,支持作品确权、监测和投诉处理 [7] - 平台拓展内容来源渠道,开放版权库提供改编便利 [7] - 尝试建立"长期分成"与"老剧回流"激励机制 [7] 专家建议 - 需在制度与技术层面构建新的版权识别与授权体系 [5] - 提前布局面向AIGC环境的版权确权机制 [5] - 推动建立数据库级别的内容保护系统 [5] - 行业内部通过平台主导的自治机制探索路径 [6] - 参考电商行业对假货治理的经验 [6]